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靈曉,何鵬
(太原工業學院,山西太原030006)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1]勞動教育是完整大學生人格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如何加強勞動教育,發揮勞動教育的育人功能,是教育者必須面對的時代課題。
經調研發現,多數高校缺少專門的勞動教育課程,勞動教育具有隨意性[2]。大部分高校缺乏勞動教育的專職教師,導致勞動教育內容片面化,“有勞無教”和“有教無勞”現象突出。勞動實踐形式比較單一,多數高校主要以日常生活勞動為主,缺少緊跟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勞動教育的評價體系缺少育人導向,很多大學生坦言參加勞動僅僅是為了掙學分、應付檢查。如今,有些大學生出現好高騖遠、生活上一味追求安逸、啃老的現象,這與高校勞動教育的缺失有一定的關系,如果缺乏有效力量介入,情況可能會進一步惡化。為了扭轉近年來出現的種種不良現象,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觀,發展自我,奉獻社會,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強大學生勞動教育意義重大,勢在必行。
中華民族是崇尚勞動的偉大民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3]這是先民對勞動的謳歌和對勞動者的贊美。正是因為勞動者的辛勤勞動,中華民族才能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生存和發展,才有聞名天下、令人稱奇的中華文明;中華文明也必將因勞動者的辛勤勞動而繼續光輝燦爛,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創造力也將因勞動者的辛勤勞動而永遠保持下去。然而,隨著生產生活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和人們對獨生子女不切實際的溺愛,讓許多青少年產生錯覺,認為勞動與自己無關。如果再不重視勞動教育,社會將為此付出嚴重的代價。
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加強大學生勞動教育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勞動教育具有立德修身、增長智慧、強健體魄和美化人心等綜合育人功能,能夠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一是立德修身,加強大學生勞動教育是新時代實現立德樹人的基本路徑,有助于大學生樹立“四個最”的勞動價值觀,促進大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優良品德。二是增長智慧,實踐出真知,大學生在勞動實踐的過程中,可以開闊視野,增長知識,領悟真理。三是強健體魄,勞動不僅可以增強體質,而且可以凈化心靈。四是美化人心,通過加強勞動教育,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實現勞動教育與美育合力育人目的。
為貫徹落實國家發布的有關勞動教育的政策,太原工業學院在加強大學生勞動教育、提高學生素質方面,做了以下探索,取得初步成效。
新時代加強大學生勞動教育,需要一支師德高尚、與時俱進、熱愛勞動教育工作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太原工業學院成立了“勞動教育工作室”,工作室成員為各系負責勞動教育的專職教師。在培育勞動教育師資方面,太原工業學院通過對勞動教育教師進行勞動理論培訓、專題講座、線上線下學習等,提高指導教師的理論水平;借助社會實踐、校企合作、創新創業、實習實訓基地等平臺,提高專職教師的實踐指導技能;對全院教師進行勞動教育觀念培訓,提升教師實施勞動教育的自覺性,引導大學生從被動完成勞動任務向主動參與實踐鍛煉轉變。勞動教育對師資的要求和專業教育對師資的要求一樣:“以其昭,使人昭”。新時代的勞動教育指導教師不僅要具備傳授勞動知識的能力,而且要具備提升學生創新、就業和服務社會的能力。實踐表明,勞動教育課程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合格的勞動教育師資隊伍的有力支撐。
將勞動教育納入普通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建立具有科學性、實踐性、時代性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4]。這不僅是勞動教育科學化、系統化的體現,而且是實施勞動教育的依據。結合太原工業學院“夯實基礎、注重能力、突出實踐、鼓勵創新”的教學理念和努力發展成為應用型工業大學的辦學目標,太原工業學院設置了勞動教育課程,包含勞動理論和勞動實踐課,增加了實踐課學時比例(表1)。將勞動教育的思維滲透到其他課堂和校園文化活動中,從教育、管理、就業等多方面,建立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全方位開展大學生勞動教育,扎實推動勞動育人,培養具有復合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實踐表明勞動理論課與實踐課相結合對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就業觀,提高創新創業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具有良好作用。

表1 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建設
大學生的勞動教育是一個長期性、系統性的工程,勞動教育評價體系是勞動教育能否取得實效的根本保障。針對新時代大學生的勞動教育,需要建立具有先進性的評價體系,注重大學生勞動意識的養成和勞動素養的提升,從而推動大學生勞動教育高水平、高質量發展。以太原工業學院為例,勞動教育的考核評價辦法遵循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理論和實踐考核相統一的原則(表2)。建立評價反饋和激勵機制,通過組織勞動心得分享會、勞動成果展示和表彰大會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勞動帶來的快樂、成就和榮譽,發揮評價的育人導向。實踐表明,這樣的評價體系,比較切合實際,學生努力有明確方向,教師評價可控性強,對促進勞動教育目標落實具有積極作用。

表2 勞動教育評價體系建設
加強宣傳引導,是太原工業學院開展勞動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利用校園廣播、報紙、網站、公眾號等平臺大力宣傳勞動教育,使勞動精神內化于心;邀請抗疫志愿者、勞動模范進校園,講述勞模事跡、傳授典型經驗,引導大學生刻苦自勵,在勞動中創造價值,奉獻自己,服務社會,使勞動精神外化于行;開展豐富多樣的校園活動,如:優秀宿舍和校園最美勞動者評比,讓學生們深刻體會勞動最光榮的觀念。實踐表明,綜合利用各種渠道加強宣傳,對學生有一種“引而置之莊岳之間”的作用,長期不間斷地浸染熏陶,對正確勞動觀的形成有“自然而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