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光宇



少年強則國強
2021年2月22日下午3點,沈陽市沈北新區虎石臺第二小學五年級學生申璧函和媽媽離開補習班,走在回家的路上。
當騎行到大橋小區門前時,掛在小區圍欄上的一個綠色帆布袋引起申璧函的注意。他下車看了看這個破舊的帆布袋,驚訝地喊:“媽媽,媽媽,這里有一袋子錢。”媽媽剎住自行車,回到兒子身邊。薛曄想:“這么多,不是買房子的錢就是救命的錢。不然,誰能手里放這么多的現金。”
有一位路過的老人看后,根本不相信護欄上的現金是真的,說:“一定是燒紙用的假錢!”但薛曄透過布袋縫隙仔細觀察,確認都是真錢,因為有銀行的捆扎痕跡,估計有近30萬元。
申璧函說:“媽媽,丟錢的人發現錢沒了,一定會回來找,我們等吧。如果找來了,就把錢還給人家。”10分鐘,20分鐘,30分鐘,40分鐘……1個小時過去了,他們還是沒有等來失主。
天太冷了,申璧函凍得直跺腳,加上拿著這么多現金,很不安全,薛曄便將丈夫和弟弟叫過來。弟弟說:“這么多現金,這樣等下去不是好辦法,必須交給警察,讓他們來尋找失主。”于是,他們去沈北新區公安分局虎石臺派出所報了警。
楊曉楓所長接到報警,非常重視,立即調取附近銀行監控,清楚地看到:這些錢是一名中年男子取出的。這名男子戴著口罩、帽子,身穿黑色棉服,從銀行里取出了28萬多元,其中28萬元是本金,還有500多元是利息。取款人把2萬元裝進了衣兜里,26萬元裝進綠色袋子里。
令警方感到意外是,聯系到取款人后,取款人竟然不承認自己取過這筆錢,只承認取了2萬元,可監控錄像清清楚楚地記錄了男子取款的全過程。取款人說話語無倫次,警方以為他喝酒喝大了,想與他家人聯系,他卻說不出電話號碼。警方從有關部門得知,取款人的精神狀況很不好。警方又聯系到了取款人的父母,經過認真核實,多方查證,確認這26萬現金是取款人父母的拆遷款。2月23日下午,失主的父母來到虎石臺派出所,辦理了相關手續,認領了這筆錢。失主母親感激地流下了熱淚:“這可幫了我們的大忙了,太感謝了!”
申璧函和媽媽從警方得知這筆錢被失主領走后,都很高興。申璧函的媽媽對大家說:“我們老家在黑龍江,孩子3歲時,我們來到沈陽工作,目前在配送面包,每人每月能掙三四千元,大多用來還房貸和日常開銷。雖然家里不夠富裕,但對孩子的教育還是很用心的。我告訴兒子,‘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是咱家的東西不能要。這26萬元給孩子上了一堂生動的品德課,很有意義。孩子有好品德,對他的一生都能有很好的影響。”
3月2日,沈北新區公安分局將“拾金不昧獎”的獎杯送到申璧函的學校,在升旗儀式上將獎杯頒發給了申璧函。申璧函在國旗下戴著紅領巾,在全校師生面前敬上少先隊隊禮。虎石臺派出所所長楊曉楓說: “我們在查詢到孩子所在學校的信息后,與區教育局、學校、班主任老師聯系,將拾金不昧獎的獎杯送到申璧函的手上,讓同學們知道他的正能量行為,讓正能量在學生中傳遞。”
同時,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基金得知申璧函的事跡后,決定為他頒發正能量特別獎和獎金。天天正能量在給申璧函的頒獎詞中寫道:“一個躺在路邊的帆布袋,裝著一個家庭的房屋拆遷款。幸好,這筆不慎丟失的巨款,遇到一個純良少年。在他不假思索做出選擇的那一刻,故事有了最美好的反轉。誠信,知易而行難。孩子的善意舉動,詮釋了拾金不昧的傳統美德,也展現了至真至純的美麗心靈,它無法用金錢蒙蔽,也無法用利欲熏染。”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工作人員提及獎勵申璧函的初衷時說:“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文明,則中國文明。一份正能量獎勵,為他點贊!愿這份正能量榮譽,能夠陪伴他一路成長,開出最美的花朵。”
得知自己獲得天天正能量特別獎,申璧函既害羞又有點興奮。他說:“我的理想是想當一名科學家,我要用這筆獎金買科學實驗的用品。”原來他平時喜歡科學實驗,在家經常用瓶瓶罐罐鼓搗這鼓搗那。愿這個充滿正能的少年早日成為一名科學家,為祖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