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穎 楊涵 王美玲 劉曉蕾



摘要:“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出臺以及國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使得健身氣功的研究和推廣力度不斷加大。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計量法來分析該領域在2016-2020年間的發展狀況,幫助科研人員把握研究現狀以及發展趨勢。分析發現健身氣功相關發表文獻量在近兩年出現下降的趨勢,排前5名的院校分別是武漢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學院,成都體育學院,鄭州大學體育學院。健身氣功、八段錦、易筋經、五禽戲、高校是近五年該領域排名前5的研究熱點。而近五年該領域排名前5的研究前沿分別為健康促進、運動處方、健身氣功站點、開展、運動療法。結論如下,此領域出現新的關鍵詞,預測相關文獻數量在2021年會增長;各大學校機構的合作交流過少,建議發文量靠前的學校,多進行科研分享;推廣這個關鍵詞作為研究熱點被重視,建議健身氣功為健康干預手段,大力落實發展健身氣功的開展工作,科研者可以對研究前沿再進一步深入研究。
關鍵詞:健身氣功;可視化;研究現狀;CiteSpace
Abstract:The introduction of the outline of “Healthy China 2030” and the state's emphasi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ave made the research and promotion of Health Qigong increasing. This study uses literature measurement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eld from 2016 to 2020, and to help researchers grasp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s of research.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number of Health Qigong-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he last two years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the top 5 institutions are Wuhan Sports College, 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 Shanghai Sports College, Chengdu Sports College, Zhengzhou University Sports College. Health Qigong, Baduanjin, Yijinjing, Wuqinxi,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last five years in this field ranked the top five research hot spots. In the past five years, the top five research frontiers in this field are health promotion, exercise prescription, Health Qigong site, development, exercise therapy. It is concluded that new key words appear in this field, the number of relevant paper is expected to grow in 2021. The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of major school institutions is too small, recommended the top schools. More scientific research sharing, promote this keyword as a research hot spot is valued, recommend Health Qigong as a means of health intervention, vigorously implement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Qigong work, researchers can further study the research frontier.
Key words: Health Qigong;Visualization;Research Status; ;CiteSpace
1前言
1.1選題依據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出臺以及國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使得健身氣功的研究和推廣力度不斷加大。有關健身氣功的科學研究也是更具有深度和廣度,發表量也在整體大幅度上升,但是有關此領域的科研人員在對文獻進行分析時,特別對文章進行綜述時在客觀分析上有待提高。
而CiteSpace作為一款分析軟件,已經廣泛涉入到各大研究領域,在中國知網以CiteSpace、可視化、知識圖譜、文獻計量法為主題詞檢索出4245條結果,但此方法運用到健身氣功領域上整體數量較少,總共13篇[1-13],其中6篇屬于研究生論文。所以利用一種客觀的文獻計量法是對健身氣功領域的文章進行分析的一個保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帶動鼓勵科研人員使用這樣一個研究方法。
1.2研究目的及意義
1.2.1研究目的
本文對健身氣功領域近五年的發展狀況進行分析,以文獻計量學角度利用可視化分析圖形的方式展示 2016-2020 年間健身氣功領域的發展趨勢、相關發表機構、研究熱點和研究前沿。實施理論層面的分析,從大量健身氣功的文獻中提取關鍵信息,旨在能發現并研究其存在的問題,為此領域的科研人員提供定量依據。
1.2.2研究意義
通過梳理和分析健身氣功可視化知識圖譜,使其更加直觀、清晰展示了健身氣功科研發展現狀。運用這樣一種較新的研究視角,有助于為健身氣功的學科發展提供新思路;有助于此領域相關機構從合作網絡視圖中意識到他們的發展現狀;有助于科研人員包括高校老師、研究生等把握我國近五年健身氣功研究領域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他們選題陳舊和研究現象重復的現象、使他們可以在健身氣功現階段的研究態勢之上,進行符合當代趨勢,更新的健身氣功科學研究。
1.3文獻綜述
1.3.1國內對健身氣功可視化分析的研究現狀
北京體育大學的劉亞在研究生畢業論文中分析了健身氣功在2008-2018年間的核心期刊共297篇,表明這段時期健身氣功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于其的健康干預效果,主要針對運動系統、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以及心理疾病進行健身氣功干預效果研究,尤其是對于糖尿病、高血壓、骨質疏松等方面。并表示此領域的核心論文發表量有待提高[1]。
武漢體育學院的程磊也在研究生畢業論文中運用了可視化分析,其分析了1998-2019年間共332篇健身氣功相關文獻,表明在二十余年中健身氣功相關文獻發表量呈波浪式上升的趨勢,且《中國老年學雜志》是該領域發表量最多的期刊[2]。
1.3.2國外對健身氣功可視化分析的研究現狀
在國外健身氣功研究現狀及其熱點——《基于知識圖譜的可視化分析》指出,國外對于健身氣功有十大關鍵詞,分別是:Quality of life (生活質量) 、Health (健康) 、Sleep quality (睡眠質量)、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隨機對照試驗) 、Intervention (干預)、Depression (抑郁癥) 、Blood pressure (血壓) 、Qigong(氣功)、Exercise(鍛煉)、Older adult(老年人)。
其中生活質量、健康、睡眠質量作為研究的高頻關鍵詞是以健身氣功的健身價值為重點研究方向。原發性高血壓,、生活質量,、太極等在研究領域的重視程度高, 作為國外在健身氣功領域中的研究熱點。總體表現為國外研究者主要關注健身氣功的鍛煉效果以及防治疾病功效[3]。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基于CiteSpace的健身氣功可視化分析。選取中國知網近五年健身氣功相關文獻,具體檢索和篩選見于研究方法中的文獻計量分析法。
2.2 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本文在中國知網以“CiteSpace、可視化、知識圖譜、文獻計量法”為主題詞進行文獻檢索、并針對健身氣功領域進行研究,對其相關文獻進行梳理和分析。
2.2.2數理統計法
運用 Excel軟件對CiteSpace軟件產生的結果進行統計、篩選,將發展趨勢、相關發表機構、關鍵詞的中心性和頻次繪制成相應圖表,梳理出我國健身氣功文獻發表量、關鍵詞等分布情況。
2.2.3邏輯分析法
通過比較、歸納、推理等邏輯方法,結合計量學相關知識,對健身氣功研究文獻及其數據進行定量的分析。
2.2.4文獻計量分析法
本文的數據來源于中國知網(CNKI)《中國學術期刊(網絡版)》,以“健身氣功”為主題詞進行高級檢索,以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為時間界限,以中文為語種,檢索出相關文獻1503篇。再通過手動篩選,剔除賽事報告、會議、報紙、信息不全,與主題內容無關的文章,得到有效文獻1188篇即為最終納入文獻。
并以Refworks的文獻格式從中國知網導出,其中包含了題目、文獻作者、發文機構、期刊名稱、關鍵詞等內容。并將下載的參考文獻以固定格式“download_*.txt”導入到CiteSpaceV5.7.R3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分析時將相關參數進行調整,時間跨度(Time Slicing)選擇為2016-2020年、時間切片(Years Per Slice)為一年、尋徑(Pruing)為pruing sliced networks、節點類型(Node Types)分別選取關鍵詞(Keywords),作者(Author)和機構(Institution)進行共現分析,并繪制整理成可視化圖譜。
CiteSpace是在2004年,主要由美國德雷塞爾大學終審教授——陳超美教授研發出來一款基于JAVA并可應用于科學文獻中計量和分析數據的軟件工具,其運用了數學視覺哲學角度,通過對特定領域文獻的識別計量分析,最后將結果可視化繪制成相關的知識圖譜,從而能夠顯示該領域文獻的,發展趨勢、相關機構、研究熱點、研究前沿等[14-18]。
3結果和討論
3.1結果
3.1.1健身氣功領域發展趨勢分析
健身氣功在2016-2018年間的發文量呈上升趨勢,且2017-2018年上升幅度最大,甚至在2018年出現近五年健身氣功文獻發文量最高峰,高達297篇。隨之逐年減少,在2020年出現近五年健身氣功文獻發文量低谷時期,僅190篇,且低于2016年健身氣功文獻發文量14篇(圖1)。
3.1.2相關發表機構分析
在CiteSpace中,以作者(Author)和機構(Institution)為節點類型進行共現分析,并將文獻發表量前十的機構導出,得出武漢體育學院發文量最多,高達24篇;其次是北京體育大學,發表21篇;上海體育學院、成都體育學院發表篇數相同,都是14篇;鄭州大學體育學院發文量13篇;其余5個機構發文量都小于10篇,湖南中醫藥大學發文量9篇;南京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廣州體育學院;河南中醫藥大學都為7篇。發表量前十的機構主要分成兩大類別:體育類院校和中醫類的醫科院校(表1)。
3.1.3作者和機構合作網絡分析
不同作者和機構之間的合作可以促進學術間的交流并提供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現如今健身氣功研究的現狀,達到提高論文質量,是一種雙贏的狀態[2]。以下是健身氣功近五年發文量排名前5的各大學校:武漢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學院、成都體育學院、鄭州大學體育學院合作網絡視圖(圖2-圖6)。其中節點文字的大小代表其重要程度和發文量,節點的文字越大,說明重要程度越高,發文量越多。
圖2表示武漢體育學院主要與湖北理工學院和湖南工業大學體育學院合作。本校主要發文作者有7位,其中施秀華、何倩發文量相對較多。并且施秀華與湖北理工學院,劉有緣與湖南工業大學體育學院,孫健與李炫靈之間有相關合作關系。
圖3表示北京體育大學的健身氣功相關文獻的發表主要與10位作者有關系,其中胡群卉、管小麗、楊宇、劉曉蕾在此領域上發文量相對較多,并且作者之間的合作較多。
圖4表示上海體育學院的合作網絡視圖是樹叉型,本校有直接聯系的只有丁省偉、王賓、曾騰、范銅鋼四位作者。并且其中王賓,范銅鋼兩位作者的節點最大,為本校在此領域的主要發布者。上海中醫藥大學與王賓有直接合作關系,與上海體育學院屬于間接合作關系。
圖5顯示成都體育學院此領域文獻發布的關系較為簡單,主要與王明建和曹郭敏相關,兩者從節點文字大小比較,發文量相差不大。
圖6表示鄭州大學體育學院的合作關系結構較為復雜,學院與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有直接合作關系,與北京體育大學中國武術學院有間接合作關系。其中直接合作作者是司紅玉和崔永勝,王濤和楊慧馨為鄭州大學體育學院的間接合作作者。
3.1.4健身氣功的研究熱點分析
在CiteSpace中,選取關鍵詞(Keywords)為節點類型進行共現分析,分別以高頻關鍵詞和中心性關鍵詞為研究指標來分析健身氣功的研究熱點,并用Excel進行排序繪制出以下圖形和表格。中心性代表著關鍵詞的中介中心,其數值越高代表圍繞相應關鍵詞的熱點高,代表此區域的研究熱點影響較大[4]。
結合圖7,表2和表3可得知,健身氣功這五年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健身氣功、八段錦、五禽戲、高校、易筋經、大學生、老年人、推廣、現狀、六字訣。并且其中健身氣功、八段錦、五禽戲、易筋經、高校這五個關健詞的中介中心性>0.01,對此領域近五年的研究影響較大。這些關鍵詞具體內容還體現在健身氣功的時間聚類當中。
圖8是關鍵詞共現時區視圖,可以看出在2016年健身氣功的研究熱點之上,2017年出現大舞、策略、中老年、身心健康、教學、健康中國、研究進展等研究熱點,使得健身氣功的研究領域從不同的健身氣功功法對人體各種指標的影響如體制,焦慮抑郁到關注持續的研究進展以及方向范圍到健康中國。2018年出現的關鍵詞綜述、心臟康復、健康促進更是將健身氣功對人整體健康的促進相關聯。而2019年和2020年沒有出現更新的研究熱點。
3.1.5健身氣功的研究前沿分析
對于領域研究前沿分析,主要是對于從2016-2020年健身氣功突變詞的分析。在CiteSpace中以一年為時間間隔得出圖9,其中紅色線段表示該突變詞引發突發的時期。圖11顯示健康促進、運動處方、健身氣功站點、開展、運動療法、心率變異性、心肺功能、發展趨勢、體育課程、失眠突發時期均是從2018年起至2020年,說明這些類別的文獻在近兩年被大量引用,可作為健身氣功領域中的研究前沿。
3.1.6健身氣功時間線圖的聚類分析
圖10橫軸為時間,縱軸為聚類。聚類指的是將一些相似對象的集合成一組數據,聚類簡單點理解相當于分類,通過對于這些健身氣功的關鍵詞聚類,主要形成8種類別,分別是健身氣功、平衡能力、八段錦、心理健康、肺功能、養生、易筋經、血脂。并且圖中顯示2016年或者之前就出現這8種聚類。在2019年關于血脂的聚類出現趨冷,關注度降低。
#0健身氣功,這類聚類范圍較大,研究關鍵詞以健身氣功為一個整體,主要關鍵詞如推廣、高校、教學模式、健身氣功站點、體醫結合、健身氣功課程、新時代、策略研究“健康中國2030”。
#1平衡能力,這類聚類比較具體,針對健身氣功具體的功法對其的影響如五禽戲、易筋經、編創;針對群體如老年人、老年女性;相關指標身心健康、體質健康、身體素質、身體形態;其他包括養老機構、認知功能障礙、表面肌電。
#2八段錦,屬于健身氣功系列中主推的一套功法,其聚類的關鍵詞多指向一些疾病,如康復冠心病、睡眠質量、糖尿病、失眠、腦卒中、心臟康復、原發性高血壓、腰間盤突出癥、骨質疏松癥等。
#3心理健康,該聚類也是對健身氣功帶來的功效的一個方面。如導引養生功十二法、健身氣功六字訣、大舞會、運動處方對心理健康產生影響;群體有大學生、帕金森病、上交叉綜合癥;其他如自測健康、中醫護理、實驗。
#4肺功能,與太極拳、健身氣功六字訣、運動康復、康復訓練肺功能相關,也與骨密度、慢性阻塞性肺功能、生活質量相關。
#5養生,因為健身氣功屬于體育養生的一種類型,所以此聚類范圍更廣,研究關鍵詞有民族傳統體育養生、氣功、氣舞、傳統文化、健康中國、道教、體醫結合。還有2020年這個相對特殊的一年產生的關鍵詞如配樂、疫情、居家健身。
#6易筋經,該聚類歷史比較悠久,現也是屬于健身氣功的一套功法,關鍵詞有臨床應用、瑜伽運動療法、傳統功法、有氧運動、綜述、Sci期刊,在2020年比較特殊的關鍵詞是免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7血脂,中醫學、社區、血流變、中老年、推廣路徑、血糖、心率、血壓、睡眠等關鍵詞是此聚類的研究方向。
3.2討論
本文選擇了國家學術期刊最具有權威性的,且文獻刊載量最多也是更新速度最快的數據庫——中國知網(CNKI),通過應用CiteSpace,產生健身氣功領域發展趨勢、相關發表機構、作者和機構合作網絡、研究熱點、研究前沿、健身氣功時間線圖的聚類的結果圖譜,為文章更加直觀,可讀提供了保障。
3.2.1健身氣功發展呈先升后降趨勢
我國健身氣功領域在近5年呈現一個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從2019年出現的一個小幅度的下降,到2020年出現大幅度下降,甚至降到了近5年的最低點。這與2020年一整年處于新冠疫情的防控時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領域科學研究有一定關系,尤其是對于一些實驗性的研究,需要召集受試者的并進行健身氣功干預和其干預效果都有一定影響。
但事情都有兩面性,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2020年健身氣功的發展有不同的變化。比如根據健身氣功時間線圖的聚類結果圖譜顯示出2020年有新的關鍵詞出現,如疫情、居家健身、免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關健身氣功的推廣在這個時期也引起了較大的熱度,人民日報在2020年1月31日在微博發布的由北京體育大學劉曉蕾副教授示范的八段錦視頻,帶領人們居家健身受到廣泛關注。并且在此期間,健身氣功領域的相關專家將研究重點轉移到健身氣功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的功理功效、影響。
3.2.2健身氣功與各大機構的內在聯系
通過對健身氣功相關發表機構的可視化圖表分析,得出發表健身氣功文章主要來源于武漢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學院。成都體育學院,鄭州大學體育學院以及一些中醫藥大學。機構用“體醫結合”的角度去詮釋健身氣功,尤其是利用中醫理論解釋健身氣功的功理功效這方面,比如五行、陰陽等學說對健身氣功理論的構成占據相當比例,很好地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
就健身氣功發文量排名前5的機構而言,武漢體育學院和鄭州大學體育學院合作關系分布較廣并節點較多。而北京體育大學雖然發文量排名第2,但是極大多數是與個人作者有關,師生的科研能力較強,與其機構間合作從個人出發的較多,機構間的合作還有待提高。成都體育學院在2016-2020年間發文量主要與兩位作者相關。其發表論文的作者層次還需豐富,也需加強與其他機構的交流。上海體育學院雖然與其他機構進行合作,但也是從作者個人出發,學校本身與其他機構只是存在一些間接聯系,關聯性還需加強。
3.2.3健身氣功研究熱點、前沿的應用
從中國知網摘取的1188篇向有關健身氣功的文獻顯示從2016年至2020年的健身氣功研究熱點主要圍繞健身氣功、八段錦、五禽戲、易筋經、高校展開。這5個都是中介中心性大于0.1的高中心性關鍵詞,可以說明這5個研究內容對健身氣功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以健身氣功為關鍵詞的文獻,基本上就是對于健身氣功的推廣、課程設計、發展手段方法、策略、教學。以八段錦為關鍵詞,一般是以八段錦為干預手段,或者是以八段錦與其他運動相對比來證明八段錦對一些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效果,最常見的就是八段錦對高血壓和糖尿病的影響。以五禽戲作為關鍵詞的文獻,會與華佗五禽戲相關,敘述到五禽戲的淵源問題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針對群體也大多集中在中老年人,也會對中學生之類的人群進行干預研究;其也用作臨床研究,骨質疏松癥、平衡能力、頸椎病、心臟康復等。易筋經作為關鍵詞,會與我國傳統的功法和源流相對比,比如少林易筋經,以及與瑜伽形成對比。也有易筋經對高血壓等其他研究,結合我國現狀,有相關人員研究易筋經在免疫方面的功能[19]。有關高校方面,主要研究表現在課程、教學、推廣上,并且對其可行性和價值進行分析[20]。
健身氣功近五年的研究前沿從2018開始并持續到2020年的關鍵詞數量最多,占比2/5;2016年開始持續到2017年的關鍵詞數量最少,占比6/25。研究前沿關鍵詞中心性最高為焦慮,高達2.33;睡眠質量,糖尿病,教學模式,均為1.9;其次是普通高校,指標體系,均為1.66。
焦慮作為一項心理指標,主要用于評定各類人群的心里狀況,近五年有關于焦慮的研究只有14篇文獻,并且在干預中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改進之處在于加長干預周期、加強與實驗對象的溝通、對于患者人群,注意維護尊重他們的基本人權,生命權,健康權、后期也要加入走訪等。
教學模式在此領域近五年文獻量為9篇,其中兩篇是針對八段錦,兩篇針對五禽戲,并且這些文獻所發表的期刊影響因子分數較低,研究深度還需要加強。在教學模式方面強調要因人施教,并有文章提出“三管四階”教學模式[21],在教學評價上還有待提高。
睡眠質量基本上使用八段錦、易筋經、五禽戲、十二段錦對大學生、青年人、中老年人進行干預研究。糖尿病有13篇文章,文章有進行健身氣功與太極拳等對比研究,也有健身氣功不同功法系類的作用對比。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本論文主要運用了可視化的科學文獻計量法,通過客觀量化分析,繪制健身氣功領域近五年的可視化知識圖譜,分類為健身氣功發展趨勢、相關機構內在聯系、研究熱點和前沿應用3大方面,主要結論如下:
4.1.1養生和易筋經這兩種聚類因2020年的新冠疫情,產生一些新的關鍵詞。隨著健身氣功領域新的關鍵詞的出現和中國對疫情的基本防控,預測2021年健身氣功領域相關文獻數量會有所增長。
4.1.2與武漢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學院相比,同是參與功法編創的清華大學、首都體育學院、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的發文量較低。各大學校的合作網絡視圖分布可以看出,成都體育學院的合作分布結構較為簡單。
4.1.3健身氣功近五年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健身氣功、八段錦、五禽戲、高校、易筋經、大學生、老年人、推廣、現狀、六字訣。健身氣功近五年的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健康促進、運動處方、健身氣功站點、開展、運動療法、心率變異性、心肺功能、發展趨勢、體育課程、失眠。
4.2建議
4.2.1各大設立健身氣功相關專業的機構還需加強交流。建議機構之間進行科研分享合作,尤其是發文量靠前的學校,實現強強聯手,有助于對健身氣功進一步的研究和發展。
4.2.2健身氣功作為中國傳統體育運動,國家重視其推廣和發展。建議科研者可以對研究前沿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4.2.3“推廣”這個關鍵詞作為健身氣功領域近五年的研究熱點之一,備受從事相關領域人員關注。建議以機構為培養單位,尤其是設立相關專業的體育院校,多組織正規培養健身氣功高級社會指導員的活動。一些從事健身氣功相關工作的人員,建議以健身氣功的功能功效為健康干預手段,如運動療法可以預防和和減緩一些疾病癥狀,大力落實發展健身氣功的開展工作。
5致謝
本學位論文的研究方法在健身氣功領域上涉及較少,本著對自我突破和挑戰的態度去嘗試這種題材,得到了劉曉蕾副教授的支持和鼓勵。
開題期間,老師們用自己專業的視角以及長時間積累的寶貴經驗為我提出了問題,并為我能夠更好地,更順利地完成本科畢業論文提供了一些思路和改進方法,讓我對自己的畢業論文有了新的思考。在此,感謝體育養生教研室的老師們。同時,還要感謝師姐幫助,在老師的引薦下,我接觸到同樣使用CiteSpace這款軟件的學姐,學姐耐心,不厭其煩地教我如何用軟件進行有效分析,讓我對文章整體的邏輯和框架有了基本的成型。
四年時光飛逝,如今回看,所有努力不曾辜負。成為更好的自己,離不開家人對我的照顧,即使相隔千里,內心依舊時刻牽掛;離不開劉曉蕾副教授對我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對我人生的指引;離不開朋友精神上的支柱,在我失敗受挫時,堅定地站在我身旁。
最后我要感謝北京體育大學,感謝學校提供的優越學習環境和機會,我會謹記校訓“追求卓越”,不斷充實自己,不負時光。再次對關心、幫助我的老師和同學們表示衷心地感謝!
參考文獻
[1]劉亞.健身氣功近十年科研演進態勢和規律可視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9.
[2]陳磊.我國健身氣功研究的知識圖譜分析[D].武漢體育學院,2020.
[3]黃鵬程,魯仕忠,杜孫達.國外健身氣功研究現狀及其熱點——基于知識圖譜的可視化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9):227-228.
[4]周晶,李佳,吳淼,魏蒙,曹必偉.基于citespace的八段錦研究熱點及前沿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20,17(12):161-164.
[5]李炫靈,孫健.健身氣功與中老年群體相關研究的述評[J].武術研究,2019,4(08):111-114.
[6]袁一平.我國健身氣功科研論文的文獻計量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7.
[7]項宇瓊.健身氣功干預慢性腰痛的原理與實證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9.
[8]劉明洋,張云崖.基于Cite Space的中國健身氣功研究進展與熱點分析[J].山東體育科技,2021,43(01):71-78.
[9]王鵬飛.健身氣功·八段錦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研究[D].哈爾濱體育學院,2019.
[10]許宗樂.我國健身氣功近15年文獻研究分析(2003-2018年)[J].中華武術(研究),2018,7(11):85-88.
[11]楊洪杰,劉善云.健身氣功健康促進RCT的可視化研究[A].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第四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中國體育科學學會,2018:2.
[12]史海陽.中外健身氣功健康促進研究的比較分析[D].上海體育學院,2018.
[13]李穎.2003-2010年我國健身氣功研究文獻計量分析[A].中國體育科學學會(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2011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1)[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中國體育科學學會,2011:2.
[14]任文博,廖遠朋.基于CiteSpace對創傷性骨關節炎研究熱點與內容的可視化分析[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21,25(21):3374-3381.
[15]蔣靜嫻,羅利,陳罡,等.醫學院校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研究——基于CiteSpace可視化科學知識圖譜分析[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21,35(1):40-44.
[16]馬璐瑤.大學評價研究:研究熱點與未來展望——基于CiteSpace可視化工具知識圖譜分析的視角[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20,30(06):117-124.
[17]張鵬輝,陳玉,榮偉.基于CiteSpace可視化分析的土地儲備研究評述[J].科技和產業,2020,20(07):123-128.
[18]胡向磊,王威.基于Citespace的國內建筑產業化研究文獻可視化分析[J].城市建筑,2019,16(32):26-30.
[19]郝震.健身氣功易筋經對老年人免疫功能的影響[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0(22):24-25.
[20]李盛唐,劉琛,王德忠.高校健身氣功課程探析[J].中華武術(研究),2020(04):125-128.
[21]張瑤.健身氣功五禽戲教學模式的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8(05):82-83.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
姓名:李希穎;單位(代二級學院):云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 ;性別:女;出生年月: 1981.6籍貫:云南;民族:漢;學歷:碩士;職稱:講師;研究方向:中國傳統養生學、民族傳統體育、中醫基礎理論。
通訊作者:姓名:劉曉蕾;單位(代二級學院):北京體育大學中國武術學院八段錦文化研究中心 ;性別:女;出生年月:1982.4;籍貫:遼寧;民族:回;學歷:博士;職稱: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國傳統養生學、民族傳統體育。
第二作者:姓名:楊涵;單位(代二級學院):北京體育大學中國武術學院八段錦文化研究中心;性別:女;出生年月:1999.7;籍貫:江西;民族:漢;學歷:本科;職稱:無;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
第三作者:姓名:王美玲;單位(代二級學院):北京體育大學中國武術學院;性別:女;出生年月:1970年3月6日;籍貫:山東;民族:回族;學歷:本科;職稱:講師;研究方向: 民族傳統體育。
基金或課題名稱: 《傳統醫學與養生》云南民族大學校級一流課程培育項目 編號:2020YLKCPY-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