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競玄 羅素鳳

摘要:本文主要是對我國的安全形勢進行分析,得到消防安全事故與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找到我國現行安全制度上的不足,最后針對性的給出政策建議。本文的創新性在于將消防安全和產業結構相聯系,找出更內核的相關因素。
關鍵詞:消防安全;產業結構;消防
一、消防安全形勢分析
火災是人民生活的重大危險因素,其破壞的嚴重性和影響的廣泛性使之成為最受人們關注的風險之一。以下圖表數據取自《中國消防年鑒》(2015-2018),2019年火災經濟損失數據源自2019年公安部消防局報告。圖中劃分火災級別的分級標準以因火災死亡人數區分為:死亡10人以上為特別重大火災;死亡3人以上為重大火災;死亡三人及以下為較大火災。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2015年到2016年,火災造成的經濟損失銳減了約12億。但從2016年至2019年度經濟損失卻一直在上升,尤其是較大火災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這可能也與經濟迅速發展有很大關系。觀察數據可知,我國在控制特別重大火災事故的能力上有所提升。。
二、消防安全事故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經實驗數據驗證,我國的火災所導致的經濟損失與DGP增速的擬合效果很好,在總體上保持者一直的增速,我國自2016年至2019年的GDP增速分別為6.85%,6.96%,6.75%,5.95%,和圖一中的數據有較強的線性關系。經濟發展對于消防安全的影響是兩面性的,一方面發達的經濟會提升消防管控的水平,加強消防栓、滅火器、煙感警報等救火物資的投放和升級。另一方面,迅速發展的經濟會導致服務行業的迅速發展,賓館,KTV,洗浴中心等人員聚集場所的擴張,而這些場所的密集出現,會導致更大的火災風險和隱患。
三、消防安全與產業結構的關系
按照我國宏觀調控的結果,自2015年至今,我國第一產業基本保持原有水平,第二產業平穩發展,第三產業得到迅猛發展。在將消防安全事故的發生與產業結構的比對中發現,安全事故與第二產業即工業聯系最為密切。筆者認為工業的迅速發展,帶動了一大批新材料的研發,而大量新材料的應用給火災帶來了很大的隱患。與此同時,工業的發展,也使樓層越來越高,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超過100米的超高層建筑已經超過了100座,這給救火帶來了相當大的困難。目前而言,對于高度超過150米的樓層的火災救援主要依靠樓內消防系統的自救。由此可見,消防安全事故與第二產業的發展存在較大的相關關系。
四、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不足
第一是 消防人手過少且任務繁重,截止到2020年,我國消防官兵總人數約為20萬,僅占我國人口數的萬分之一點五,而直接執行救火任務,深入火場的人員就更少了,消防行業相關人員連續24小時不間斷值勤,接到救火任務必須立即展開救援的要求給了消防隊員很大的身體壓力。這也使得救火崗位提前退休概率相對較高,選擇該行業的人數近年來有所減少。在實際工作上,除了救火任務外,消防資質的審批、外墻保溫材料審核、消防通道的建設、廣告牌的設置和擺放,進行定期的消防檢查都屬于消防部門的任務。
第二是 消防備案抽查制度以及抽查質量存在問題。消防備案抽查制度是在單位上交消防圖紙和消防備案后由消防部門抽簽上門檢查消防質量。由于這種制度的原因,有很多火災隱患很大的地下小作坊、家庭式經營場所躲過了消防檢查,而這些地方正是火災事故的高發地點。消防制度上的問題所帶來的影響是嚴重的,消防審查不到位的問題在全國范圍內都存在。
五、提升我國消防安全水平的建議
1、完善消防安全法律
消防安全法律是我國消防安全的立足之本,有了完善的法律體系,消防安全才有了根基。我國應當不斷完善消防安全法律,按照我國實際情況,每幾年就對消防法進行修訂,使其能夠適應我國的實際生產生活要求,有更高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2、推進消防安全教育和消防安全演練的普及
對于火災頻發的地區加強中小學和企業單位加強消防安全教育,提升消防安全意識,使人們在面對火災時能夠更鎮定,采取最有效的自救手段來保證人身安全。除此之外,應充分發揮自媒體時代的宣傳能力,大力提倡消防意識深入人心,鼓勵宣傳消防安全的短視頻的錄制,應用當紅明星作為典范進行消防宣傳和消防科普。
3、提升消防隊伍的專業素養
加強消防隊伍專業技能培訓,應用發達的互聯網技術,推進消防隊員專業技能網課的學習,提升專業水平。對消防云梯、消防車、高壓水槍進行改造升級,配備新研發出來的設備,提升消防救援隊伍的應急救援能力和專業素養為在高空作業、地下空間救火、狹小空間內救火打下堅實的基礎
4、增強消防監督力量
加設消防文職崗位,在進行消防驗收時文職人員和正式消防隊員一同進行檢查,從而提升消防檢查的嚴格性和規范性。雙崗共同檢查還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執法的廉潔程度,對于一些地區內消防驗收“吃拿卡要”的行為會有所抑制。
參考文獻
[1]李增波,徐鑫,劉璐,溫暖冬.我國消防安全形勢及管理對策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5,25(08):152-156.
[2]麥曉琳. 我國消防安全管理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
[3]王瑋. 中國公共消防安全政策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4.
作者簡介:王競玄(2001.07—),男,黑龍江省哈爾濱人,北京市海淀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安全工程專業 本科生
羅素鳳(1999.09—),女,貴州省銅仁人,北京市海淀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測控技術與儀器 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