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娟
關鍵詞:農田水利;渠道設計;施工管理
1.1 設計原則
1.1.1科學性原則。農田水利工程的設計首先要遵循科學性原則,即要求相關設計人員能夠在充分了解工程項目實際的基礎上進行方案的設計,因此需要設計人員深入施工現場進行詳細的勘探,了解該工程項目的功能作用等,不僅可以保證設計方案的科學性與可行性,還能夠保證施工后避開危險地段,保證施工的順利開展。
1.1.2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是渠道設計中的關鍵,設計人員必須要嚴格按照所勘探的地形進行針對性的設計,比如在較高的地勢位置設置渠道,地勢較低洼的位置設置排水溝等,從而最大程度上保證渠道在灌排水時處于平穩狀態。同時要考慮周邊環境,根據居民的分布情況進行設計,防止工程項目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
1.2設計要點
在渠道設計中需要嚴格考慮渠道的規劃設計和具體地勢的高低等兩方面,一是要在灌區設計過程中按照不同渠道的工作范圍進行,并且按照區域劃分工作范圍;二是要規劃好城市和鄉村等地市區域的作用,避免在地勢高低的設計中出現插座;三是要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來完成設計工作,比如在一些比較干旱的地區應該設計一些較大流量的渠道,相對濕潤的地區則采用小流量渠道即可,以此來優化水資源的配置,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2.1 襯砌板加工預制管理
襯砌板的加工預制施工管理主要就是對其施工材料進行管理。在農田水利工程中,這一施工環節采用的材料性能相對比較硬,其適中剛度也能夠保證施工質量,因此在選用材料上應該盡可能地在經濟合理范圍內選擇更加良好的材料。再者,施工過程中應該嚴格按照事先規劃好的施工組織計劃進行,防止安全隱患的出現。施工完成后還需要給予一定的養護工作,防止出現質量問題。
2.2 砌石渠道施工管理
在砌石渠道施工管理中,首先就是要進行砌石的預處理,石塊堆砌方式的選擇會直接影響到該施工環節的質量。具體操作如下:石塊寬面部分朝下,尖端部分朝上,以此增加石塊和石塊之間的貼合度,盡可能地降低縫隙,并保持表面足夠平整。在實際施工中所使用的石塊是不規則的,因此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縫隙問題,因此填筑環節也至關重要。可以通過在砂漿混合過程中加入合適的小石子的方式來填補縫隙,期間要避免填筑小石塊,防止縫隙越來越大,小石子應該與砂漿儀器混合拌入,不能直接放入,填筑完成后要抹平縫隙。在砌石作業中,施工人員要注意檢查作業質量,如果發現有砌石松動的問題要及時取下并清除表面泥漿,之后再覆蓋新的泥漿重新砌筑牢固即可。
2.3 防滲施工質量管理
在農田水利工程的渠道施工中,做好防滲施工能夠有效解決水資源的浪費問題,因此設計人員、管理人員以及施工人員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防滲施工的質量管理工作。一是要做好施工材料的把關,施工單位應該委派具有相關材料知識的采購人員進入市場中按照項目施工要求采購材料,盡可能地選擇經濟且防滲性能強的施工材料;二是做好基礎性的處理工作,施工人員應該根據現場地形地質開挖渠道或者填補渠道,在改建渠道前可以通過松動基土并風干的方式來分層夯實渠道;三是采用混凝土填充方式來進行修補施工,嚴格按照規范進行混凝土的配置,防止混凝土裂縫問題的發生等,保證施工規范,提高施工質量;四是做好排水系統的設置,并且使用混凝土進行襯砌,減少滲漏問題的發生。
綜上所述,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與我國的農業生產水平息息相關,為了保障農業生產水平,必須要重視起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的渠道設計工作,在其設計過程中應該確保農業生產的使用要求得以滿足,嚴格遵循相關的設計標準,加強施工質量管理,進一步提高農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為農業生產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