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婉萍


摘要: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及并發癥的影響。方法: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按就診單雙日分成A組與B組各40例。A組實施常規護理,B組實施綜合護理,對比丙組護理效果、生活質量評分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B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A組,血壓控制情況優于A組,SF-36評分優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展開綜合護理,可幫助患者穩定血壓,減少并發癥發生,促進生活質量提升。
關鍵詞:綜合護理;老年患者;高血壓;血壓水平;并發癥
隨著中國進入人口老齡化,老年慢性終身性疾病的發病率逐漸攀升,其中最為常見的是高血壓(HBP),與患者飲食、生活、遺傳、環境等因素密切相關。該疾病也是導致心腦血管、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疾病的主要誘因,而多種并發癥的發生也是導致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1]。因此,對患者進行全面護理干預,可以助其穩定病情,減少并發癥發生。本研究選取老年HBP患者,分析綜合護理的效果和對血壓及并發癥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0例HBP患者,按就診單雙日分成A組與B組各40例。A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齡(67.65±3.54)歲。B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齡(67.15±3.6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符合高血壓相關診斷標準,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年齡<65歲,存在溝通障礙、精神異常,存在基礎疾病且病情不穩定。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護理方法
A組實施常規護理,給予用藥及飲食指導,并關注病情進展等。B組展開綜合護理干預。(1)健康教育:一對一科普HBP疾病相關知識、治療方案、護理等知識,增加患者認知;(2)心理疏導,與患者有效溝通,為其答疑解惑,分享成功治療案例,減輕患者疑惑,樹立康復自信心;(3)飲食指導,規律的三餐,增加鈣、鉀元素的攝入,同時保持低鈉、低油飲食,增加降壓蔬菜及水果攝取量,定時飲水,補充水中微量元素;(4)運動干預,保持一定有氧活動,一般推薦老年患者進行散步、太極拳、氣功等鍛煉,作息時間規律,早睡早起;(5)用藥指導,叮囑患者遵醫囑應用控壓藥物,不要擅自添減藥物劑量;(6)隨訪調查,展開定期隨訪,監督患者遵醫囑行為,并為患者答疑解惑,增加患者生活、運動、飲食及用藥合理性,有效規避并發癥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
(1)生活質量評分:采用SF-36量表評估患者生活質量,滿分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好;(2)血壓變化情況;(3)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血壓指標及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干預后,B血壓控制優于A組,生活質量SF-36評分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B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HBP為慢性終身性疾病,極易誘發各種并發癥,進而加重病情,增加治療難度,同時影響患者預后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B組患者血壓控制情況優于A組,SF-36評分高于A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A組(P<0.05)。表明通過健康教育、飲食指導、用藥指導、運動干預、心理疏導等綜合護理干預,可提升老年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提升自我護理管理能力,規范生活習慣,起到顯著控壓效果,進而減少并發癥發生,對預后質量改善與提升有著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否,顧佳怡,徐輝,等.社區綜合健康管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8,22(7)708-71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