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莉
摘 要:為了幫助兒童提升寫作能力及實現學習綜合能力的提高,教師通常會在教學中運用到看圖寫話、畫圖寫話的教學方法,畫圖寫話是兒童學習中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也是兒童寫作初始時常用到的一種方法,在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成績的同時可以增強學生的創造力,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
關鍵詞:畫圖寫話;兒童教學;寫作水平
為了響應新課改的號召,在提高兒童的學習成績的同時,全面提升兒童的綜合素質水平,教學方法必須要及時推陳出新。讓兒童在畫圖寫話的教學模式中學習、創作,幫助兒童實現想象力、創造力、觀察力、寫作水平等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 引導兒童從畫畫開始,掌握讀圖技能,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由于“兒童”是受教群體中較為特殊的一類群體,兒童還未充分認識這個世界,對許多事情都呈現一種懵懂的狀態,所以就存在著很多兒童不聽話、不守規矩、不明白學習的重要性的現象。如果想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就要對教育模式推陳出新,在教學中引入“畫圖寫話”這種比較有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在實現提升學生能力的同時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讓學生在提升學習成績的同時實現學生綜合水平的提升,做到統籌兼顧。傳統寫作教學模式多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或范文為基礎,由教師圍繞教材和范文對學生講解寫作手法、寫作技巧、文章格式等問題,這樣就顯得太過枯燥乏味,無法激發兒童的學習及寫作興趣,而讓學生通過畫畫的模式進行寫作可以極大地增加學生的觀察和表達能力,讓學生打破墨守成規的學習模式。引導兒童從畫畫開始,讓學生畫出自己所想,圍繞自己所畫的圖畫進行描述、創作、敘述等寫作行為,從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在寫作時能與現實情況相結合,使得自己在大腦中存儲的知識更加豐富,而讓學生的寫作靈感源源不斷。教師在幫助兒童學會畫圖寫話的寫作方法時,可以鼓勵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多觀察、多體驗,自己的生活環境、周圍的景色和身邊發生的人和事都是一幅幅美好的圖畫。兒童在懵懂的階段對身邊的事物還有大自然以及所處社會環境都充滿了好奇心和想象力,讓兒童細心觀察認真記下畫面,然后把這些畫下來,可以滿足兒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刺激兒童想象力的發展以及對待事物的觀察能力,同時還可以有效地強化兒童的記憶力。
二、 巧妙選擇“兒童化”圖片,搭建有趣的學習情景
在實施畫圖寫話的學習模式時,教師可以提出一個話題組織學生集體畫圖創作,畫出內心所想的畫面和腦海中存在的畫面,學生創作完畢后挑選一個或多個有特點的圖畫為學生搭建一個有趣的學習場景。例如,把圖畫變為現實,由教師帶領學生對圖畫中的人物、動物、植物等場景進行扮演,然后編寫一個小故事,小故事的內容一定要是積極、健康,有利于兒童身心健康且不能太過復雜的;也可以設置一個圖畫墻,組織學生把自己的圖畫作品貼在墻上,在進行貼畫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兒童的安全,展墻的范圍面積不宜過高;同時可以組織圖畫比賽、拿著自己的圖畫進行講故事比賽等,讓兒童可以邊玩邊學,實現“在娛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娛樂”的學習狀態。用學生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幫助兒童在玩樂中逐漸增加學習興趣,提升學習能力,讓思維的火花在學習中點燃。
三、 創設合理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在教師教學中通常會接觸到一句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大概意思是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歡它的人對它的了解,喜歡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了解它。所以為兒童創設一個合理的教學情境可以在提高兒童的寫作興趣的同時激發兒童的想象力,讓兒童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寫作技能、積累寫作經驗,從而為將來的寫作打下基礎。例如,可以在課堂中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健康的學習環境,改變以往刻板、沉悶的課堂學習模式,讓學生降低壓力,放下心里包袱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及創作熱情。只有讓學生在這種環境下畫圖寫話,兒童才會自主積極地去創作,因此,教師要絞盡腦汁地培養學生對畫圖寫話的興趣,刺激學生由“要我做”變為“我要做”,由“要我喜歡”變為“我喜歡”,培養學生自發學習的動力。兒童的寫話能力是學生寫作的前提,而兒童的文化程度有限,所以在語言表達方面和語言積累上顯然不夠成熟,教師在實施畫圖寫話的教學模式的時候,就會出現部分學生會畫不會寫、會寫不會畫的現象,這種情況下要求教師要具備一定的耐心和愛心,針對不同學生加以提點輔導,多鼓勵學生不會畫可以嘗試畫,畫不出來用語言表達出來也可以。這種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能力要求不必太過嚴苛,其主旨在于為學生創造一個健康和諧、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是為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寫作水平。鼓勵學生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表達出來,無論是文字還是圖畫,教師可以把學生的作品張貼或公布出來,增加學生的榮譽感,體會到了畫圖寫話的趣味,兒童會越來越喜歡這種快樂的學習環境,從而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讓學生以學習為樂,讓他們喜歡畫畫、喜歡對周圍事物進行觀察、喜歡想象,并樂于把所思所想的畫面以寫作的形式表達出來。
四、 句式訓練,構建文字框架
為了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在畫圖寫話中教師可以對寫作中常用且必須運用到的句式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句式的分類有許多種:如陳述的句式即對事情事物進行描述闡述;疑問的句式即對事物產生疑問提出質疑;感嘆的句式即內心有所感想驚嘆;還有肯定否定的句式;主動地與被動句等。在實施畫圖寫話的教學手法時,教師需要對學生寫出的話或文章進行點評修改,并逐步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句式訓練,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舉個簡單的例子:學生寫“我喜歡畫畫”,對這句話修改,可以改為疑問句“你猜我喜歡畫畫嗎?”或改為感嘆句“我是真的很喜歡畫畫啊!”這樣的句式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動,寫出的文章情感表達也更為直接,以提升學生整體綜合學習能力及水平為目標,加強對學生畫圖寫話中的句式訓練對學生的幫助是很大的。同時在兒童寫作中,文字框架的構建對寫作質量也是極大的考驗,如果學生在寫作中存在文字框架的構建不合理或詞句不通順的現象,這就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所以對于學生文字框架構建要求學生寫作的嚴謹性和合理性,在要求學生寫作時采用嚴謹的文字框架構建可以增加學生正式、規范的寫作格式和方式,構建文字框架的合理性可以提高學生在寫作時更符合及貼近現實生活,使作品更加簡單易懂。采用文字來構建對現實生活、周圍環境以及思維想象力的表達方式,幫助學生結合多種情況,采用多種手法進行表達,在提升寫作能力的時候拓展了兒童的觀察力、創造力和自制力。在構建文字框架時,要求教師在布置題目的同時對學生寫作加以輔導,指導并幫助學生修改寫作中框架的不合理性或形容、描述不到位的地方,輔助學生逐漸養成合理、嚴謹的寫作模式,強化學生對寫作以及圖畫和寫作的聯系。雖然在學習中趣味性非常重要,但是寫作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以及寫作模式是不能亂的,在教學中實現粗中帶細和有節奏的教學才能讓學生不至于在玩樂中忘乎所以,這是教師應盡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