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杰
(廣西柳州市雀兒山公園管理處,廣西 柳州 545000)
濕地是地球上的重要寶庫,人類越來越依賴于濕地的生存與發展,與濕地的聯系越來越密不可分,目前已統計過的濕地面積超過了五億公頃,人類生活中的大部分生活用水來自濕地。保護濕地生態環境,并且以濕地為基礎資源,進行良好的開發與利用是當今社會所應該重視的。比如說建造生態型主題公園,不僅能提供給人們一個游玩,放松身心的地方,而且還能進行科教宣傳;提供經濟、生態效益,有利于國家的文化、經濟發展。
濕地是生物多樣性豐富的重要地區和瀕危鳥類、遷徙候鳥以及其它野生動物的棲息繁殖地,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無論從生物多樣性保護還是水文生態來看,濕地的保護與恢復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生態效益顯著。為增強濕地遺產傳承活力、豐富濕地文化宣傳展示載體,柳州市雀兒山公園開展濕地改造與修復項目,以休閑瀏覽、自然野趣、科普教育以及生態保護為主要內容,具有典型特征和濕地生態功能,且納入城市綠地系統規劃中的公園即為城市濕地公園。其中城市濕地公園基底環境為土壤環境和水文環境,在生態系統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當地植物經過漫長的生長已經適應了地域的地理環境,地質條件,生態氣候等,其生存環境也與自身的生長習性相協調。應當因地制宜的發展當地特有植物,保護原有植物,不要過分追求美觀而移植其他地域植物,這樣反而不利于生態自循環。并且費時費力。可以對原有植物群落進行保留或者適當的設計改良,這樣反而會起到很好的景觀視覺效果。
進行城市濕地公園的景觀設計的時候,需要盡量保護生物的多樣性,而想要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其工作重點就是對生態濕地當中的生物進行多樣性保護,使濕地公園當中的各個不同的景觀,能夠充分地呈現出其自然性的特征。所以,要盡量對生物多樣性發展空間,營造一個科學的氛圍,將生態環境變量盡量控制在一個比較合適的范圍內。同時,也要防范外來物種,避免產生外來物種入侵的情況。
結合環境植被要素的特點開展視覺呼應式融入設計,往往能夠產生意想不到的景區橋梁美學設計效果。以某濕地公園的一處景區橋梁設計為例,雖然該橋所處區域空間緊湊,范圍視域相對較小,但恰當地與環境要素結合,開展視覺呼應式融入設計依然可以明顯取得良好的空間開合收放效果。這樣的設計空間里,選擇置放一座簡單的單跨拱橋,可以較好體現小體積建筑的精致姿態,展示虹橋的流暢輕盈。從遠處欣賞,人們可以感受領略到連續、流動、舒緩的輪廓曲線美。如果這里采取多橋洞設計,則會顯得多余和笨重。橋梁中部采用拼碎材質,跟流暢簡潔的整體橋型構成視覺對比。行走在橋上時,游客可以感受到不同視覺高度的遠處植被景觀與水景觀的逐漸變化,景觀高度和視野增加變化,產生視覺豐富感。光滑的弧線帶來的視覺漸變式變化,游客站在遠處欣賞時,可以看到略高的橋頭,橋整體具有引導視覺的效果,但視覺很快又會被水岸蘆荻近似色調所吸引,在欣賞著視覺關注點不自覺的移動和景物輝映中,橋體壓力低,周圍植物視覺提升,一座風格鮮明的風景橋與環境發生視覺融合,舒適感、美感油然而生。
水資源對濕地基礎資源是最為重要的,加強對水生植物的保護,讓越來越多的物種在這里繁衍生息,吸引鳥類來這里生存,給游客呈現出原生態的自然景觀,使人們身心得到極大的放松。并且在建設景觀小品的時候要推陳出新,增加人類的參與性,互動性,著重開發水岸線旁的建設,畢竟人類有著親水性。
濕地公園主要是為了維持生態的平衡,使物種多樣性得到保障,所以,濕地公園的景觀展示出來的,大多都是生物種類的多樣性等。在進行功能區景觀展示的時候,首先需要將生物多樣性的特征展示出來,同時也要展示水質凈化功能,生物多樣性可以吸引更多的動植物在此繁衍生息,營造一個更加具有自然化的景觀空間,而水質凈化也可以讓環境質量得到提升,吸引游客,既能滿足功能需求也可達到合適的景觀效果。比如在林下空間中,可以種植一些耐陰、耐水濕的植物,營造一些更加具有層次感的景觀。同時,也可以通過沉水植物等,植物群落在空間當中的分布情況,展示群落結構整體的多樣性。又比如可以在濕地里,設置一些人工巢等,打造一個比較隱蔽的,但是和自然更加貼近的環境。然后,再投放各種各樣的食物,吸引鳥類或者是昆蟲,通過改善水質的方式,再投入一些比較具有特色的物種,可以讓生物的層次性以及多樣性獲得全面提升,營造一個更加具有特色的濕地公園體驗區。
1.針對性原則。兒童活動區是針對兒童所建設的活動區域,重點為兒童服務,要針對不同年齡層兒童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以及行為特征來設計景觀,根據兒童的思維發展特點以及感官能力發展特點,側重于兒童的感官刺激影響,對景觀進行合理設計,有利于提高兒童幻想事物、動手創造和記憶發展。根據兒童成長標準進行休息、服務、健身活動設施的合理設計,根據不同年齡兒童的成長特點,為兒童創造一個舒適、合理的活動空間。濕地公園的兒童活動區可以將生態環保融入兒童活動區的景觀設計中,使得兒童的活動設施、活動內容都有生態環保的體現,不僅可以給兒童營造一個生態自然的綠色空間,也在游戲活動中加深了兒童生態環保意識。2.科普性原則。增加濕地公園的科普性,給濕地公園中的珍稀動植物設立科普標牌,解釋說明動植物相關知識,使兒童在游玩過程中不但能感受自然,還能獲得一些知識,真正做到寓教于樂。3.安全性原則。兒童活動區的安全一直是備受關注的,有明確的設計規范規定設計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好景觀的安全性,注意相關的交通、設施、尖銳的危險區域、防滑的表面、護欄、動植物的安全問題等,讓孩子在安全、自然的環境中游樂學習。4.多樣性原則。為了防止兒童活動區單一的活動形式,設計師必須能夠豐富活動內容,在活動性空間中,將兒童的感知、創造、探索、團隊合作融入其中。如,增加感知性活動、探險型活動、游戲型活動等。同時,兒童活動區的植物設計也應注意安全性、趣味性和特色性。
綜上所述,對濕地公園進行景觀設計和生態設計,必須和城市實際環境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夠促使濕地公園獲得更多發展。在景觀設計的過程當中,根據設計方法的完善,促使濕地公園的景觀在工作人員不斷改造的情況下,使其功能性以及趣味性,還有社會意義等各方面,能夠獲得更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