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衣努爾·肉孜
關鍵詞:玉米種植;高產技術;病害預防
在選擇玉米種植的土地時,必須充分考慮該區域的土壤、地形以及海拔等因素,保證該區域土地在排水、保水、通氣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性能,這是實現玉米高產高效栽培的第一步。玉米最適宜生長于微酸性的土壤中,因此土壤的酸堿度也是在選擇土地時的一項重要因素。此外,將玉米種植在腐敗物豐富的土壤中,能夠增加它的自然生長周期,從而實現高產、高效栽培的目的。在挑選玉米的種植地時,最好選擇陽面、避風的地塊,以較為平坦的土地為宜。
優良的玉米品種可以大幅度提高玉米的產量和質量,因此在種植前需要做好玉米品種的篩選工作。根據每個地區的氣候特點以及自然環境,因地制宜地選擇品種,從而達到玉米高產的目的。可以通過采用示范種植法,對新型玉米種植技術進行充分的宣傳。對種植戶進行集中培訓,建立玉米良種示范區,在培訓的同時進行新技術成果展示,有利于更好地進行技術推廣。根據實際情況逐年提高優良品種的種植面積,不斷提高玉米的經濟效益。
對土壤進行深翻,可以改善土壤的結構,使土壤傳輸營養成分的能力大大提高,使該土壤充分滿足玉米種植的要求,保持良好的通氣性以及儲水能力。通過土壤深翻還可以提高土壤的地力,為玉米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種植前還需要對栽培土塊進行處理。在冬天進行玉米種植時,還需要嚴苛把控土壤的緊實度,使其深度保持在10~12厘米的范圍之間。清理種植地雜物,如體積較大的石塊、雜草、垃圾等。每個月要進行一次除草任務,5~6月正是雜草瘋長的季節,除草需要每個月進行兩次以上;8~9月份進行兩次除草任務即可,因為此時地表溫度較高,如果除草過多,土壤過于疏松,容易導致水分大量流失的現象,因此除草任務應避開炎熱天氣。
綜上所述,玉米產業的形成和培育是一個長期而又漫長的過程。玉米在種植過程中,會給種植戶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在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