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輝 劉 敏/江蘇省睢寧縣農業信息中心
在國家“互聯網+”農業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背景下,睢寧縣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也迎來了戰略機遇期,“十三五”期間,農業電子商務得到快速發展,從2019年不足10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2.48億元,增長了25%。
政策護航,保障電商發展。在國家“互聯網+”農業戰略提出以后,電子商務工作逐漸興起,2011年,睢寧縣政府印發了第一個電子商務發展的文件《睢寧縣加快電子商務發展暫行意見》,邁出了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步伐,隨后相繼出臺了系列文件帶動電子商務快速發展,2013年出臺了《睢寧縣電子商務推廣實施方案》、成立了睢寧縣電子商務發展工作領導小組,2016年印發了《睢寧縣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引領經濟跨越發展的實施意見》,2018年印發了《睢寧縣2018年電子商務產業六大提升行動》《睢寧縣加快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實施方案》《睢寧縣電商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等。在這些相關政策的支持、促進下,以沙集鎮電商為代表的全縣電子商務呈現幾何層級發展態勢,電子商務銷售額由“十二五”末的85億元發展到“十三五”末的390億元,年均增速在35%以上。
建立體系,撬動電商發展。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睢寧縣為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步伐,聚焦農業農村現代化總目標,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創新生產經營體系,探索構建了“1個縣級農業公司+18個鎮農業公司+400個村集體合作社+1萬名新型職業農民”的“11841”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走出了一條符合發展實際、具有睢寧特色的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之路,全縣農業農村在“11841”經營體系引領下,盤活了農業農村產業經營體系、農業生產、儲藏、運輸體系、農業科技引入體系,農業電子商務經營主體與網店迅速壯大,2020年體系規模農業電子商務營銷主體達到350家、網店達到520家,均比2017年前翻了兩倍多,有效地撬動了全縣農業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完善農產品電子商務經營體系。江蘇佳盛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立了“睢寧菜系”電商平臺銷售體系,并在城區、重要鎮區設立“睢寧菜系”產品直營店10家,線下同步銷售睢寧優質農產品,還把直營店開到江陰、泰州等地,與本地實行“平臺+實體”同價同質銷售,有效促進睢寧優質農產品走出去,實現快速銷售,2020年銷售業績超過1億元。建設農業電子商務示范基地。自2015年以來,在省級財政資金項目支持帶動下,睢寧縣先后完成省級的沙集鎮和凌城鎮兩個農業電子商務示范鎮、徐州惠農鴨業有限公司農業電子商務示范單位、江蘇安慶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智能農業示范單位、9個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等創建工作,創建后的單位農業電子商務實績提升了80%-140%。
模式帶動,引領電商發展。睢寧縣沙集鎮電子商務起步于2006年,發展于2009年,從簡約式的拼裝家具的1.0模式發展到現在實木、環保、定制、工廠化的3.0模式,實現“沙集模式”發展質的飛躍。2010年10月,中國社科院信息員研究所在睢寧召開了全國農村電子商務暨“沙集模式”高峰論壇研討會,“沙集模式”開始形成并逐漸影響睢寧的電子商務發展。2016年,睢寧縣委縣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打造“沙集模式”升級版全面推進沙集鎮產城融合發展的意見》,通過做強家具產業品牌、大力發展物流產業、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提升城鎮建設水平等來引導“沙集模式”在全縣各地開花結果。2017年印發了《睢寧縣2017年度復制推廣“沙集模式”工作重點》等文件,并重點提出了“大力發展鎮域特色產品線上營銷”的目標。在“沙集模式”引領下,2017年全縣農村綜合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130億元(其中沙集鎮實現80億元),比上一年增長35%,農業電子商務交易額實現7億元,比上一年增長30%。
借力淘寶,助推電商發展。在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工程過程中,睢寧縣以淘寶鎮(村)培育作為深化復制推廣“沙集模式”的抓手,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到2017年,全縣已發展淘寶鎮6個、淘寶村51個。大力發展淘寶鎮、村,是推進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為此,睢寧縣出臺了《2018-2020年淘寶鎮(村)培育實施意見》,強調充分利用阿里、京東、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資源發展電商產業。2018年10月,第六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在睢寧成功舉辦,對睢寧電子商務的發展起到助推作用。通過3年創建,到2020年底全縣18個鎮(街道)全部創成淘寶鎮,成為全國首批“全域淘寶鎮”的縣份,淘寶村總數達129個,占徐州市淘寶村總量的近85%,位居全省第一、全國第四。在淘寶鎮(村)的助力下,全縣農業電子商務營銷主體由2017年不足500個、網店不足700個均發展到2020年1200個以上;農業電子商務交易額由2017年的7億元上升到2020年的12.48億元,年均增長25%以上。
考核驅動,確保電商發展。農業電子商務的持續良性發展是縣域數字農業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為促進農業電子商務的持續發展,根據江蘇省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指標體系,睢寧縣自2020年起,將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列入縣對鎮農業目標考核內容之一,并持續“十四五”發展全過程,考核文件不但詳細規劃了18個鎮(街道)年度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的指標,還梳理了“十四五”期間全縣規模農業電子商務經營主體培育清單,即2021年各鎮至少培育出1個5000萬元級的農業電子商務經營主體企業,并確定培育主體的責任人和聯系人,制定了2021-2023年農業電子商務主體培訓計劃,力爭通過3年的努力,每鎮都能切實培育出5000萬元級乃至1億元級的農業電商經營主體,確保到2025年將這些主體都能夠培育成億元級農業電子商務營銷主體。在工作方法上要求各鎮充分挖掘本地優質農業稟賦和人文歷史故事,整合本地農業網銷主體,開展網銷農業的綠色生產基地培育、加工、包裝,統一品牌、統一價格抱團銷售,做大做強農業電子商務產業,力爭睢寧縣農業電子商務銷售額在“十四五”期間年均增速在20%以上,力爭進入全省農業電子商務實績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