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奶牛;乳房炎;治療措施
堅持每天定時清理圈舍糞便和污物,定期清理和消毒舍內外環境,殺滅生活環境中存活的病原體,減少奶牛感染病菌發生疾病的概率。夏季和秋季應消滅環境中的蚊蠅和吸血昆蟲,在中午昆蟲活動頻繁的時候讓奶牛回到圈舍休息,還可在奶牛體表涂抹驅蠅油防止昆蟲叮咬,保持奶牛處于安靜狀態,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時間,從而提高奶牛體質和抗病能力。
對于一些能夠引起奶牛發生乳房炎的傳染病,可以在奶牛分娩前后通過接種疫苗來產生免疫保護作用,并且把這種免疫力經過母乳傳遞給犢牛。一些奶牛發生乳房炎后,雖然采取各種防治措施,但是沒有明顯效果,還經常發生臨床型乳房炎,需立即淘汰,否則不僅降低自身的生產性能,還會成為疾病傳染源,將病原體傳染給健康奶牛。
在生產中常會采取中草藥方法治療奶牛乳房炎,不僅能夠起到清熱解毒、消炎止痛和活血化瘀的作用,還可減少藥物殘留,保證奶產品安全性。常用配方:連翹24克、當歸70克、梔子50克、金銀花40克、紅花30克、黃芩40克、桃仁30克、地丁30克、干草20克、赤芍35克、元參50克等粉碎研磨成粉,用開水灌服。還可以用惡冬藤150~200克和蒲公英150~200克加入3000毫升水中,用文火煎制灌服。也可將新鮮的蒲公英搗碎直接敷在乳房上面,治療效果也不錯。
一種是全身封閉,用0.5毫升的普魯卡因靜脈注射200~300毫升,不僅能促進病灶的血液循環,達到快速消腫目的,還可以減輕乳房疼痛感。另一種是局部封閉治療,先將會陰周圍消毒處理,然后沿著坐骨切跡注射15~20毫升的3%努夫卡因在乳房基底部封閉。
生產中主要使用藥物來治療乳房炎,常用抗生素有,青霉素、四環素、鏈霉素、卡那霉素和磺胺類等藥物,這些藥物可以單獨使用,病情嚴重時需要聯合使用來增加治療效果。例如在治療葡萄球菌、化膿桿菌和鏈球菌、芽孢桿菌等感染引起的乳房炎時,可以選用青霉素類藥物,在治療大腸桿菌引起的乳房炎時首選鏈霉素治療,卡那霉素主要治療克雷伯氏菌;新霉素、青霉素和鏈霉素可以用來治療變型霉菌,在奶牛干乳期發生乳房炎時最好在乳房內注射先鋒霉素軟膏。
在魚腥草開花前收割、晾曬干燥后裝入瓶中,再用35°白酒注入瓶中,浸泡一個月后撿出魚腥草的莖葉,靜置3個月釀制成功。取100毫升魚腥草酒混合400毫升清水供病牛飲用,一般半小時后病牛可退燒。
在日常生產中,可通過人工按摩促進血液循環,在炎癥初期可以進行冷敷,在2天后炎癥沒有發展時通過熱敷消除炎癥。然后結合增加擠奶次數,并在每次擠奶時按摩半小時,有利于炎性物質排出或保持乳房導管暢通,從而達到病牛康復的目的。增加擠奶次數和按摩的效果可超抗生素。所以,一些養殖戶發現奶牛產生乳房炎后,讓犢牛增加吸吮母乳次數,可以促使乳房炎自動康復。但是切忌對出血性乳房炎進行按摩或熱敷。
總之,在防治乳房炎方面還存在許多缺憾,如使用抗生素易引起藥物殘留和耐藥性;使用中草藥無法保證效果穩定;治療設備沒有普及和操作相對復雜等,所以,今后防治措施應朝著療效顯著、操作簡單、無藥物殘留和特異性強等方向發展。
作者簡介:阿依登古麗·木斯拉提(1974-),大學本科,副高級獸醫師。主要從事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監督、品種改良、技術推廣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