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冰
關鍵詞: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效益指標
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包含領域比較廣泛,形式多樣,不同地區的考核目標存在差異性,綜合治理要秉持著經濟、生態等多方面因素具體分析,從不同指標展現,并且將小流域綜合治理效益進行合理對比,研究出具體綜合指標體系、評價指標以及計算方法。
指標體系的構建一定要凸顯出農業生態經濟系統的價值,包含農業指標內容,并且針對綜合功能治理具體分析。首先分析指標的抗逆力以及不斷擴大再生產投資力度,將單指標法進行延伸和拓展,針對無法治理的內容進行研究最終得出具體結論,效益單獨列出后計算出綜合效益總體效益評價。此體系需要建立在經濟效益指標上,主要包含在單位面積投資上,考核內容比較綜合。將八五科技攻關指標全部羅列出來,借助搜集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相關行業指標具體分析,發現和經濟以及社會效果相關的35項指標,通過有效對比和分析,最終發現14項指標突出了生態經濟效益,比較注重生態經濟倡導的復合效果,確保綜合治理和生態經濟朝著科學化和規范化方向發展。
此次效益評價采用的具體方法是層次分析法,此方法是對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效果進行具體分析,是在基本原理層次上分析,對高原溝壑區存在的自然、經濟以及治理特征進行綜合分析,結合研究階段各效益實測結果、調查以及計算結果的指標數值,通過計算得出評價得分,然后再依據參照評價等級具體劃分標準、評價治理高低情況和系統建設功能內容。
對綜合治理生態經濟建設評價標準能夠得出,茜家溝已經達到了初級綜合治理標準,系統基本達到良性循環局面,并且老虎溝地區已經達到了初級臨界值,但并未完全擺脫惡性循環局面。結合曾經研究成果更容易理解,上述評價結果的不一致性,反應出綜合治理期間兩個流域使用的方式和對策不同,并且存在差異性。在治理順序上需要將建設農田和綠化兩者統一起來,將農田作為基礎和關鍵,在空間布置上結合水土流失基本規律和工程對策,從上而下推進綜合治理工作,將生物措施使用在早水土保持工作上,在保持發展水平基礎上,做好經濟林和果園工作,從而可以形成綜合防護基本體系,注重改善生態基本環境,不斷提升農業經濟收入。在農業生產上做好農田建設工作,不但可以有效解決群眾經濟困難,提升糧食產量和質量的同時,還可以提升群眾生活質量和水平,能夠從根源上避免水土流失問題。
總而言之,本文選擇從不同評價指標上具體分析,使用層次分析法對典型小流域效益進行綜合分析,針對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效益評價內容提供了可以借鑒的具體方法和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