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丹紅
摘要:素質教育不斷深化的背景下,美術教育也受到了更為廣泛的重視。幼兒園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點自然也是如此。現階段,一些幼兒教師積極革新自身思路,嘗試將自然材料融入美術活動之中,以期優化活動效果,推動幼兒全面發展。以下就自然材料在幼兒美術活動中的有效運用展開探究,希望提供參考。
關鍵詞:自然材料;幼兒園;美術活動
在《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確切提到:“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眾所周知,大自然是一個神奇的魔術師,為幼兒的美術創作帶來了豐富的材料。對此,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幼兒教師要結合實際需要,精心挑選自然材料,為幼兒創意美術創作助力。
一、引導參與收集,激發創作靈感
自然材料來源于大自然,來源于幼兒的生活實際。幼兒教師在挖掘自然材料時,要嚴格遵循相關原則,積極引導、鼓勵幼兒參與其中,從而自主發現、尋找可利用的自然材料,實際上,這也是激發幼兒創作靈感的過程。具體來說,在此期間,幼兒能夠清晰地看到材料的由來,對材料的最初形成環境形成大致感知,這樣一來,他們也會產生創設相同環境的想法、欲望。當幼兒看到自然材料的最原始構成,也就聯想到自己熟悉的場景,并且將其有機融合起來,自主參與到活動設計當中。例如:在開展以“石頭彩繪”為主題的美術活動時,從前往往都是幼兒教師提前準備好形狀各異、大小不一的石頭,讓幼兒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石頭,根據日常生活、學習中的觀察、已有知識以及幼兒教師提供的素材,在石頭上創作。事實上,這樣的模式很容易限制幼兒的思維,他們的靈感也難以得到激發。為了有效避免這一問題,幼兒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參與到自然材料的收集過程中,帶領他們去指定的區域拾取石頭,每個幼兒需要拾取2-3塊石頭[1]。可以明確的一點是,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很少認真觀察石頭,但是在拾取環節,他們對石頭的存在環境有了不一樣的認識:有的幼兒發現了石頭上的苔蘚,有的幼兒看見了石頭上的泥土……這些發現都給幼兒接下來的創作提供了一定的靈感。在靈感的驅使下,幼兒會更加自主、積極地展開美術創作,豐富美術創作的內容。顯而易見,參與自然材料的挖掘和收集就是幼兒學習的過程,通過觀察、發現,幼兒對自然材料的生成以及環境等特點有了更加充分的了解,感受到自然材料之美,這種美與大自然是息息相關的。將這種美利用起來,使幼兒互相分享、體驗,在調動其自主性和積極性的同時,拓寬其知識面。
二、基于材料特性,鼓勵個性表現
材料本身是相對簡單的,但是將材料有效組合起來,就有了更加豐富的內涵。在幼兒美術活動中,幼兒教師可以充分考慮幼兒的身心規律和思維特點,并將其作為入手點,鼓勵幼兒結合自身的思維、想法,自由組合自然材料,在原有基礎上,將新形勢下的不同內容進行搭配,發揮材料的獨特性,也在搭配中彰顯幼兒的個性特點、魅力。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教師要多加鼓勵幼兒,讓幼兒大膽聯想、創作,將原本單一的美術活動逐步向藝術活動轉變,使幼兒的美術創作力得到良好的提升[2]。例如:在開展以“葉子變變變”為主題的美術活動時,幼兒教師組織幼兒去幼兒園周邊的公園拾取樹葉,當樹葉拾取完畢后,洗凈樹葉,將其帶入美術活動當中。在過去,幼兒教師通常是開展編手鏈、項鏈等活動,組織幼兒制作一系列手工品。現今,結合自然材料的特性,幼兒利用樹葉展開了豐富的創作:有的幼兒利用樹葉制作了樹干、樹枝,再將這些樹干、樹枝組合起來,制作成一棵“樹”;有的幼兒依據樹葉的生長環境,將這些樹葉與多種水果皮,如蘋果皮、橘子皮等聯系起來,將其曬干,制成了一條條新奇的手鏈;有的幼兒則將小木棍粘在樹葉中間,制作了一些小模型,如小桌子、小椅子……在上述活動中,幼兒根據自身對樹葉特性的把握,通過自己的方式展開創作,在彰顯樹葉特性的前提下,進行自我個性的表達。多元的活動使幼兒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得到有效激發,為幼兒個性化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三、創設教學情境,保持創作熱情
情境教學是一種創設具有情緒色彩、以形象為主體的場景,以引發教學對象態度體驗,促進其對知識理解,并發現其心理機能的教學方法。在幼兒園教學領域,這一方法也極其適用。許多時候,幼兒教師可以結合活動主題,精心創設與其相符的教學情境,吸引幼兒進入情境之中,產生身臨其境之感,進而更好地體會、發揮、創作。同樣的,在利用自然材料時,幼兒教師也可以為幼兒創設教學情境。具體來說,幼兒教師結合自然材料的特點,為幼兒創設多層次、多情境的畫面,在啟迪幼兒思維的同時,使幼兒保持創作的興趣和熱情,讓幼兒在廣闊的空間中自由、大膽地創作。例如:在開展以“四季沙盤畫”為主題的美術活動中,幼兒教師提前處理好活動所需的自然材料,即沙子,接著創設了與四季相關的情境。春季萬物復蘇、生機勃勃,幼兒用沙子繪制了花、草、樹、木的形狀;夏季火傘高張,幼兒用沙子繪制了太陽公公的樣子;秋季五谷豐登,幼兒教師創設了農民伯伯勞作的場面,幼兒則用沙子繪制了豐碩的果實;冬季寒風凜冽,幼兒教師創設了漫天飄雪的情境……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幼兒切實體會到四季的變化,并在情境創設中引發其對四季的熱愛之情,增強幼兒的參與興趣和熱情,讓幼兒以更佳的狀態投入到美術創作之中,表現自我、提升自我,為未來學習、成長打下堅實基礎。
結束語:
總而言之,幼兒園美術活動是培養幼兒審美意識、發展幼兒美術素養的重要渠道,而自然材料則是調動幼兒積極性、激發幼兒思維的有效抓手,值得受到充分重視。作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自然材料的價值,有意識地將其滲透到美術活動之中,鼓勵幼兒大膽創新、創作,真正成為美術活動的主體。如此一來,不僅可以達成培養幼兒思維這一目的,還能夠彰顯幼兒美術活動的魅力,正可謂一舉多得。
參考文獻
[1]何海燕.試論自然材料在幼兒園班級美工區中的創意運用[J].新課程:綜合版, 2018(10):1-1.
[2]劉霞.自然材料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的巧妙運用以及教育指導策略[J].文淵(小學版),2019,000(008):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