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入伍,轉業后當過7年藥企廠長、15年黨委書記,成為大刀闊斧的國企改革者。退休后兩次創業,60歲遠赴陜西西安,帶領團隊生產出國產麻醉藥丙泊酚,67歲返回廣東清遠創業。福伯創建的嘉博公司,如今成為當地非公企業黨建的旗幟。
夕陽下,一位腰桿筆直、面容清癯的耄耋老人,胸前戴著鮮紅黨徽,眼神清澈,一字一句背誦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里保爾·柯察金的那段名言: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落日余暉里,他整個人被染成一片彤紅。紅色,是他人生的底色。
17歲入伍,轉業后當過7年藥企廠長、15年黨委書記,成為大刀闊斧的國企改革者。退休后兩次創業,60歲遠赴陜西西安,帶領團隊生產出國產麻醉藥丙泊酚,67歲返回廣東清遠創業,76歲被廣東省授予勞動模范、優秀企業家、“南粵先鋒”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福伯創建的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如今成為當地非公企業黨建的旗幟,被稱為“紅色嘉博”。
對這位老黨員來說,生命的意義就是堅守內心的紅色信念。
民營企業為何要重視黨建
1959年,黃齊福23歲,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2003年,黃齊福創建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2007年,嘉博公司正式成立黨支部,黃齊福擔任黨支部書記。嘉博公司也成為清遠高新區內最早建立黨支部的民營企業。
在黃齊福的精心培養下,如今嘉博公司已經擁有黨員42名,他們奮斗在公司的各個部門,成為企業發展壯大的生力軍。每當企業處于技術攻堅克難的關鍵時刻,都是黨員沖在最前面,加班加點地干。
黃齊福在國企做過多年的黨委書記,他把這些經驗移植到嘉博公司。他總結了自己的經驗,謂之“八個結合”:要把黨建工作和員工隊伍建設、科研生產工作結合起來;要把精神鼓勵和物質鼓勵結合起來;要把嚴格生產紀律要求和無微不至的關懷結合起來;要把身教與言教結合起來……
公司黨支部自成立以來,好人好事數不勝數:給地震災區捐藥;給貧困山區小學捐贈校服和桌椅;幫貧困村修橋……
“作為民營企業,為什么要重視黨建?黨建工作搞得好,員工隊伍素質高,最終老板不但不吃虧,還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主動權。我的實踐證明:黨建可以轉化為生產力。”黃齊福說。
60多歲再出發的創業者
1997年,黃齊福從僑光制藥廠退休。在家休息了一年多后,他的心里涌起一股難以抑制的創業激情。帶著東拼西湊的100多萬元,他來到西安,與當地的一家制藥廠合作,創辦國內首家丙泊酚注射液(一種麻醉藥物)生產企業,黃齊福占51%的股份。4年后,黃齊福決定回廣東。根據占股,黃齊福分得1000萬元,這是他下海首次創業后的“第一桶金”。
2003年,黃齊福已經67歲,他到廣東清遠二次創業。
工廠創建初期,一批人才在黃齊福的感召下,從四面八方來到當時還算很偏僻的清遠。梁成標是嘉博公司的副總經理。當年在僑光制藥廠,黃齊福將他從普通工人一步步提拔為技改辦、工程部等主要部門的領導。為感謝黃齊福的知遇之恩,梁成標2010年退休后便毫不猶豫地跑來幫忙。
黃齊福對自己十分節省,對科研卻舍得花錢。他堅持一手抓科研,一手抓市場。他花重金從國外采購了高端的自動化生產設備,建成了世界一流的藥品生產線。公司產品不斷更新換代,已成功出口到法國、巴西、委內瑞拉等多個國家。
“福伯”的新型勞資關系學
在當地,黃齊福被大家親切稱為“福伯”。這個稱呼,不僅是尊敬,更是熱愛。
黃齊福說,當初給企業取名“嘉博”,本意是“全家人一起拼搏”。后來,“全家人”的概念擴大到全體員工,大家一起拼搏,共同創造美好未來。
員工生活中遇到危難,福伯會第一時間給予親人般的關愛。每逢員工結婚,無論多忙,無論多遠,福伯都要親自趕到婚禮現場,親手送上數千元大紅包。隨著公司員工增多和福伯年歲增大,他改在微信群里送上紅包與祝福。2007年至今,員工工資每年增長10%,年終獎最低為兩個月薪水,春節還有一個月的帶薪假……
黃齊福提出要建設新型的勞資關系:“新型勞資關系就是老板關心愛護員工,員工反過來關心和愛護企業,是一種良性互動的關系。”
(朱權利薦自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