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多是以錢權交易為代表的傳統型腐敗,現在,年輕干部會熟練運用科技產品、智能工具等,因沉迷網游、網絡打賞、網絡賭博而導致的腐敗案例時有發生。“很多年輕干部的腐敗,有傳統腐敗與新型腐敗相互交織的特點。”
近日,在安徽省滁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滁州中院)進行的一場司法拍賣中,一張起拍價80元的游戲卡牌被炒至8700萬余元,拍賣隨即被法院叫停。該卡牌的原主人是95后張雨杰。他在供職于滁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交易管理科時,貪污近7000萬元。其貪污之路,備受關注。
貪污買房人繳納的托管資金
相關司法文書顯示,張雨杰在滁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擔任“存量房資金托管”工作人員,主要從事接收并審核材料、進入存量房托管系統錄入信息、收取購房款、開具存量房資金托管憑證和支取憑證等工作。
2019年4月,張雨杰辭職。2020年2月27日,他被抓捕歸案。同年11月16日,他被滁州中院判處無期徒刑,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滁州中院認為:張雨杰在崗工作期間,通過偽造收款事實等方式,直接侵吞公款6993.25萬元,用于其消費揮霍和支付買房的費用。
張雨杰所侵吞的上述款項中,絕大部分是買房人繳納的托管資金。一名知情者稱,張雨杰追求享受、揮霍無度。其房產被查封時,家中只有一些金銀飾品、手表、游戲手柄等。張雨杰歸案后如實供述了自己侵吞托管資金的事實,調查機關查封了其滁州的兩套房產和深圳一套房產。除此之外,大部分財物都無法追回。
專用章誰需要直接拿即可
目前,張雨杰的兩個領導因玩忽職守罪被查處:今年1月8日,時任副科長趙元被提起公訴。4月1日,時任科室負責人孫濤一審獲刑3年6個月,其不服判決已提起上訴。
據張雨杰供述,在該科室工作期間,存量房資金托管專用章都是放在資金托管窗口前臺的抽屜里,誰需要用章直接拿即可。用章過程中沒有相關用章審批手續,孫濤從沒有就使用存量房資金托管專用章明確提出過任何要求,也從未找其核對過資金托管系統數據。
警惕“微腐敗”變“大腐敗”
張雨杰案并非個案,近年來,多個90后貪腐案例進入大眾視野。他們普遍職務低,有人僅工作一兩年就走上了貪腐之路。他們多在稅務、社保、財政等資金密集的單位工作,任財務、出納等崗位。他們貪腐的背后,往往有滿足玩網絡游戲、進行網絡賭博或購買奢侈品的目的。
從涉案金額上看,一些90后更多是“小貪”。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刑事判決書顯示,生于1992年的羅覃柱曾任成都高新區國家稅務局協稅員。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間,他違規幫助他人提高建材商貿等新企業首次批票的發票份數,違規幫助他人進行改卡審批等,共受賄27萬余元。2017年,羅覃柱獲刑3年。
不過,在一些關鍵崗位上,也會出現“大貪”。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曾披露,四川省馬爾康市人民醫院原會計季某,參加工作僅兩年就開始侵吞公款,至2019年案發時,27歲的她已貪污公款547.1萬元。
還有多名被奢侈品撂倒的90后。浙江杭州余杭區市民中心余杭分中心不動產交易窗口原工作人員田琦浩,僅在2019年1至12月之間,就侵吞國家財產595萬元,用于購買豪車、網游充值等。
中國監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民大學反腐敗與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昭暉表示,年輕干部的腐敗案例跟以往的貪腐案例存在差異性。過去多是以錢權交易為代表的傳統型腐敗,現在,年輕干部會熟練運用科技產品、智能工具等,因沉迷網游、網絡打賞、網絡賭博而導致的腐敗案例時有發生。“很多年輕干部的腐敗,有傳統腐敗與新型腐敗相互交織的特點。”
毛昭暉稱,年輕公職人員走上腐敗道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本身存在賭博、沉迷網游、愛買奢侈品等惡癖,抵擋不住誘惑;有的努力工作一段時間后,認為提拔無望,就從對仕途的追求轉變為對金錢的獲取;有的還與工作單位的政治生態被破壞有關系,特別是他們看到單位中主要領導有腐敗行為卻未被及時查處后,產生了潛在的心理影響。
西部某省一名縣紀委監委負責案件調查的官員表示,一些出現貪腐問題的年輕干部身上,涉世未深、超前消費、愛慕虛榮的特點比較鮮明。“被查后,他們都后悔不已,但為時已晚。”
湖南省華夏廉潔文化研究會會長王明高表示,這些年輕公職人員剛走上工作崗位不久,很多都在鄉鎮、社區等基層單位工作,職位也不高,開始都是“微腐敗”。現在,市場經濟發達,他們受到的外界誘惑比較多,還面臨購房、婚育等需求,對物質追求比較高。一旦有了誘因,就容易腐敗。如果不加強監管教育,“微腐敗”就會逐漸變成“大腐敗”。
王明高發現,長期以來,很多地方對年輕干部的培訓淪為一種形式。還有一些年輕干部本身對這類廉政教育不重視,甚至比較反感。應該加大對年輕干部的廉政教育力度,特別是加大對分管財物的年輕干部的教育力度。還應該完善日常督查和監督機制,找出風險點,有針對性地進行風險防控。
(水云間薦自《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