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嬌

摘 要:伴隨素質教育的發展,新課標對小學數學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要求學生學會書本知識,還要達到對知識的深層認識,理解數學知識的本質。最終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實現數學教學目標。因此,在數學課堂上說理顯得尤為重要。通過說理可以喚醒學生的認知經驗,教師要創設富有張力的問題情境。教師在適時、適當的問題啟發下,要留給學生充分交流、互動的時間和空間,啟發學生自主說理、辨理,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深層思考,進而理解數學知識的本質,進行深度學習。
關鍵詞:說理;平均數;思維;深度學習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數學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思維的發展與提升是指在數學學習活動中,通過數學語言表達的訓練,培養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具有強烈的表達欲望。因此,在教學中,要盡量給學生提供說理的機會,讓學生在說理的過程中,動腦、動口,語言表達訓練能力,加強思維的邏輯性,使學生提升邏輯思維能力。下面,筆者以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下冊《平均數》教學為例,與大家交流基于思維能力說理課堂的實踐方式。
一、 營造積極和諧的說理氛圍,激發學生的思維
《數學課程標準》倡導:要選取密切聯系學生生活的、生動的、有趣的、新穎的素材。創設生動、有趣、新穎的教學情境,營造積極和諧的說理氛圍,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形成自由的思維想象空間,使學生敢想、敢說、敢問、勇于創新。
片段一:
1. 介紹游戲規則:看數字、寫數字、對數字
課件出示:最強大腦圖片
師:這是一檔什么節目(最強大腦),誰看過?
(師介紹最強大腦節目)最強大腦是一檔大型科學競技真人秀節目,專注于傳播大腦科學知識和腦力競技,參加最強大腦的選手都擁有超強記憶力。同學們想不想知道自己是不是也擁有一個最強大腦呢?那我們先來玩一個測試記憶力的小游戲吧。
師:請全班同學默讀游戲規則。(課件出示游戲規則)
看一眼,只有3秒的記憶時間。(不能讀出聲來)
數字消失了,才可以動筆寫在格子里。
師:同學們,要想玩好這個游戲就必須非常專注、認真。你們準備好了嗎?
師:好,屏住呼吸,第一組開始!(師每3秒播放一組數據)
師:友情提醒:不能讀出聲來哦。
第二組準備,開始!
第三組準備,開始!
第四組準備,開始!
師:最后一次機會了,第五組準備,開始!
2. 參與游戲:統計游戲結果,進行數據的收集
師:游戲結束,現在請同桌交換學習單,核對數據,在記對的數字右上角打鉤。并且把記對的字數統計出來,寫在最右邊這一欄。(出示五組數據)
師巡視收集數據。(維持課堂秩序)
師:同學們,現在我們把剛才測試的結果統一放在桌子的右上角,待會我們要用到這些數據,請大家保管好。現在請把筆放下,認真傾聽。
思考:在教學中,教師依據新課標要求、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設計了具有挑戰性的最強大腦記數游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讓課堂氣氛變得積極活躍,使課堂有序地開展。在數學課堂中,教師運用各種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一個積極和諧的說理氛圍,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創造了說理的機會,讓學生想說、敢說、會說,以成功的愉悅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二、 有效的提問指明說理方向,讓學生經歷思考的過程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指出:“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活動,思維永遠是從問題開始的。”在數學教學中,有效的提問與追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探索欲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拓展學生的思維以及強化學生的認識,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思考,讓學生經歷思考的過程。
片段二:
1. 分析數據
師:淘氣和笑笑所在班也和你們一樣參加了測試記憶力的小游戲,這是淘氣5次記住的數字個數。你能從統計表中得到哪些信息?
師:哪一個同學愿意上來說一說?
生:第一次記了5個,第二次記了4個,第三次記了7個,第四次記了5個,第5次記了9個。第5次記的個數最多,第2次記的個數最少。
師提問:你觀察得真仔細,那老師想問問你們,哪個數字最能代表淘氣的記憶水平呢?
生1:6。
師追問:為什么6可以代表淘氣的記憶水平?
生:(5+4+7+5+9)÷5=6
生2:5。
師追問:為什么用5代表淘氣的記憶水平?
生2:5重復了2次。
生3:7。
師追問:為什么用7代表淘氣的記憶水平?
生3:7在中間。
師繼續追問:可以用9或者4代表淘氣的記憶水平嗎?
生:不行,9是最多的,屬于超長發揮;4是最少的,屬于發揮失常。
師:好!那我們到底用6還是5還是7來代表淘氣的記憶水平呢?請你和同桌交流。
師:交流結束,你認為哪個數字最能代表淘氣的記憶水平?
生:我認為是6,因為要一樣多。
師:是的,要一樣多。可是老師現在有個疑問:淘氣記的時候可是一次6都沒有出現啊?6是怎么得來的呢?請和你的同桌進行交流,利用學習單2來想一想,動筆試試看。
2. 求平均數的方法—移多補少和計算法
師:交流時間結束,(展示學生作品)請這個同學來分享一下你的想法。
生1:我把第3次移1個給第1次,再把第5次移2個給第2次,移1個給第4次。這樣5次就一樣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