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獻吉
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富川瑤族自治縣林業部門的技術人員與蓮山鎮洞口村委駐村工作隊員、村委干部一起,采用鋼管呈棚架式,對廣西境內一株1850年的古樟樹進行加固保護。
這株古樟樹位于蓮山鎮洞口村委山口村,樹干由12 個成人才能合圍。為了把古樟樹干裂的樹干支撐起來,技術人員用鋼管合圍托起,在下端用混凝土基進行加固。他們還制做二維碼保護牌,以記載古樹的歷史由來等相關信息。
據了解,富川瑤族自治縣有古樹名木5239 株,分屬24 科43 屬54 種,其中樟樹2305 株、楓香樹658 株、苦櫧樹386 株、其他1980 株。富川瑤族自治縣是廣西擁有古樹名木最多的縣。
富川瑤族自治縣在全縣開展古樹名木資源普查以來,創新古樹保護工作方式,在每株古樹旁設立保護牌,保護牌上印有專屬二維碼,古樹名木有了自己的“電子戶口”。人們只要掃碼便可知其身世。同時,他們采取建檔立卡、掛牌等措施,實行屬地保護管理,并把互聯網等技術大量應用于古樹保護工作,幾乎覆蓋了古樹保護相關的全部內容,包括古樹有害生物化學防治與修護、樹體支撐加固、枝條整理、圍欄安裝、古樹周邊的生態環境恢復、古樹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古樹動態管理、古樹日常養護,等等。
富川瑤族自治縣還落實養護責任單位、責任人,鄉鎮人民政府具體負責,實行掛牌保護,做到每樹有人管,樹樹有身份;落實古樹名木管護經費,及時實施科學復壯和救護,創新日常保護管理機制,設立專項管護資金進行保護;制定技術規范,落實科學養護措施;積極開展古樹名木保護宣傳活動,普及保護古樹名木的意義,加強群眾保護古樹名木意識。

古樟撐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