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摘 要:物理課程在高中非常重要,其既是一門必修課,也是新高考的一個重要考察部分。然而,由于物理學習本身的特殊性,大多數(shù)學生在參與學習過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學生對物理產(chǎn)生偏科的現(xiàn)象并不少見。而當前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遠遠落后于新課改對物理教學的要求。因此,抓住這一教育契機,對高中物理課程進行改革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 有效性 對策
在高中階段,物理課程是一門重要的學習課程,其對擴大學生的知識儲備和提高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在我國素質教育逐步改革的過程中,中小學各學科教師通過調整教學目標、重新選擇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法等方式,開始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而為了適應高中物理新標準的要求,高中物理教師必須建立有效的教學體系,提高教學質量,以提高學生運用物理的綜合能力。
1 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性
在高中物理對學生來說是一門很難的學科。作為一門科學,高中物理的許多概念過于抽象,使學生難以理解。為此,教師需要提高中學物理教學的有效性,以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消除他們對物理學習的恐懼,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物理知識。在素質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不僅要傳授物理知識,也要增強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的意識,發(fā)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而要實現(xiàn)這一教育目標,必須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實現(xiàn)有效的高中物理教學[1]。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效率是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是保證高中物理教學質量不可或缺的手段。
2 目前高中物理教學的問題
2.1 學生物理水平參差不齊
在物理教學上,不同學生的物理基礎能力各不相同。由于他們在初中已對物理有過短暫的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概況和學習基礎都各不相同。這就導致教師很難把每一個學生都在教學過程兼顧到,只能針對大多數(shù)學生的物理水平進行教學。導致物理基礎好的學生沒有學習興趣,物理基礎弱的學生沒有勇氣學物理[2]。
2.2 學生對物理學習興致缺乏
高中物理是一門存在一定入門門檻的學科,其中包含了抽象的物理概念,需要很強的物理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學生經(jīng)常會遇到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和挑戰(zhàn),這使其難以在物理學習中獲得成就感。久而久之,學生開始對學習物理產(chǎn)生抵觸情緒,缺乏學習的積極性。此外,現(xiàn)階段教師的物理教學仍受制于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模式,普遍枯燥乏味,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沒有培養(yǎng)學生在物理方面的自主學習能力[3]。
2.3 教師教學方法過于單調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仍然使用填鴨式教學法,即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方法很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沒有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豐富教學方法,也導致了難以提高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3 提高物理教學有效性的手段
3.1 明確物理教學的本質目標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想提高教學效果,就必須完善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首先,教師應遵循以人為本、一視同仁的理念,將信息技術和生活實例融入理論知識的教學中;在講解實驗教學時,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實驗,加深其對知識的理解。其次,教師必須調整教學目標,把“提高成績”作為初始目標,把“提高綜合素質”作為終極目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細化目標,在教學過程的不同階段設定不同的小目標,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4]。
3.2 綜合參考學生素質開展教學
在高中物理的教學中,由于學生們大多來自不同的初中,這就導致了不同學生的物理水平并不一致。如果教師在這一過程中采用統(tǒng)一的教學標準來指導學生的學習,會使部分學生承受更大的學習壓力,進而影響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必須了解這一情況并對教學進度作出合理化的調整。
3.3 完善課堂導入的方式
教師進行課堂導入方式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整體質量。如果教師導入方式不恰當,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積極性,教學的整體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教師應改進導入形式。
3.4 創(chuàng)新物理解題的思路
在高中教學階段,物理有一些特殊的地方。即在物理習題中,一個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但解題思路卻是多種多樣的。因此,教師應注重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鼓勵學生結合不同的思維方式分析問題,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以提高教學效果[5]。
4 結語
物理是高中教學中一門難度較高但重要性極強的學科。在應試教育的框架下,學生的物理學習狀況直接影響到其最終的各項成績。因此,教師必須注重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以便為學生的發(fā)展奠定基礎。此外,教師還應注重調整自己的教學思維,確保學生對學習的積極興趣,從而提高教學的整體效果。
參考文獻:
[1] 劉錦彬.高中物理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有效性研究[J]. 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2021(5):61.
[2] 趙天蒼.提高初中物理教學實效性研究[J]. 學周刊,2021(14):33-34.
[3] 牛劍.基于移動學習環(huán)境下的中職物理教學有效性分析[J]. 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21(18):92-93.
[4] 雍慧慧.微課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2021(4):6.
[5] 任敏捷.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 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2021(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