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旭
時任猶他州眾議院議長格雷格·休斯直言,“猶他州不像華盛頓特區,猶他州是中國源遠流長的老朋友,彼此有很多共同的利益”。猶他州為什么在如何同中國相處的問題上顯得獨樹一幟?難道只是商業利益嗎?答案并非如此簡單。
位于美國西部內陸的猶他州算得上是美國的“另類州”。
盡管猶他州是共和黨票倉,但很多人對美國前任總統特朗普任期內的諸多做法非常不滿,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影響到該州與中國的正常交往。
在2019年第五屆中美省州長論壇會上,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說,當他在華盛頓對中美關系感到困頓時,到美國的其他地方走一走,又會感到充滿信心。而在猶他州,也會有同樣的感受。
猶他州一直在如何同中國相處的問題上顯得獨樹一幟,這是為什么?難道只是商業利益嗎?顯然,答案并非如此簡單。
美國“紅州”
1896年1月4日,猶他州成為美國聯邦的第45個州,占地面積22萬平方公里,人口約320萬,其中60%以上人口為摩門教徒。
鹽湖城(猶他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華助中心理事長、猶他州韋伯州立大學終身教授樂桃文說:“州內人口雖然呈現多元化,但仍以摩門教徒為主。他們相信‘愛人如己,這種理念與中國人常說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很相似,主張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尊重,友善相處。此外,猶他州民眾重視家庭、重視子女教育、重視社區和諧,這一點也和中國文化相似。”
猶他州傳統上被視為支持共和黨的“紅州”,目前州長和兩名聯邦參議員均為共和黨人。但特朗普任內那幾年,該州對其一些政策特別是對華發動貿易戰并不認同。
時任猶他州眾議院議長格雷格·休斯直言,“猶他州不像華盛頓特區,猶他州是中國源遠流長的老朋友,彼此有很多共同的利益”。
本世紀以來,有很多中國企業到猶他州發展農業項目,有的收購生產優質牧草的農場,有的做農產品進出口業務。
據樂桃文介紹,美國的聯邦制度允許各州制定自己的經貿政策,因此,猶他州同中國存在著緊密的經貿聯系,顯然不想因為聯邦政府的政策而放棄中國這個巨大市場。
2019年,中國成為猶他州第六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猶他州1986年和2011年還分別與江西省、青海省建立了友好省州關系。
猶如身在中國
在猶他州,可以看到很多中國元素。超市里琳瑯滿目的“中國貨”,恍惚間覺得身在中國。在猶他州游客服務中心,有專門為中國人提供的簡體中文景點資料。
受倫理道德相似、經貿往來頻繁的影響,猶他州民眾對中國的認識相對更為深入一些。
盡管猶他州的人口不到美國總人口的1%,卻擁有全美1/5的漢語學習者,這奠定了該州對華友好的深厚民意基礎。
2020年春節前夕,猶他州卡斯卡德小學50名四年級學生用中文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寫新年賀卡,介紹他們學習中文的情況和個人愛好,表達對中國和中國文化的喜愛。
2020年3月12日,猶他州議會通過決議對中國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示支持。猶他州參議院辦公室主任馬克·托馬斯說:“這項決議的通過,表明我們非常關注中國人民抗擊疫情的努力,我們與他們站在一起。”
“人民相知”
無論是近年來觀察猶他州政界人士的對華表態,還是猶他州當地的商界和非政府組織人士,都希望美中關系能盡快走出困局,并強調保持兩國地方之間和民眾之間的溝通十分重要。
丹·史蒂芬森在鹽湖城經營著一家名為“商業橋梁”的管理咨詢公司,主要業務是促進中美之間的商業和文化往來。
20年前,史蒂芬森初到清華大學學習時,曾以為中國人都騎著自行車、穿著中山裝,結果自己看到的卻是另外一番景象。這讓他選擇在中國呆了9年,還創辦了幾家小企業,“特別是北京有一種不斷催你前進的能量”。
他表示,“盡管美中兩國制度不同,但民間仍有許多人對對方懷有極大的尊重和感情。人民相知是雙邊關系的堅固堡壘。改變美國政客的想法很難,但如果加強美中的民間交流,就會有積極的效應發生”。
對拜登政府采取的對華政策,猶他州當地媒體也時有關注。猶他州沙漠新聞網近日刊文,分析為什么中國總被美國視為威脅。文章認為,在美國中期選舉之前,候選人一定會和選民談論中國,渲染對中國實力日益增長的擔憂。
“我認為一些美國媒體經常出現反華言論是很可悲的,不是美國制度中健康和有活力的表現。我們不能總帶著懷疑的眼光看對方,要避免情緒化的反應。”史蒂芬森說,“美國政客中普遍存在著冷戰思維,他們對中國缺乏深入了解,看不出美中可以共贏。美中關系陷入了不必要的對抗。我們應該確保雙方共同努力來解決問題。”
猶他州知名基金會主席亞當·福斯特說:“美中合作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如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如果兩國這樣做的話,我認為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美中重新構建一種健康的雙邊關系,世界其他國家也會效仿,會說‘看,美國和中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現在可以共存與合作,難道我們不能這樣嗎?我想,這一時刻必將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