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行業4位優秀共產黨員代表講述自己的奮斗故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本刊記者 李曉梅
奮斗百年史,美麗中國夢。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致力于為人民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為子孫后代留下更加美好的家園。為了這一事業,全國林草行業的工作者們,肩扛保護祖國生態安全、建設美麗中國的歷史使命,常年堅守在人稀罕至的密林深處、戈壁荒漠、生命禁區,用青春和熱血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綠色奇跡。7月7日,中宣部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邀請安長明、孫建博、侯蓉、劉磊4 位林草行業優秀共產黨員代表,講述“傳承紅色基因,踐行綠色使命”的奮斗故事。
昔日的塞罕壩“飛鳥無息樹,黃沙遮天日”;如今,這里是河的源頭、云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140 萬畝的森林郁郁蒼蒼,連綿不絕。
“人倒了可以站起來,樹倒了可以扶起來,只要信念不倒、精神不倒,有黨的領導,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黨委書安長明說。
憑著這種信念,59年來,塞罕壩機械林場黨委帶領全場干部職工發揚“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塞罕壩精神,攻堅克難、埋頭苦干,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奇跡。

塞罕壩林海 孫閣攝
“讓塞罕壩綠起來、美起來、富起來,就是我們塞罕壩人的初心和使命。”
51 歲的安長明,是塞罕壩機械林場第13 任黨委書記。他說,經過幾代塞罕壩人的無私奉獻和艱苦奮斗,當地的生態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塞罕壩的綠水青山滋養了當地的百姓,也成為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每年7—8月,到塞罕壩旅游觀光的全國游客有60 多萬,森林旅游帶動周邊群眾開展農家樂等項目,每年實現收入6 億多元。林場利用綠化苗木優勢,帶動周邊群眾發展綠化苗木4400 多畝,每年給群眾增加收入1.4 億多元;同時,帶動周邊群眾發展經濟林194 萬畝,讓1.6萬群眾實現增收。如今,林場周邊2.2 萬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奔小康。
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國家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叭眽瘟植菪腥藢远ú灰频刈呔G色發展之路,讓樹木越長越高大,讓環境越來越優,讓人民生活越來越幸福?!卑查L明說,“老一代塞罕壩人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終將荒原變林海。我們新的塞罕壩人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讓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代代相傳?!?/p>

孫建博在林場 沙見龍攝
“我是一名黨員。24年前,我去原山林場當場長的時候,組織上跟我說,到林場后一要把林子保護好,二要讓林場職工過上好日子,這就是我的兩大目標。從那時起,我按黨的要求、按黨員的標準去做,帶領大家一直往前沖,搞改革、搞創新,使原山林場成為全國國有林場改革的一面旗幟?!鄙綎|省淄博市原山林場發展戰略委員會主任孫建博說。
原山林場1957年建場時到處是荒山禿嶺,林場人以綠化祖國為己任,發揚“石縫扎根”“百人傳水”的精神,用了30年的時間在石灰巖山地上種上5 萬多畝山林。
孫建博接手原山林場工作時,林場生產生活條件差,負債達4000 多萬。他迎難而上,走遍林區摸底調查,和大家一起探討出了一條改革之路——林場黨委領導下的“一場兩制”,在保護生態的基礎上發展森林旅游、發展苗木綠化產業、發展紅色自然生態的培訓教育。實行“一場兩制”,讓林場職工過上了好日子,從市場掙來的錢反哺林業,又養活了專業防火隊。經過64年的持續造林、管林、護林,原山林場目前森林覆蓋率達到94.4%。
2020年3月,孫建博辦理了退休手續,但他認為自己作為黨員的工作是沒有暫停鍵的?!拔业搅松綎|原山艱苦創業就業基地,每天給參觀學習的游客講述原山艱苦奮斗的故事,講述我們林業人戰天斗地、保護生態的故事?!睂O建博說。
“新時代賦予我們新的使命,第二個一百年已經開啟。我倍加珍惜組織給我的這個平臺,我將把‘初心使命’作為我的生命,把工作落地落實,永遠成為忠誠、干凈、有擔當的共產黨員。”
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侯蓉副主任從參加工作起,就跟大熊貓打交道。27年來,她潛心于大熊貓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的保護繁育研究,帶領團隊攻克大熊貓繁育、種群遺傳管理與健康管理等多項關鍵技術難題。使成都大熊貓種群從1994年的18 只發展到了2020年底的206 只,并保持良好的遺傳質量。
“我從事的科研事業就是一個不斷開拓、創新,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焙钊卣f自己學的是動物傳染病專業,剛開始到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工作時,硬著頭皮自學動物繁殖,找專家、跑實驗室,不斷學習。建立繁殖實驗室的時候所在科室就兩個人,所有問題都要自己解決:手繪圖紙改造實驗臺、實驗室,把以前的辦公室改成實驗室;無菌間對環境要求較高,自己跪在地板上一寸一寸地反反復復擦干凈:進口設備英文說明書看不懂,就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查,一句話一句話地啃,一段一段地去讀,直到把所有的英文說明書讀懂。
20 多年后,基地的科研條件、研究平臺和研究成績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噩F已建成四川省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生物學重點實驗室,還建成了博士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發展了100 人左右的研究團隊,取得了73 項研究成果、46 項專利。這些研究成果轉化應用到大熊貓上保護上,解決了大熊貓從繁殖到種群遺傳管理到健康管理的關鍵技術難題。現在大熊貓的種群增長率提高到12%,是過去的12 倍;大熊貓的死亡率由10%降到了1.9%。大熊貓的平均期望壽命延長了將近10 歲。

大熊貓圈養種群數量達到630多只,種群遺傳多樣性不斷提高
“從事科研工作必須要以問題為導向??蒲袃r值需要體現在科研成果、回到實踐中,以解決問題為最終的科研目標。秉持著這樣的理念,我們的科研成果不僅應用到大熊貓的保護上面,還推廣應用到華南虎、小熊貓、丹頂鶴、綠尾虹雉、赤斑獰等其他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的保護方面。我在擔任第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期間,著力推動了《野生動物保護法》《動物防疫法》等與野生動物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修訂。”
侯蓉說,我國公眾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顯著提升,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的成績斐然。以大熊貓為例,上世紀80年代大熊貓野外調查數據顯示,野生大熊貓的數量只有1114 只,到2011年第四次大熊貓野外調查時,野生大熊貓的數量恢復到1864 只。1990年圈養大熊貓的數量只有104 只,到去年年底圈養大熊貓的數量已達到633 只,是1990年的6 倍多。
“我特別希望更多的有識之士,尤其是年輕人,能夠順應國家大勢發展,順應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需求,加入到這個行業里來,為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力量?!?/p>

侯蓉(中)在野外做監測并和同事討論結果 張玉均攝
肩背背包、手持砍刀,在雨林中穿梭。被水泡、被樹枝剮,草叢中時有毒蛇、螞蟥襲擊……這就是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鸚哥嶺分局員工日常巡護工作的寫照。
他們用腳步丈量山嶺,向百姓進行科普宣傳,經過多年的努力,把當地的百姓培養成了護林員,組建了一支500 多人的管護隊伍和20 人的“土專家”團隊,成功建立了鸚哥嶺動植物博物館,推動鸚哥嶺省級自然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保護區,并成為全國中小學研學實踐基地。
“青年人在選擇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目標時,要把自己的內心選擇與國家和社會的需要結合在一起確定方向。在自己工作崗位上結合自己的實際、單位實際、行業實際,確立奮斗目標,并為之付出努力?!焙D蠠釒в炅謬夜珗@管理局鸚哥嶺分局負責人劉磊說。
2007年7月,劉磊從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專業畢業后,就直接加入了當時條件比較艱苦的海南鸚哥嶺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皼]有辦公用房、沒有宿舍、沒有車,完全是一張白紙。但保護站需要比較專業的團隊,需要專業的人才,需要把本地的護林員培養起來。我覺得那里有自己想做的事?!眲⒗谡f,自己工作后首先要克服飲食、氣候、語言等方面的問題,但最難的還是當地百姓對保護工作的不理解。
“經過十幾年的工作、交流、宣傳,我們所做的工作得到了政府、百姓的理解、支持、認可。保護區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每一個鄉鎮都有一個管護站點,管護人員人手都有一輛摩托車。生態保護的制度體系越來越嚴密了,舉措也更加精準務實。10年前的草坡裸露沙土地現在已基本恢復為天然次生林,森林里野生動物的目擊率也顯著提升。”
劉磊說:“林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戰場。國家公園建設、自然保護地的整合,林業科研和自然保護地的立法,還有林業產業的智能化、機械化、數字化,都需要有才華、肯奉獻、有知識的人投身其中,探索奮斗。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學以致用,堅持理想,在林草系統實現自己的抱負、實現自己的愿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p>

劉磊展示鸚哥嶺熱帶雨林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