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珍



摘要:目的 探究手術室優質護理干預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患者應激反應、負性情緒和預后的影響。方法 選擇46例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患者,本院2019.6-2021.5期間收入,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各23例。常規護理用于對照組,手術室優質護理干預用于觀察組,對比兩組應激反應、負性情緒、預后。 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腎上腺素、心率、去甲腎上腺素指標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觀察組負性情緒評分較對照組低(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0,對照組為17.39%,觀察組更低(P<0.05)。 結論 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患者實施手術室優質護理干預能減輕應激反應,改善負性情緒,利于預后。
關鍵詞: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手術室優質護理干預;應激;負性情緒;預后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8-225-01
子宮肌瘤是一種常見的婦科良性腫瘤,是在各種因素下子宮平滑肌細胞出現增生導致。臨床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無創、手術治療,其中腹腔鏡手術是近年來應用較多的術式,雖然具有對患者創傷較小、術后恢復快等優點,但是手術作為一種侵入性操作還是會引發機體出現強烈的應激反應[1]。另外由于相關知識缺乏等因素導致患者大多對手術都存在明顯的恐懼、焦慮等負性情緒,在一旦程度上會影響手術效果。手術室常規護理往往不會注意患者的情緒、應激反應等方面情況,因此有效的手術室護理干預措施顯得極其重要[2]。為此,本研究為研討手術室優質護理干預實施的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9.6-2021.5期間收入的46例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3例。觀察組,年齡27-55歲,均數為(41.52±2.16)歲。對照組,年齡27-55歲,均數為(41.98±2.03)歲。兩組年齡等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納入標準:(1)均與《子宮肌瘤的診治中國專家共識》中診斷標準相符[3];(2)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全部知曉同意;(3)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本研究實施。排除標準:(1)手術禁忌證;(2)合并子宮其他病變;(3)生殖系統合并感染;(4)患有惡性腫瘤。
1.2 方法
對照組:術前準備好用物,協助患者取合適體位等,術中監測患者生命體征,配合醫生傳遞器械等,術后給予飲食、用藥指導等。觀察組:(1)術前:護理人員接到手術通知單之后,便去訪視患者,通過和患者溝通交流了解其對手術的認知程度,還要觀察其情緒特點,從而針對性的為其做健康知識指導和心理疏導,讓其了解手術流程、目的、術后效果、注意事項、預后等,鼓勵安慰患者,讓其明白良好情緒對于手術的積極影響,緩解心理壓力。準備好手術用物,檢查各器械的性能是否良好,調節手術室適宜的溫濕度。在術前半小時,給予患者吸氧,抗生素抗感染。(2)術中:當患者進入手術室之后,再次將手術信息和病歷信息相核對,檢查手術用物的滅菌合格情況。此時患者大多存在緊張情緒,因此護理人員要主動給予患者關心,用溫和友好的語氣給予患者安撫和鼓勵,告知其手術的安全性。配合麻醉師麻醉之后將患者肢體擺放好并固定,防止出現墜床等意外情況。調節手術室合適的燈光亮度和溫濕度,連接心電監護系統,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術中還要注意給予患者保暖護理,加蓋保溫毯,將輸注和沖洗的液體加溫到37℃,預防術中低體溫發生。(3)術后:手術完成之后要認真清點手術物品,立即為患者穿上衣物保暖,將患者送回病房,注意在轉運途中動作要保持輕柔,防止出現碰撞,保護好患者身上的導管和切口。待患者麻醉清醒之后要告知其手術已經成功,另外還要給予術后回訪。關注患者術后情緒變化,針對性的給予疏導,告知其術后需要注意的內容,觀察手術切口,按時更換輔料,觀察引流液的量、性質、顏色,有任何異常要立即告知醫生給予相應的處理。
1.3觀察指標
(1)應激反應比較,包括腎上腺素、心率、去甲腎上腺素值。(2)負性情緒比較,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SAS一共20個條目,每條目1-4分,50分以下為正常,分數越高焦慮越嚴重。SDS一共20個條目,每條目1-4分,53分以下為正常,分數越高越抑郁[4]。(3)預后比較,主要觀察并發癥,包括感染、低體溫、皮下氣腫等
1.4 統計學處理
全文數據均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計算分析,其中均數±標準差()用于表達計量資料,x2用于檢驗計數資料,其中P<0.05表示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應激反應
護理前兩組各應激反應指標比較無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各應激反應指標顯著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1:
2.2 負性情緒
護理前兩組負性情緒評分比較無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負性情緒評分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2:
2.3 預后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0,顯著比對照組的17.39%低(P<0.05)。見表3:
3 討論
在臨床上對于手術患者,手術室護理質量會直接影響患者的手術效果和預后,因此手術室優質護理的實施有重要價值[5]。
本研究得出護理后觀察組各應激指標較對照組低,負性情緒評分較對照組低(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0,較對照組的17.39%低(P<0.05)。手術室優質護理干預在術前積極訪視患者,通過面對面的溝通具體了解患者對手術的認知和情緒變化特點,從而能夠制定更準確、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進而能夠大大提升護理質量[6]。患者也能夠加深對手術相關知識的認識,積極保持良好情緒面對手術。術前準備好手術用物,檢查各個儀器設備功能,調節適宜的溫濕度和燈光亮度,全面滿足手術的需要[7]。術中患者進入手術室之后護理人員還要再次給予心理疏導,主動關心患者,告知手術安全性,緩解其術前緊張感,減少強烈的應激反應出現影響手術順利進行[8]。術中嚴密監測生命體征變化,加強給予患者保暖措施,因低體溫也可促使機體產生應激反應,還不利于術后恢復[9]。術后結束后認真清點用物,避免遺留在患者體內,轉運患者回病房的途中動作輕柔,避免碰撞。患者麻醉清醒之后便告知手術成功的消息,穩定其情緒,關注術后病情變化,加強回訪次數,有任何異常情況出現要及時發現給予相應的處理,促進患者術后恢復。
綜上所述,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患者實施手術室優質護理干預能減輕應激反應,緩解負性情緒,利于預后,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邵長好,朱靜,黃立.快速康復理念對行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老年子宮肌瘤患者的干預效果[J].中國臨床研究,2021,34(3):358-361.
[2]林俊東,王祖琛,徐紹鵬,等.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和超聲引導下經皮微波消融治療單發肌壁間子宮肌瘤的療效比較[J].中國性科學,2021,30(4):65-69.
[3]子宮肌瘤的診治中國專家共識專家組.子宮肌瘤的診治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7,52(12):793-800.
[4]唐文平,張海紅,劉進.影響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后復發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21,44(4):337-342.
[5]王璇,許莉,孫明霞,等.開腹手術與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對患者肌瘤復發、氧化應激及血清學創傷指標的影響[J].中國內鏡雜志,2021,27(4):26-30.
[6]朱佳麗,徐芬燕,袁惠萍.同理心護理對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焦慮抑郁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20,27(16):2035-2037.
[7]羅少玲,肖智智,張娟.子宮肌瘤患者鏡下全子宮切除術后不良心理狀態及實施心理干預的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1):61-65.
[8]田玉泉,趙桂華,張敏.手術室路徑化護理在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22):69-71.
[9]王輝,張喆,王芳.基于同質醫療理念的護理措施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患者血漿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水平的影響[J].黑龍江醫學,2020,44(7):99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