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珊珊
摘要:個性化閱讀教學是一項將學生獨立閱讀能力放在重點的教學方法。教師在鼓勵學生閱讀課程的過程中,最好能結合自己的經驗,這樣對閱讀教學的感悟才能更加的深刻,個性更加的鮮明,對文本的閱讀理解能力自然也就變得越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段;個性化閱讀教學;價值實施策略
引言:
小學語文高段個性化閱讀教學不僅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的一項,更是提高語文策略的重要方式。較之以前單一、機械、沉悶的教學模式,個性化的閱讀方式無疑成為了眾多教師更為關注和青睞的教學模式。在學生和文本之間,不斷增強學生的閱讀體驗,從而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一、小學語文高段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問題
很多小學高段語文個性化閱讀的現狀存在不少問題。即便很多小學已經開設了個性化閱讀課程,然而傳統教育思維模式的限制讓小學生們對個性化閱讀不上心。譬如,很多小學生根本不在課內閱讀,而是喜歡在課后才開始看書。而且小學生閱讀的內容很多都只是教師給規定的閱讀科目,而并非自己喜歡的閱讀科目。因此,小學生對于讀自己不喜歡的閱讀資料沒多大興趣。這就導致很多小學生下意識認為,小學高段語文個性化閱讀僅僅只是一項教學目標尚不明確、并不是十分重要的教學活動。另外,很多教師的教導方法太過單一,學生無法將這種閱讀資料的方式與實際應用聯系在一起。尤其在作文寫作當中,很多學生學會了引經據典,可卻不會正確使用這些好詞好句。成語、短語和歷史典故很多時候都用得詞不達意。這些句子其實都是小學高年級語文個性化閱讀中必然會存在的問題。
二、小學語文高段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價值實施的有效策略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體
個性化閱讀教學本就是一場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開展的教學精髓。教師需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把控學生對閱讀興趣的開發,從而構建活躍性閱讀教學的新格局。開展個性化閱讀才能體會到閱讀的精髓所在,因此,要切實尊重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類型,這樣學生才能更進一步的提高個人的閱讀能力,讓學生的個性化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教師也應該加強與學生的心靈交流與溝通,營造良好的和諧民主氛圍,在師生交流中更好的提高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能力[1]。
(二)創設豐富的閱讀教學情景,從而讓學生的閱讀興趣更高一層
在現階段,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依舊擺脫不了傳統的陳舊方式和老套理念,教學方式依舊單一,思考方式也十分簡單粗暴,這種填鴨式教育方式極大的降低了學生對學習和閱讀的興趣。教師可以創設前所未有的豐富多彩閱讀教學情景,讓學生的情感引發對生活的共鳴。這樣才能更進一步的激發閱讀興趣,讓學生的整個身心都處于最佳狀態,讓學生的個性化閱讀煥發無限生機與魅力。多彩的閱讀情景反而讓學生更容易找到存在感。創設多樣化的閱讀情景才能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課堂學習當中。例如,在學習五年級語文課文《草船借箭》的時候,教師為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可以試著截取相關影視科目的食品片段,讓學生來欣賞體驗,這樣無疑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鼓勵學生課外閱讀,更好的豐富學生的個性閱讀體驗
例如,課本教材是學生最為實用的閱讀材料,更是初步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重要途徑。當我們給學生開展閱讀課時我們就會發現,課外書本中往往包羅萬象,不管是傳統歷史文化、詩詞歌賦、天文地理等都是應有盡有。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讀物。舉例來說,課外閱讀課本中有科普類書籍《十萬個為什么》,有西方名著《唐吉·坷德》,更有詩歌類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古今中外的名著數不勝數,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性閱讀,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個性化閱讀體驗的樂趣[2]。
(四)明白每一個學生都是有差異的個體,并對每一位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
要想輕松的實現個性化閱讀,教師必須首先理解“個性化”差異是什么。根據學生的特點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懂得留給學生更多的自由閱讀和思考的時間,這樣才更有利于不同學生的傾向類型。教師應懂得尊重學生個體閱讀的差異性,在個性化閱讀課程中留給學生更多思考和閱讀的時間,鼓勵學生實行個性化閱讀和發展。例如,以五年級語文課程為例,有的學生對《白鷺》、《珍珠鳥》這類散文比較感興趣,而有的學生卻更喜歡《圓明園的毀滅》這種歷史性文章。這個時候,教師就要針對學生興趣的不同讓學生閱讀適合自己的文章。
三、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實施個性化閱讀本來是一件對于學生的培養發展來說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不過由于很多客觀因素,導致個性化閱讀在實施過程中總是出現一些問題。若想更好的實施個性化閱讀體驗,語文教師應時刻謹記學生在個性化閱讀中的主體地位,并運用多種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莊端紅.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文理導航(下旬),2020(08):71-72.
[2]白愛菊.小學語文高年級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