貝為岳
摘 ? ?要:精準扶貧、全面脫貧是現階段我國對待農村經濟發展問題采取的主要策略。農業是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賴以生存的主要產業,新型合作農場的產業發展模式是結合我國現階段農村發展的實際情況建立的。這種產業發展模式不僅能助推農村脫貧致富,還能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縮小農村與城市之間的發展差距。以新型合作農場為主要研究對象,著重對新型合作農場助推農村脫貧致富的主要途徑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新型合作農場;農村脫貧致富;途徑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11-0121-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F323.8 ? ? ? 文獻標志碼: A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城市化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但由于我國的領土面積廣大,農村在我國占比較大,農村經濟的發展問題,是現階段我國面臨的主要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針對農村的發展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新型合作農場產業發展模式的出現,對推動我國的鄉村振興、促進農村農業的發展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1 ? 新型合作農場概述
在人類歷史發展長河中,農業一直是支撐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產業模式。無論是傳統的小農經濟還是現代社會的農業發展,都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和解決糧食問題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對于糧食的需求[1]。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提高我國農業生產種植的效率,最重要的是建立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模式。新型合作農場是提高我國現階段農業種植產量和效率的一種主要農業發展模式,其是通過將農民的土地經營權通過集中參股的形式讓農民參與經營來實現農場合作的。
2 ? 新型合作農場的應用優勢
2.1 ? 保護耕地和基本農田
在現階段我國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由于城市建設對土地資源的占用及傳統小農經濟所造成的農村土地不合理利用,再加上農民在進行土地種植的過程中采用了不科學的種植模式,不僅導致我國的土地資源用地緊張,還會使土地中的有機物和微量元素遭到破壞,導致土壤中養分和水分流失[2]。而新型合作農場在應用的過程中,能將農民手中的土地盡量集中起來,科學利用,這樣不僅能有效避免土地資源的浪費,而且能達到保護耕地和基本農田的效果。
2.2 ? 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應用新型合作農場的農業模式,能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新型合作農場的農業模式,是建立在現代化農業機械生產模式基礎之上的,與傳統的人工生產種植模式相比,新型合作農場能將農村地區的土地資源集中起來進行合理利用[3]。新型合作農場應用的是現代化的農業機械生產設備,將農村地區的土地資源集中,最大限度地發揮農業機械設備的作用,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促進我國農村地區農業產業集約化、規模化生產。
2.3 ? 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
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也是應用新型合作農場的主要優勢之一。在傳統的農村地區農業生產種植模式中,農民對農作物的種植技術依靠的是老一輩人留下來的種植經驗。這些種植經驗雖能幫助農民進行生產種植,但在一定程度上缺少科學的種植技術。當種植的農作物遇到一些難以應對的病蟲害和氣候問題時,傳統的種植方法會對農作物的生產種植效率和產量等造成影響,進而影響農民的經濟收入。應用新型合作農場的農業模式,可為農作物的生產種植過程提供科學的種植技術和方法,提高農作物的生產種植效率和產量,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
2.4 ? 促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應用新型合作農場的農業模式,促進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因為新型合作農場是建立在現代化機械設備基礎上的,因此在應用新型合作農場進行農業種植時,需要建設與現代化機械設備相匹配的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新型合作農場的農業模式。因此應用新型合作農場,能夠促進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
3 ? 新型合作農場助推農村脫貧致富的主要途徑
3.1 ? 加大新型合作農場的宣傳推廣力度
要想利用新型合作農場的農業模式來助推農村的脫貧致富,要加強新型合作農場的宣傳推廣。新型合作農場的農業模式雖在我國的農村地區發展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農村地區在我國仍然占據相當大的比重,再加上東西部地區之間的發展差異較大,我國仍有許多農村地區并不了解新型合作農場的應用優勢。
3.2 ? 加大政府扶持和引導力度
應用新型合作農場的農業模式來助推農村脫貧致富,政府部門要加大對該農業模式的扶持和引導力度。首先,政府部門不僅要加強對新型合作農場的宣傳推廣,還要為新型合作農場農業模式在農村地區的應用與推廣打好基礎。具體來說,政府和有關部門不僅要加大對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解決開設新型合作農場的限制條件,還要向相關技術人員和已經應用新型合作農場農業模式的地區進行經驗交流和借鑒。針對農民文化水平不高、不能對新型合作農場的相關技術掌握了解等現狀,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積極引導和鼓勵農民了解相關知識,為農民開展有關新型合作農場的培訓和學習。除此之外,為了更加規范新型合作農場的應用,讓新型合作農場在應用的過程中少走彎路,政府和有關部門還要為其農業模式制定相關的政策和規章制度,扶持和引導新型合作農場的農業模式發展。其次,政府和有關部門對新型合作農場的相關種植技術、種植模式、土地經營權的流轉情況等信息向農民進行宣傳和講解。政府和有關部門在對農民講解新型合作農場的相關信息時,可以采用邀請新型合作農場相關專業人員和技術人才對農民進行講座和培訓,通過轉變農民的思想觀念來推動新型合作農場在農村地區的實施[4]。
3.3 ? 與現代化的網絡信息手段相結合
與現代化的網絡信息手段相結合,是應用新型合作農場農業模式助推農村脫貧致富的主要途徑之一。無論是傳統的農業生產種植模式還是新型合作農場的農業模式,最終的目的都是提高農產品的產量,促進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因此應用新型合作農場的農業模式,也需要重點關注農產品的銷售渠道。隨著現代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農村地區的農產品開始了電商的營銷模式。這種營銷模式借助網絡信息手段搭建具體的農產品營銷平臺,進而為農村地區農產品的滯銷問題提供解決途徑。
應用新型合作農場與現代化的網絡信息手段相結合,主要體現在農村地區通過搭建農業生產種植資料的采購平臺方面。在以往的農業生產種植過程中,可供農民選擇的種子、農藥、化肥種類單一,不能對農作物的種植起到針對性的效果。而借助現代化的網絡信息手段,不僅為農民提供了更多生產資料種類的選擇,還極大地節省了農民花在農業生產資料的采購時間,進而提高農民農業生產種植的效率。
3.4 ? 因地制宜發展新型合作農場
我國的領土面積廣大,不同農村地區的土壤、氣候、光照等自然條件存在差異性,農作物的生產種植情況也不同,因此在不同的農村地區應用新型合作農場的農業模式時,需要注意因地制宜地發展新型合作農場。政府和有關部門要事先對當地的種植作物、農業發展模式、地方特色資源等實際情況進行一定的了解,并通過科學的方法來判斷真正適宜當地種植的農作物種類。要想因地制宜地發展新型合作農場的農業模式,政府和有關部門還要對農村地區的交通條件和地理位置等進行科學分析,并采取與具有相關經驗的企業和組織合作的形式來推動當地新型合作農場農業模式的發展。除此之外,由于不同地區之間的農民思想觀念不同,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存在差別,因此在開展新型合作農場的農業模式的過程中,政府和有關部門通過選擇適宜的宣傳和推廣方式來提升當地農民的接受力與理解力。
3.5 ? 加強新型合作農場的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在推廣和應用新型合作農場的過程中,容易對其造成阻礙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專業的人才。在現代農業的發展過程中,要想應用新型合作農場的農業模式來促進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專業人才是必不可缺的條件之一。在現代化農業模式背景下,應用新型合作農場的農業模式,只有將農業的機械化生產種植與現代化的互聯網技術融合起來,才能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加強新型合作農場的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引進擁有相關專業知識的人才,促進新型合作農場農業模式的推廣和應用,提高新型合作農場農業模式生產技術水平,加深農民對新型合作農場相關知識的了解與認知,讓農民參與到新型合作農場的發展建設中,從而更好地發展新型合作農場農業模式。
4 ? 結語
新型合作農場農業模式對助推農村脫貧致富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通過采取加大新型合作農場的宣傳推廣力度、加大政府扶持和引導的力度、與現代化的網絡信息手段相結合、因地制宜發展新型合作農場、加強新型合作農場的專業人才隊伍建設5個方面的具體措施,讓新型合作農場在助推農村脫貧致富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對促進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實現、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 1 ] 袁驥,李敏,劉建.新型合作農場發展現狀與對策——以南通市為例[J].江蘇農業科學,2020,48(24):320-324.
[ 2 ] 徐惠民.建設新型合作農場探索鄉村振興新路[J].江蘇農村經濟,2020(8):12-13.
[ 3 ] 龍穎琳,李秉格.新型合作農場助推農村脫貧致富探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0(7):172-173.
[ 4 ] 高虹.新型合作農場保民富民新路[J].江蘇農村經濟,2019(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