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東 陳剛強 阿布力米提

摘 ? ?要:“油氣田勘探部署”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應在原課程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增加實例的教學內容。經過對準噶爾盆地多年的勘探開發積累了豐富的勘探成果與勘探經驗,克拉瑪依校區依托地理優勢將新疆油田公司在準噶爾盆地典型的勘探成果納入課程實例體系,將理論與實例充分融合,為克拉瑪依校區高等工程示范基地新工科建設開啟有益的教學探索。
關鍵詞:“油氣田勘探部署”;理論-實例;教學內容優化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1)08-0071-03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以下簡稱“克拉瑪依校區”)位于祖國西部邊陲準噶爾盆地西部克拉瑪依市。2015年,克拉瑪依校區批復建立,為教育部、自治區、克拉瑪依市和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共建的辦學模式。克拉瑪依校區的建立是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國家西部能源戰略的需求。克拉瑪依市是一座“因油而生,因油而興”的石油城,位于克拉瑪依市的新疆油田分公司在準噶爾盆地開展了近70年的石油勘探與開發,積累了豐富的勘探成果與勘探經驗。克拉瑪依校區依托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油氣田產業基地的地理優勢,注重實踐型人才培養,加強理論與實踐相融合,努力把克拉瑪依校區建設成國家西部的一流高等工程教育基地,為西部能源企業輸入更多的實踐應用型人才。
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在西部地區布局建設一批應用型本科高校、高職學校,健全以需求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機制。可以看出,實踐型人才在西部大開發中的重要性。我國大型含油氣盆地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吐哈盆地等都位于我國的西部。2019年油氣勘探大發現均位于我國西部,西部將成為未來我國油氣產量的主貢獻區,因此,迫于石油工業的發展,西部急缺大量的石油勘探開發等實踐型人才。高校實踐型人才應以社會需要為導向,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專業應用實踐能力,能夠適應畢業后簽約單位的職業與崗位的需求。克拉瑪依校區正是以實踐型人才培養為主要特色,在西部人才短缺及西部大發展的形勢下,在“校區、專業、課程”校企合作共建三級模式下,開展了“油氣田勘探部署”基于“理論-實例”的教學內容優化,教學內容校企一體化設計,將新疆油田公司在準噶爾盆地經典的勘探成果納入課程實例體系,將理論與實例充分融合,為克拉瑪依校區高等工程示范基地新工科建設開啟有益的教學探索。
一、“油氣田勘探部署”教學內容優化的必要性
2015年克拉瑪依校區成立之后,學校便針對資源勘查工程專業開設了“油氣田勘探部署”這門課程,目前已經培養了第一屆學生,這一屆學生主要通過傳統的多媒體講述理論知識的單一教學方法學習知識。通過學生反饋及調研發現,學校需要對“油氣田勘探部署”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必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課程的自身需要
“油氣田勘探部署”課程是針對油氣田勘探部署階段出現的科學問題而設置的一門綜合性課程,開課時間為大四上學期,是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的核心必修課程,屬于方法地質學的范疇,具有綜合性強、實踐性強的特點[1]。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油氣田勘探的基本方法、工作程序及油氣田勘探部署原則,具備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勘探部署、地質設計、風險分析的基本能力[2-4]。由此可見,“油氣田勘探部署”需要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緊密結合油田勘探實際,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和實踐意識。克拉瑪依校區自2016年開始設置資源勘查工程專業以來,至2019年秋季學期,第一屆學生已經開展了油氣田勘探部署的教學工作,受限于教學內容主要以理論為主,缺少實例教學內容,而“油氣田勘探部署”是一門綜合性強、實踐性強的課程,克拉瑪依校區主要是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重點,需要加大實踐教學的力度,因此,建設克拉瑪依校區獨具特色的“油氣田勘探部署”教學內容十分必要。
(二)西部油氣田企業的需要
位于克拉瑪依市的新疆油田分公司在準噶爾盆地經過了近70年的勘探,積累了豐富的勘探成果與勘探經驗,但是尚未開展教科書級的總結。目前,教科書里的經典案例基本上都是關于渤海灣盆地、松遼盆地等東部含油氣盆地油氣田勘探部署案例。但我國東部盆地與西部沉積盆地類型不同,油氣聚集特點、成藏模式等都具有明顯差異[5-7],而為了西部油氣田企業石油勘探開發實踐型人才的培養,需要有針對性地讓學生了解我國西部油氣田的勘探現狀。因此,關于“油氣田勘探部署”的教學內容需要進行優化,有必要引進西部油氣田的勘探實例。
二、“油氣田勘探部署”教學內容優化目標及條件保障
(一)教學內容優化目標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區及其他石油高校“油氣田勘探部署”使用的教材為石油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油氣田勘探》,該教材的主要教學內容以理論教學為主。而克拉瑪依校區主要培養服務于西部油氣田企業的實踐應用型人才,需要增加與西部典型沉積盆地——準噶爾盆地有關的教學案例和實踐環節。通過完善、優化教學內容,建成克拉瑪依校區獨具特色的“油氣田勘探部署”教學內容,使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了解準噶爾盆地的實際勘探過程,深入了解油氣田勘探部署的每一個環節,明確專業知識在實際油田勘探過程中的應用領域;通過深入了解西部油田企業的發展過程,引導學生明確企業未來的發展目標與方向,同時通過學習準噶爾盆地的勘探發展史,傳承與發揚老一輩石油工作者的石油精神。
(二)教學內容優化的條件保障
克拉瑪依校區重視應用實踐教學,全力支持“油氣田勘探部署”基于“理論-實例”的教學內容優化。克拉瑪依校區依靠準噶爾盆地,在勘探中形成的多項認識、經驗、成果等均達到教課書級別,校區聯合新疆油田,通過經典實例的挑選、加工、潤色,“理論-實例”緊密結合,在目前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充分融入準噶爾盆地經典的勘探實例,形成系統化、專業化的教學內容體系。同時,克拉瑪依市、新疆油田公司等大力支持克拉瑪依校區的專業學科建設,為“油氣田勘探部署”教學內容優化提供了條件。根據合作共建協議,上述企事業單位就資源勘查工程專業成立了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該委員會每年定期召開會議,共同研討資源勘查工程專業建設、課程建設等方面出現的問題,并提出油田企業的專業技術需求,上述便利條件為“油氣田勘探部署”基于“理論-實例”的教學內容優化提供了保障。
三、基于“理論-實例”的教學內容優化
“油氣田勘探部署”安排在大四上學期上課,為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綜合性實踐應用課程,前期學習的課程包括“沉積巖石學”“構造地質學”“石油地質學”“油礦地質學”等,“油氣田勘探部署”需要用到上述所有的專業地質知識。2016年克拉瑪依校區開始招生,2019年開展“油氣田勘探部署”課程的學習。為了充分利用新疆油田關于準噶爾盆地的勘探成果,推動“油氣田勘探部署”基于“理論-實例”的教學內容優化,2020年,克拉瑪依校區設置了“‘油氣田勘探部署基于‘理論-實例的教學內容優化”的教改項目,為克拉瑪依校區高等工程示范基地新工科建設開啟了有益的教學探索。
(一)依托準噶爾盆地勘探成果,校企緊密合作,一體化設計、一體化教學
“油氣田勘探部署”課程基于“理論-實例”的教學內容優化由克拉瑪依校區專業課教師、新疆油田公司專家和資源勘查工程專業學生共同參與。依托準噶爾盆地豐富的勘探成果,校企緊密合作并分工明確。克拉瑪依校區專業課教師注重理論課程與教學案列的結合,根據授課主體內容向企業專家提出教學內容需求,并協調、組織關于教學需求、企業需求及學生反饋等多項資料數據的收集整理工作。企業專家系統總結、歸納準噶爾盆地的勘探成果與勘探經驗,挑選有關油氣田勘探部署的經典教學實例并給出教學內容優化建議。企業青年員工與克拉瑪依校區專業課教師就企業專家挑選的教學實例進行加工、潤色,理論與實例緊密結合,使之通俗易懂,滿足大學本科教學需求。學生主要負責授課效果的反饋統計,通過多種形式對每一個經典實例進行評價,為后續教學內容的調整提供有益的參考。通過多方緊密結合,一體化設計、一體化教學,為提高課程的實用性奠定了基礎。
(二)優化課程結構,改變純理論教學
針對理論部分,合理挑選與理論緊密結合的教學實例,優化課程結構,改變原來脫離實際應用的純理論教學,是“油氣田勘探部署”這門課程教學內容優化的關鍵。如何利用臨近油氣企業的優勢,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油氣田勘探,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實踐意識和能力,對應油氣田勘探的每一個環節增加針對性實例是本項目教學優化的主要內容。
根據“油氣田勘探部署”理論課程,需要拓寬的勘探實例主要包括:油氣田勘探課程內容及性質;油氣田勘探發展歷程及勘探理論;油氣田勘探工程技術;油氣田勘探程序及勘探階段劃分;油氣田勘探不同階段任務及勘探部署;油氣田勘探項目設計;非常規油氣田勘探;油氣田勘探綜合評價及管理。對準噶爾盆地近70年的勘探,涵蓋油氣田勘探全過程,每一部分內容都有具有代表性的勘探成果,需要對這些成果進行梳理與總結。目前,項目組已完成教學內容的初步設計,依托準噶爾盆地初步完成部分實例的挑選與儲備,具體包括:準噶爾盆地油氣勘探面臨的形勢及挑戰;準噶爾盆地勘探開發歷程;瑪湖大油區發現之旅;阿爾凹陷快速高效勘探實踐與啟示;準噶爾盆地腹部高效油氣藏發現過程;地震部署、探井部署、試油方案的地質設計流程;吉木薩爾頁巖油的有效動用及中石油、中石化企業實行的三新領域優選及風險探井部署流程等,每一部分對應的實例教學內容見表1,并在2020年秋季學期資源勘查工程專業2017級學生中開設了“理論-實例”的教學內容。
(三)專業知識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
專業知識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是這個時代的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思想政治教育在“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下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油氣田勘探部署”課程基于“理論-實例”的教學內容優化,依托準噶爾盆地的勘探發展史,挑選老一輩石油工作者在石油勘探過程中具有代表石油精神的典型事跡與專業知識相結合,充分將專業知識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力爭讓資源勘查工程專業學生從學石油到愛石油、獻身石油的思想進步。作為一名即將為中國石油事業貢獻力量的學生應不斷深入地學習、實踐和弘揚石油精神。新疆油田公司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愛國史、創業史、創新史、艱苦奮斗史,是石油精神的典型濃縮[8-9]。通過深入了解準噶爾盆地的勘探開發歷程,讓即將步入中國石油事業的學生提前了解先輩們的光榮事跡,明白石油精神對于中國石油人的意義,從老一輩石油地質工作者的典型事跡中明白在我們這個時代更需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必備的專業技能,將來更好地服務石油企業,為新時代石油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克拉瑪依校區的“油氣田勘探部署”基于“理論-實例”的教學內容優化是響應國家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對應用實踐型人才需求而設置的,是我國西部油氣田企業的需求。利用校區地理優勢,通過引入準噶爾盆地近70年的勘探成果,挑選、整合典型教學實例,提出了“油氣田勘探部署”教學內容優化的具體實踐方法。克拉瑪依校區成立時間不長,資源勘探工程專業才招收一屆學生,雖然在教學內容優化及課程設計方面開展了一定的工作,但對于優化后的“油氣田勘探部署”基于“理論-實例”的教學內容還未開始實施,仍處于初步探索階段,課題組將依托2017級資源勘查工程專業教學效果反饋,繼續優化準噶爾盆地適用于“油氣田勘探部署”的典型教學實例,努力實現應用實踐型人才培養目標,為西部油氣田企業輸送高層次、應用型、實踐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龐雄奇,張樹林,吳欣松.油氣田勘探[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6:1-7.
[2]陳軒,龔福華,羅水亮,等.畢業要求對資源勘查工程專業《油氣田勘探》教學內容改革的啟示[J].教育教學論壇,2018(25):105-106.
[3]劉小平,龐雄奇,吳欣松,等.油氣田勘探全英文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20(16):172-173.
[4]吳欣松,高崗,尹志軍,等.《油氣田勘探》課程的基本特點與教學方法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2(8):137-138.
[5]何登發,陳新發,張義杰,等.準噶爾盆地油氣富集規律[J].石油學報,2004,25(3):1-10.
[6]蔡忠賢,陳發景,賈振遠.準噶爾盆地的類型和構造演化[J].地學前緣,2000,7(4):431-440.
[7]陳業全,王偉鋒.準噶爾盆地構造演化與油氣成藏特征[J].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8(3):4-8;136.
[8]崔發展,劉鑫.石油精神融入石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索[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2(2):21-26.
[9]劉凌.行業高校進一步加強行業精神教育的探索——以石油高校為例[J].中國地質教育,2019,28(1):17-19.
編輯∕丁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