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征夫
值此日中韓合作秘書處成立10周年之際,能為紀念特刊撰稿,介紹三國合作保護朱鹮的歷程,我感到十分榮幸。此外,也要對秘書處就圍繞朱鹮開展的的三國合作提供大力支持,特別是舉辦兩屆朱鹮國際論壇,表示衷心的感謝。
2018年5月,第一屆日中韓朱鹮國際論壇在中國陜西省漢中市洋縣召開,我本人也應中方邀請出席。當時我已卸任知事13年之久,驚喜之余,內心更多的是感激。
中方在論壇工作上傾注的巨大熱情,在與會者的多樣性、日程的豐富性以及舞臺表演的精彩程度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在論壇召開前首先令我感到震驚的是中國的高鐵。在我擔任新潟縣知事時,就曾去過洋縣。當時從西安出發,要坐夜車在秦嶺山脈中行駛11小時才能到達;如今坐上高鐵時間就大大縮短了。這讓我看到了中國對西部大開發傾注的高度熱情。我在論壇上圍繞新潟縣與中國在朱鹮繁殖方面的合作歷程作了主旨演講,并獲得了“朱鹮獎”,對此我十分感激。
論壇上,日中韓三國朱鹮保護領域的主要相關人士匯聚一堂,共同圍繞朱鹮保護的話題展開討論,共同尋求問題解決之策,并發表《洋縣宣言》,構建起面向未來的合作關系,這在朱鹮保護史上堪稱一大創舉。此外,以往我很少有機會與韓國同仁展開交流,此次論壇上我有幸了解到韓國的朱鹮培育情況,深化了與韓國相關人士的往來,還見到了1981年在中國發現7只朱鹮的中國工作人員,聽到了韓國活潑可愛的“朱鹮之歌”,這些都令我印象深刻。
2019年在韓國首爾舉辦的第二屆朱鹮國際論壇也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雖然與會人數略有減少,但交流密度有所增加,對朱鹮保護工作中各方共同面臨的問題有了更為深入的理解,討論也更加活躍。我本人參與了“‘中日韓朱鹮之旅的機遇與未來”分論壇,就深化圍繞朱鹮開展的三國交流提出了具體建議,并表明由地方政府為主體構建促進民間交流的合作機制的重要意義。
1981年,日本最后一個朱鹮棲息地新潟縣佐渡放棄自然繁殖,保護了5只朱鹮,開始探索人工繁殖。同年,中國陜西省洋縣發現了7只曾一度被視為已經滅絕的朱鹮。然而,此后兩國的朱鹮繁殖工作歷程形成了鮮明對照。
1992年我就任新潟縣知事時,佐渡的朱鹮已瀕臨滅絕。當我見到最后一只日本本土朱鹮阿金時,在心里暗暗下定決心要在佐渡繁殖朱鹮,將來一定讓朱鹮再次在佐渡的天空中翱翔。
此后,我一直為從中國能夠得到一對朱鹮而奔走。1998年,紀念《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締結20周年的訪日活動從春季推遲到了秋季,我向有關方面提出了在訪日活動期間能將一對朱鹮作為給日本民眾的禮物的請求。
1998年秋,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訪日時向日本民眾贈送了兩只朱鹮。次年1月,朱鹮抵達佐渡。當時,我和佐渡島民們都感到無比興奮和期盼。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句話:“愿朱鹮成為永恒!”后來,我們還把這句話刻在了佐渡朱鹮公園的一塊牌匾上。
此后,我們通過中方贈送的朱鹮友友和洋洋開始嘗試繁殖。
之后佐渡的繁殖工作進展順利,2008年開展野外放飛,2012年野生環境下的雛鳥誕生,2016年一對野生的雌雄朱鹮誕下了雛鳥。日本的朱鹮擺脫了滅絕的危機,這也是中日朱鹮保護合作事業的成功。在這里我要特別感謝洋縣朱鹮救護飼養中心的席詠梅女士。在開展新的繁殖工作時,她來佐渡為我們提供指導,提供了諸多寶貴的幫助。
朱鹮再度翱翔在佐渡的天空中時,我已不再擔任知事,未能親眼看到。但在電視上看到朱鹮的身影時,我不禁喜極而泣。我參與朱鹮保護工作25年有余,看到佐渡的朱鹮繁殖工作取得進展,我感到無比激動。
我強烈希望三國能以論壇為契機,加強跨國朱鹮保護合作。因為朱鹮曾經廣泛棲息在整個東北亞地區,深受各國人民喜愛。朱鹮沒有國界,它們可以自由翱翔。因此,我們也需要開展跨越國界的合作。
為了紀念新潟與陜西省因朱鹮結緣,陜西與新潟之間開設了“友好之翼”航線,還在新潟舉辦了“中國的正倉院——法門寺地宮珍寶 唐代皇帝的贈物”美術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與佐渡的朱鹮繁殖工作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地方政府、民間交流的熱度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兩國關系遇冷,但必須避免所有交流受到限制。要實現分論壇主題中的“‘中日韓朱鹮之旅的機遇與未來”仍需要彼此付出巨大的努力。
為此,我在第二屆朱鹮國際論壇上提出了兩條建議。首先,“朱鹮的保護與繁殖”是雙方開展交流的重要契機,應在野外放生環境研究等多領域開展更為深入、具體的交流。其次,地方政府間的交流不應僅局限于“吸引游客”“促進貿易往來”等領域,還應繼續提質升級,加強地區民眾交流、文化交流,加深對歷史的了解等,深入了解彼此的習俗、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等,從而跨越國界,作為地球公民拉近彼此距離。
此外,我還提出要進一步促進婦女兒童、農民等依托自然生存的群體、傳統文化傳承人等依托地區資源生存的群體之間的交流。
同時我還提出,在思考朱鹮保護活動的重要意義時,不能忘記地球上的瀕危動物增長數量正在與人口增長數量同步增加。
2018年5月22日至24日,第一屆朱鹮國際論壇在陜西省洋縣舉行。經過30多年的共同努力,朱鹮數量和分布范圍得到有效擴大,已由最初陜西僅存的7只發展到現在全世界近3000只,為世界拯救瀕危物種樹立了榜樣。
2019年7月11日,由中日韓合作秘書處聯合中國朱鹮國際論壇秘書處共同主辦的第二屆朱鹮國際論壇在首爾召開。該論壇也是中日韓三國合作2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的一部分。
朱鹮在韓國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1979年曾有人在韓國板門店附近目擊到朱鹮,此后朱鹮就在韓國滅絕了。2008年,中國曾向韓國捐贈一對雌雄朱鹮,韓國也在慶尚南道昌郡牛浦朱鹮復原中心開啟了朱鹮人工繁殖。之后,2013年又從中國借入一對朱鹮,繼續開展復原工作。2019年5月實現首次野化放飛;2021年4月,時隔42年再次在野生環境下成功孵化朱鹮。
日韓交流方面,為促進朱鹮保護、繁殖、放生、棲息地管理等多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以實現朱鹮復原,日本佐渡市與韓國昌寧郡于2019年簽訂了關于朱鹮復原的友好交流意向書。
日韓地緣相近,有著悠久的交往史。朱鹮交流方面的活動融入其中之后,又為其增添了新的色彩。我非常希望能再次聽到那甜美可愛的歌聲。
最后,我想談談包括日中韓在內更廣泛的東北亞交流工作。在我擔任知事的12年間,最為傾力落實的一項政策就是構建“東北亞經濟圈”。東北亞在亞洲仍然是發展比較落后的地區,戰后問題尚未得到妥善解決。東北亞國家國情各異,經濟發展水平不一,開展合作面臨諸多困難。但也正因如此,新潟縣認識到深化相互理解的重要意義,每年都會召開“東北亞經濟會議”以深化交流。但我更希望交流不僅限于經濟領域,更要深化環保、文化等多領域的交流。因此,我十分期待三國圍繞朱鹮開展的交流能夠成為良好的示范。
第三屆論壇原計劃于2020年在日本佐渡市召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未能順利進行。我衷心祝愿論壇早日舉行,也熱切期盼大家到佐渡來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