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翠
摘要:教學過程中要樹立“前沿思想”,“前沿思想”應體現“三為”原則,即為掌握而教、為發展而教、為創造而教的原則,還要具有“整體”性。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引導孩子以自學為基礎,將課內延伸至課外,將“前沿思想”的基礎性、不斷更新的特點充分體現。
關鍵詞:“前沿思想”;內涵;應用;意義
“教育教育,就是教學生會自育;教學教學,就是教學生會自學。”這是何炳章先生對“自育自學”的簡單概括。針對自育自學我們在我們在教改中應該有怎樣的思想準備?又應當如何落實?落實后有怎樣的現實意義?下面我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前沿思想”所涵蓋的內容
1、認真貫徹“三為”原則
在“自育自學”實踐的過程中,我們應當樹立“前沿思想”也就是與過去保守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相割裂,樹立正確積極的教學原則,也就是教師為掌握而教、為發展而教、為創造而教,學生則為掌握而學、為發展而學、為創造而學。教育過程不單單只是傳授思想,更是引導孩子自主學習的陣地。
2、注重“整體”和“系列”的教育關系
對于學生主體的教育應當是針對學生個體全方位的發展包括品德行為、能力培養、勞動技能等,不是單單局限于某一個學科的成績高低。所以在教育教學中,應當牢牢把握學生學習的“整體”與“系列”的關系,在系列課程中,對孩子的整體發展進行引導,全面培養。
二、“前沿思想”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的應用
我在任教四年級語文時,把兒童"自育自學"的重點放在從以前只關注書籍的閱讀轉移到自己開展的群文閱讀共享心得上。在備課的過程中,我花了很多時間。“如何讓學生有一個閱讀的空間,提高閱讀的能力”是我的教學重點。擴大兒童的閱讀空間,應對兒童目前閱讀的能力和水平給予一定的構架和建構。立足于課內,把課內知識和理解帶到課外來,引導學生獲得在課內閱讀方面的知識和理解。學生的閱讀方法引導的目標是心、眼、口,用圈點批注,認真思考,在閱讀的目標指導下反復閱讀品味,并采用多種閱讀方式:略讀、精讀、默讀等。
在課上,學生自學的時間不能局限于形式上的表面。學生自學期間,教師要巡視,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或給出方法的指導。例如,在閱讀課文的時候,很多學生都會默讀,或者小聲朗讀,這時,教師就可以用一種表揚學生讀書的好辦法來鼓勵全班學生模仿,不動筆墨,不動書。這樣的閱讀才能讓學生走入文本,達到真正的自學效果。當學生發現有問題不能自己解決的時候,允許他們小聲地進行團體合作的交流。
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教師應明確對小組合作的要求,語文教學課的小組合作,特別要分工清楚,讓學生了解自己在團隊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以《綠》這篇現代詩歌教學設計為例,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之一是通過比較閱讀,感受作者獨特的表達,體會詩歌語言的特點。我在課堂上先出示了“艾青所寫的《綠》與宗璞《西湖漫筆》中的文字有什么異同?”這一大問題,再出示學習單的任務,對比兩個文本的“相似”與“不同之處”,組員自由交流,推選出組長代表進行匯報。這種訓練使學生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自己的任務,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也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因為學生自學也就是為了能夠讓每個學生用自己的專業能力知識來幫助解決淺顯易懂問題,目的已經達到,自學就已經達到了。
另外,在進行"自育自學"時,學生或多或少地對某些知識產生了模糊的疑問,特別是對某些"學困生"產生了模糊的疑問。當這些問題產生后,作為一名教師,要及時地給予他們指導,否則,這些不明白的知識就會越滾越大。特別是部編版每單元的語文要素非常明晰,需要孩子抓住思考的重點。例如部編版四年級下第二單元的科普類文章,學習的單元語文要素之一是“閱讀時能提出不懂的問題,并試著解決”,在課堂上孩子需要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如聯系上下文、生活實際,查找資料等等,解決課上的重要問題。如第5課中的重點問題是“琥珀形成的過程”“琥珀形成的過程是怎樣被推測出來的”,但如果還有其他不懂的問題,就需要課下探究。因此,教師應充分理解課文難易性,提煉精說的內容,避免盲目地教學,從而使教學更有效。
現在,學生的閱讀習慣已經養成,小組長的責任也明晰在心,整個自學的氛圍很濃厚。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文本內容,更充分地利用課堂時間,我要求學生在課前做預習。事先要知道文本的大致內容及相關資料。這種做法,對學生有更大的幫助,尤其是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有更大的幫助。在一堂閱讀課中,主題是講一講自己喜歡的課,很多孩子介紹自己在語文方面的自學情況。可見,自育自學對兒童的影響很大,也說明了兒童對這個課題的各個環節和內容都已經熟悉了。
三、“前沿思想”的存在意義
1、把穩教育活動方向
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育活動的實施是在指導思想的指引下完成的。如果沒有先進正確的教育思想,一切的教育活動就會失去方向和意義。
2、不斷更新教育內容
在教改活動不斷延伸的當下,實驗越深入,教育的內涵就會更加飽滿。我們在原有的知識內涵、方式方法的前提下引導教育教學遠遠是不夠的。我們需要自己不斷的持續自覺的更新。
“自育自學”是教育理論和教學方式的完美結構,是構建新型課堂的有效策略,是實實在在的校本教研,最終變化的是學校,成長的是教師,受益的是孩子。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應將責無旁貸地投身于“自育自學”實驗中,牢牢樹立“前沿意識”認真學習理念,并運用理論于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堅持,堅持,再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