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源 張蕊 楊建瀅 楊婧然
【關鍵詞】城鄉養育觀念差異;人力資本;赫克曼曲線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意見》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破解人才制約瓶頸,要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而人力資本開發的關鍵是加大教育投資力度。
養育觀念是指生育后在兒女撫養、教育成人的過程中父母所采取的觀念。父母的養育觀念在兒童社會化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養育觀念也隨著經濟、社會、文化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人力資本的開發與投資的關鍵點在于兒童早期(學齡前)的智力開發。基于赫克曼曲線所得結論,人力資本投資的基礎點為兒童早期的智力開發,教育投資回報最大的是早期和學齡前的智力開發。并且在早期和學齡前教育中,家庭養育觀念直接影響父母對兒童的態度、教育期望以及對兒童教育的目標、途徑、方式及行為,對兒童的社會性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故研究人力資本投資視角下城鄉養育觀念差異及影響因素對于強化父母合理的早教意識,提高教育產出回報率具有重要影響。
一、理論基礎與假設提出
(一)教育對成人生命周期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對美國成人收入進行了回溯性分析,分析受教育程度對于個體整個生命周期中的重要作用。筆者從1994年美國人口普查數據庫中提取了美國成人收入數據集。數據集包括職業、年齡、國籍、受教育程度等匿名信息。數據總數為32562個,該數據集具有分類的、連續的特征。根據美國成人收入薪金“>50K”或“≤50K”與其他變量之間的回歸關系,發現受教育程度和收入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
根據邏輯回歸分析、決策樹決策預測結果發現,受教育程度是影響收入的重要因素,收入較高的人需要更高的教育水平,需要更多的教育投資。故為提高人力資本的質量,應繼續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回報率,促進國家經濟的長遠發展。
(二)城鄉父母養育觀念存在差異
在中國城鄉二元制的背景下,城鄉父母的養育觀念受到當地經濟水平、社會文化等的影響呈現明顯差異。關于城鄉父母的養育觀念的差異,相關研究表明,在生育觀方面,城鄉父母的生育動機存在明顯差異。丁運等學者的研究表明,農村父母中,“傳宗接代”“養兒防老”等傳統生育動機較強,而城市父母的生育動機多表現為情感需求為主。對于男女平等觀,目前農村父母普遍遵循“重男輕女”“男強女弱”的傳統性別角色觀,存在程度不同的性別偏見。在教育觀方面,城鄉父母的早教觀念存在明顯差異,程楊等學者的研究表明,城鎮父母更加注重子女幼兒期的發展過程,注重兒童潛能的開發,武金滿等學者在實地調查中發現農村父母忽視幼兒教育,缺乏早期教育的意識;同時,城鄉父母對專業培訓的重視程度存在差異,城市父母更注重科學的兒童教育觀的培養,而農村父母大多依賴長輩經驗;城鄉父母對溝通重視程度不同,城市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互動較農村父母更頻繁。
基于以上研究理論基礎,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設:第一,城鄉父母在生育觀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主要體現在生育動機、生育意愿、男女平等觀上。第二,城鄉父母在教養觀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尤其體現在兒童教育觀中的早教觀、專業培訓程度和溝通重視程度上。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養育觀的內涵十分豐富,目前學術界對此概念的界定也沒有統一。本研究綜合前人研究結論的同時結合本研究需要,將養育觀從宏觀上定義為生育觀和教養觀的總和。
本文采用周長洪關于生育觀的定義,即生育觀是人們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文化環境中形成的對生育現象的認知。本文沿用該定義,并具體研究城鄉父母的生育動機、生育意愿、男女平等觀。教養觀是指父母在教育和撫養子女的過程中,在兒童發展、對兒童發展的期望及兒童教育方面所持有的看法和認識。張莉將教養觀念分為父母觀、兒童發展觀、兒童教育觀、父母期望觀四個方面。本文沿用該分類,并重點關注城鄉父母教養觀中的兒童教育觀中的早教觀、溝通重視程度、專業培訓程度。
問卷調查對象是西安市農村城市區域1~18歲子女父母,問卷的內容包括家庭基本信息、父母的生育觀(生育意愿、男女平等觀)及教養觀(溝通重視程度、專業培訓程度、早教觀)。
本次研究共回收線上問卷250份,有效問卷247份;回收線下問卷60份,有效問卷53份,共計有效問卷300份。運用SPSS26.0軟件對問卷數據進行錄入和分析。此次調查對象中,162位家長為農村戶口,138位家長為城市戶口,家長的受教育情況分布較為均勻。
問卷中生育意愿、男女平等觀、溝通重視程度、專業培訓程度、早教觀各部分調查的信度分別為0.783、0.796、0.894、0.832、0.862,均在0.7以上,CITC值均大于0.5,刪除題項后Cronbachs α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問卷信度較好。
本研究采用常用的主成分分析法,對21個項目進行因子抽取后,提取5個因子,5個因子累積解釋總變異的68.022%,可解釋大部分的方差。因子旋轉后的題項分配與問卷結構的理論設想相一致,問卷具有良好的建構效度。
三、研究結果
(一)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
根據戶籍和生育意愿等變量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的分析,結果發現,p值皆小于0.005,農村與城市父母在生育意愿、男女平等觀、溝通重視程度、專業培訓程度、早教觀存在顯著差異,其中城市戶口父母在五大方面得分顯著高于農村戶口。這說明城市與農村家長養育觀念在生育意愿、溝通重視程度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
(二)城鄉養育觀念差異分析
城鄉家長的養育觀念存在眾多差異,主要表現在生育意愿及考慮因素、男女平等觀、兒童養育培訓接受情況、溝通重視程度與表達方式等方面。
一是城鄉父母意愿中的性別偏好與考慮因素存在差異。調查結果表明,參與此次調查的對象中,30%的城市父母、20.4%的農村父母認為“生男生女都一樣”,這說明城鄉父母的男女平等觀存在一定差異,但差異在逐步減小。這一方面得益于政府對男女平等觀念的大力宣傳,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互聯網在社會大范圍的普及。在生育意愿的考慮因素方面,農村父母主要將“傳宗接代”“老年生活有保障”作為生育動機,生育考慮因素主要集中于經濟與居住條件上;城鎮父母主要將“對孩子的喜愛度”作為生育動機,在生育中不僅考慮經濟狀況,還會考慮個人精力和個人意愿等因素。
二是城鄉父母在早教重視程度、養育知識專業程度、溝通重視程度方面存在差距。調查數據表明,僅有25.9%的農村父母對早教機構有所了解,而較為了解早教機構的城市父母可達32.6%。大多農村父母缺失對孩子的早期教育的規劃和執行,早教重視程度低。而城市父母對早教的重視程度高且投入較高,對孩子早期行為干預引導較多,有利于其良好行為習慣養成。
三是在接受專業養育培訓的程度、父母對溝通重視程度兩大方面,農村父母受到自身文化素質、社會生活條件和各方面的限制,相較于城市父母,整體情況不容樂觀。與孩子產生矛盾后主動交流的農村父母僅占21%,而產生矛盾后積極與孩子交流的城市家長可達34%。
四是農村父母對于兒童教育更多依賴于口耳相傳的生活經驗,而城市父母具備更為豐富專業的育兒知識。僅有16%的農村家長了解育兒知識的相關獲取渠道,而較為了解專業育兒知識相關渠道的城市父母卻高達32.6%。
四、建議
農村父母文化素質的限制使其在子女養育方面缺乏科學的養育觀念。應轉變兒童主要靠傳統照養的養育觀念,促使其采取積極的養育行為。對于兒童的早期教育,要提高農村父母的重視程度,引導其加大兒童早期教育階段的投資。同時,對于養育知識的獲取,農村父母不應再偏信口口相傳的傳統經驗,除了發揮互聯網的積極作用外,還要向農村父母普及基本育兒知識,加大鄉村教育宣傳力度。
針對育兒渠道單一、設施不足的問題,應加大農村教育投入,尤其加大早期教育配套設施投入力度來減小城鄉教育資源差距。各地政府應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健全配套設施建設,在鄉村投資建設早教機構與一般教育機構,進一步強化農村父母早教觀念以迎合赫克曼曲線中人力資本投資的重要規律,加大教育回報率,由此創造更加有利于農村教育的大環境,不因農村經濟、文化環境條件的制約錯過農村人才培養的“黃金時期”。
參考文獻:
[1]烏日樂,黃偉,關鵬,等.遼寧省父母生育觀念及養育理念研究[J].中國衛生統計,2017,34(01):131-134.
[2]王樹青,張文新,陳會昌.中學生自我同一性的發展與父母教養方式、親子溝通的關系[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6(02):126-132.
[3]丁運.城鄉育齡人群生育意愿及影響因素比較研究[D].重慶工商大學,2016.
[4]韓曉雨.全面二孩政策下城鄉生育觀的差異及影響因素調查報告——基于重慶北碚部分城鄉居民的調查[J].商,2016(26):58-59.
[5]程楊,吳雪影.0-3歲兒童父母育兒觀念和行為的城鄉比較研究——以安徽省六安市為例[J].皖西學院學報,2011,27(06):143-146.
[6]武金滿.農村地區幼兒家長教育觀念的調查研究[J].學周刊,2014(17):226.
[7]周長洪.生育觀念的概念邏輯模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02):5-7+47.
[8]張莉.當前家長教養觀念錯位現象原因探究[J].黔東南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05):55-57.
(作者單位: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