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朱 燕




隨著江蘇省課程游戲化項目建設的持續推進,我們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不斷對園本課程游戲化進行探索與實踐。同時,我們通過對地方特色文化資源的挖掘、選擇與運用,不斷提高教師專業能力。
為了解教師對課程游戲化的理解程度以及家長和教師對地方特色文化的認知情況,我們發放了有關地方特色文化傳承的園本課程調查問卷,然后根據問卷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分析,制定可行的研究方案,從而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園本課程內容。
按照課程游戲化的要求,我園充分利用地方資源和家長資源,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素材,收集各類民俗風情、民間童謠、民間游戲及手工藝活動,按照幼兒的年齡特點,由教師分年級組將收集到的地方文化資源進行整合和分類,開發出適合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地方特色·伴我成長》園本課程,并將其有目的、有計劃地充實到幼兒園一日活動之中。
在晨間活動時,民間體育游戲是幼兒百玩不厭的項目。例如,跳皮筋、踩高蹺、抬花轎、挑花擔、扔沙包、老鷹捉小雞、斗雞等經典民間體育游戲都是幼兒喜愛的游戲項目。晨操活動時,我們還加入了海安花鼓、打蓮湘、舞彩綢等器械操運動。
在區域活動中,我們為幼兒提供了開放、豐富、多功能、多層次的操作材料,創設了各具特色、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民間手工藝術活動區,讓幼兒可自主選用剪、編、撕、貼、捏、塑、編織、繪畫、涂色、渲染、縫繡、纏繞等方法進行民間手工制作,然后將完成的作品引入生活區和游戲中進行展示、運用和游戲。
在主題活動中,我們對中國傳統節日和園本課程進行了“節日融合”,開展有效的集體教學活動,讓幼兒了解我國傳統節日及傳統文化。
在一日活動中,教師通過充分挖掘課程資源、收集整理、精心策劃、用心組織,注重發揮幼兒、家長及社區的協同作用,達到了“借力使力不費力”的效果,增強了專任教師的課程整合能力。
我們始終將理論學習貫穿于研究的整個過程中。我們以“南園講壇”為平臺,組織教師圍繞課程游戲化精神,就“地方特色文化傳承如何促教師專業發展”的問題提出研究思路,抓準研究切入點,做好整體規劃,利用幼兒午睡和離園時間,分年級組和班級進行研討,尋找理論支撐,從而有效地促進了研究的開展。
1.觀察分析
在研究過程中,教師極力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游戲環境,讓幼兒置身其中并開展游戲,而教師則在一旁觀察幼兒在一日活動中的表現,積極撰寫觀察記錄并進行分析,及時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所蘊含的教育價值,讓其更好地發揮作用。這個過程極大地提升了教師的地方文化素養和課程開發能力。
2.深度教研
我園積極聚焦園本課程,踐行課程游戲化精神,開展“一課多磨”活動。要求每一位教師上一節彰顯地方特色的活動課,如小班民間游戲“炒蠶豆”“我們都是木頭人”;中班社會活動“游海安”、民間童謠《板凳謠》;大班民間體育活動“斗雞”、美工活動“美麗的印染”,等等。“一課多磨”活動以“磨”為載體,讓教師從活動目標、內容選擇、教案設計到活動開展,進行分層次的打磨和調整。在活動中,每一位教師須不斷比較不同的教學策略,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對教學活動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探究,不斷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應用技能和專業素質。在教學中,教師要學會分析與思考,在研討中發現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在“做中學、做中思、思中做”的循環往復中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體驗教學帶來的樂趣。
在實施園本課程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實踐能夠真切體驗到“一日生活皆課程”的含義,在聚焦園本課程的實踐中,通過“計劃→實踐→調整方案→再實踐”這樣一個閉環研究路徑,不斷更新課程,直至課程適合本園、本班實際情況及幼兒的發展需求。此外,教師不放過身邊的每一個契機,在園本課程的大框架下,自主探究創作了適合各年齡段幼兒的主題生成活動,其課程責任意識明顯增強。
幼兒園課程是動態生成的,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智慧會以行為、意象、語言等通過動態循環、相互映射的方式表現在教師的教育實踐中。
專業智慧的生成依賴于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體驗與學習,實踐經驗是教育智慧的源泉。以前,在游戲活動中,教師只是不停地提醒幼兒小聲說話、對物品輕拿輕放、物歸原處,不知道如何引導幼兒觀察、發展幼兒的潛能。在解決幼兒游戲中出現的問題時,往往會操之過急,如直截了當地為幼兒做示范。現在,教師學會了“留白”,在活動中更多的是觀察、等待和鼓勵幼兒,而不是貿然干預。教師專業智慧的發展需要親身去體驗和經歷,并善于總結、提煉與升華。我們相信,專業智慧產生于教育實踐,反過來又能指導教育實踐。
在園本課程實施中,教師逐漸從不知所措、無從下手,到小有收獲,從看書充電到自覺內化,盡管這條成長線在不斷地波動,但一直在上升。現在,在每一天的自主游戲中,教師都會觀察幼兒、記錄分析。在不斷體驗的過程中,教師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并且獲得了職業幸福感與成就感。
教育反思是促進專業智慧生成的有效途徑。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常常會思考一些問題,如怎樣才能讓幼兒的在園生活變得更有意義?怎樣在面對家長時表現出自己應有的專業水準,從而減輕家長的焦慮?怎樣才能讓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成長?怎樣才能在照顧幼兒生活、引導幼兒學習的同時,走進幼兒的心里,做真正的觀察者、支持者、引導者?在園本課程的實踐中,教師不斷更新理念,通過運用課程經驗,并結合反思,揚長避短,使自身的專業智慧逐步得以發展。
教師專業化是不斷發展的過程,是個體成長的過程,是教師不斷接受新知識、發展專業能力的過程。在園本課程游戲化實施的過程中,教師的園本課程意識、課程設計力、課程實施力、課程反思力、創新潛力、合作協調能力和組織能力等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