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雪
【摘要】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基礎,語文除去基礎背誦、閱讀理解之外,最后的幾百字寫作在整個語文科目考試中占據了非常大的比重。作文的整體呈現不僅需要學生思維的連貫性、思維的拓展性,同樣也要求學生字體美觀整潔。語文作文是個人語文水平整體呈現,也是自己個性的體現。
【關鍵詞】高年級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
一、教師調整教學氛圍
作文的寫作充分體現的是學生自己的個人特點、獨立思維的能力,所以說,每篇作文體現出學生自己鮮明的個人特點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進行語文寫作指導的時候,一定要重點把學生的個人特點突顯出來。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學生們的思維已經逐漸開始成熟化,不再像低年級的學生那樣,但是畢竟在小學階段,個人所積累的詞匯或者自己的表達方式肯定會有所欠缺。教師要對其進行鼓勵,有時教師對學生的要求不能過于苛刻,要讓學生有一個成長的階段。學生本身的思維創造力是很豐富的,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對學生進行思維的開發。在學生有新奇的想法后,教師應對其進行充分的支持。
在小學生的作文中,奇思妙想的體現是非常多的。例如,《會飛的汽車》這篇文章中描寫了人們對于未來交通便利的美好期待,通過自己的想法將適度的虛擬化應用到自己的文章當中,充分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愿望。也許在我們大人看來,這種想法是不符合邏輯,同時也不符合實際的,但是孩子的世界非常簡單,包括我們對于未來的事情也沒有辦法肯定。我們不可以用自己理解的世界去否定孩子的世界,應當尊重孩子的想法,對他們進行鼓勵。
二、激發學生創作靈感
大部分學生在面對所學課程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抵觸心理,特別是語文這一學科,由于字數很多,有些學生沒有耐心閱讀下去,所以對于語文學習來說是有困難的。學生的積極性達不到,就很難進行作文思維的拓展,幾百字的文章就沒有辦法寫出來。很多時候,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的時候,會發現學生在寫作之前首先的反應就是嘆氣。這往往從另一方面反映出,現在學生閱讀量少,積累的詞語或句子的數量達不到,孩子們的頭腦中沒有任何的好詞好句,心中沒有任何寫作的方向,以至于無從下筆。教師應該通過趣味性的教學,打開學生們的寫作思路,讓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由小說改編的影視劇,讓孩子們在觀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作文題目的要求不要過于單一,讓學生感到乏味。也可以在布置作文要求之前讓學生進行自由寫作,讓學生自由發揮,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曾有學生寫到過這樣一篇文章,《如果我是那個修鞋的小女孩》。文章寫學生在和媽媽外出時,見到一個小女孩年紀尚小,卻出來跟爸爸一起賺錢,想到自己平時在家里的表現與這個小女孩形成巨大的差距,學生進行了反思。本次課堂中并沒有具體要求學生進行什么樣的寫作,這位學生把自己的親身經歷寫到了作文中,表達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不小的啟發。
作文在語文這門學科中,雖然是最后的題型展示,但是其本身在分值上,在整個試卷中所占分比例是非常大的。最后的寫作,又是一個人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可以通過作文來看出學生語文能力如何。現在網絡科技發達,作文又是一個需要大量時間來完成的題型,學生在網上進行搜索,直接摘抄他人文章或段落到自己的文章中,導致了一系列雷同文章或段落的產生,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個性化作文的教學非常有必要。
參考文獻:
[1]范國棟.個性化指導,秀出精彩 ——小學語文作文個性化教學指導研究[J].才智,2020,(11):85.
[2]姜立紅.師生同參與精彩全方位 ——關于形成性評價在小學語文寫作中的實踐探究[J].速讀(下旬),2017,(12):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