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雄
關鍵詞:化學技術;農業生產;農業現代化
化學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化學技術是化學理論和實驗研究相互融合產生的一種高新技術,當前化學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工業和農業生產中,并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和成效。將化學技術應用到現代化農業生產之中,不但能夠制成化肥、農藥等農作物生長的必備物質,還能有效整合土地資源,促進農業經濟良好發展,可以說化學技術的應用推動著我國農業領域邁上了新的臺階。發展就是一個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在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中我們不應僅僅依靠化學技術,應將多學科相互融合,不斷創造創新出新技術,促進農業經濟水平的提高。
1.1 化學肥料方面
根據實際發展情況來看,化學肥料的使用促使我國糧食總產量不斷增加。我國農業現代化生產中的液體化肥使用量較高,其原因在于液體化肥與其他形式的化肥相比較易吸收。液體化肥通常使用噴灌與滴灌的施肥方式,這種方式大大減少工作量,有效節省了農業資源。土壤中的硝化作用會使化肥效用損失7%以上,利用化學技術制成的化肥增效劑能夠很好地減少化肥損失,最大化地發揮出化學肥料的應有作用。
1.2 農作物保護方面
化學技術在農業現代化中的應用還體現在制備高效、低殘留的農藥上。傳統的農藥毒性高、殘留度強,其中的銅、汞等有害物質嚴重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安全,我國有關部門制定了嚴格的農藥使用標準制度,淘汰了一批劇毒、高毒農藥,大力發展高效、低毒的有機磷農藥。此外,化學技術在農作物害蟲防治方面上的應用也取得了建設性成果。相關研究人員利用化學技術制備了多種昆蟲保幼激素類藥物,這種藥物能夠直接干擾昆蟲正常生長發育,使昆蟲不能正常脫皮而導致死亡。
1.3 塑料薄膜方面
利用化學技術制備的塑料薄膜滲透度較高,即使在陰雨天氣也能夠直接吸收外界紫外線。這種塑料薄膜含有去霧劑,水滴不易形成,能保持良好的透光性。此外利用這種塑料薄膜來搭建的農作物溫室大棚,保溫性能遠遠高于玻璃大棚,其兼具的輕薄特點也使得后續的大棚維修工作更為簡單順利,極大減少維修成本,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可以說,利用化學技術制備的塑料薄膜將引領農業現代化發展走上新的臺階。
2.1 化肥使用不科學
當前我國化肥使用有諸多不合理、不科學的地方。例如,施肥結構不合理導致大量的化學肥料流失在土壤之中,造成嚴重的農業資源浪費。化肥內重金屬和微量元素的搭配不合理也對農村土地和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農民在施肥、追肥等方面較為盲目、隨意,長期濫用可能會對土壤的酸堿性以及土壤結構產生嚴重影響,進而導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惡劣生態現象發生。此外,化肥進入水中后會使水體富營養化,且對農村和城市居民的飲水安全構成極大威脅。
2.2 農藥使用不合理
近年來農村地區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加大了農藥劑量的使用,但這種做法非但沒能增加糧食產量,甚至使農業發展出現了倒退。其原因在于化學農藥配置時間不合理、農業現代化生產過程中的施藥技術和施藥工具的應用不足,這在給農作物發展帶來不良影響的同時造成水土資源嚴重污染,農村地區生態環境失衡。此外,農民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忽視農業污染問題,不注重科學種植方式方法,這也是制約農業現代化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化學技術的應用在提高農業產量、解決生計問題和促進人類社會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隨著現代化農業種植園長期、大量地使用化肥和農藥,土壤肥力急劇下降,在大大降低農作物產量的同時給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帶來嚴重破壞,不利于美麗鄉村建設,不利于人們的健康安全,更不利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化學技術給農業現代化生產帶來的負面影響是不可避免的,想要改善這種情況必須將化學技術與其他技術相互融合,通過多種學科知識的結合對農業現代化生產技術進行改良、創新,進而讓農業、農村、農民得到更多發展和實惠。例如,將物理技術中的納米技術、電磁技術、材料土壤技術與化學技術相互融合應用,實現技術革新的同時促進農業經濟增長。
化學技術在農業現代化中的應用有效滿足了農作物健康生長的需要,減少農業資源浪費的同時大大提高了我國農業現代化水準。在農業結構改革和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助下,我們應積極探索,主動創新,將化學技術與其他學科技術相互融合,將新興技術充分、合理、科學地應用到農業現代化發展中來,使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得到良好改善、促進現代化農業朝著高效、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方向不斷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