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瑪麗
摘要:在結合當前我國民政工作的實際情況基礎上,結合自身從事民政工作的經驗,在分析民政工作社工化的可行性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探討了民政工作社工化過程中對策,希望對全面促進民政工作社工化的融合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民政工作;社會化;融合措施;發展路徑
1 引言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國的民政工作盡管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依然表現出人性化服務不到位、人文精神缺失等問題,只有保障全面更好地實現社會工作與民政工作的融合發展,方可以全面促進我國的民政工作水平,更好地為為大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2 民政工作社工化的可行性
2.1 民政工作和社會工作的共同目標
考慮到新時代背景下的民眾工作和社會工作的實際情況,兩者在工作領域、服務范圍、服務方法等諸多方面都有著很強的相似性,涉及到相應的社會福利事業、社區工作與社區建設、反貧困社會工作、兒童收養工作以及流浪乞討人員管理等方面。從這個背景下,民政工作可以借鑒社會工作的思路,積極采用先進的方式,更好地選擇社會工作專業理論的切入方式。
2.2 民政工作社工化具有重要基礎
在全面開展民政工作社工化的過程中,其也具有雄厚的基礎,能符合大眾的實際需求來構建完善的民政服務體系,更好地適應于新時代背景下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發展。比如,社會工作中有著一大批工作認真負責的社區大媽,這樣都是意味著民政工作社區化的雄厚基礎。
2.3 社會工作本土化、職業化的進展
結合當前我國很多高校都在重視社會工作方面的招生以及研究工作,同時,從我國的民政部、人事部對于社會工作者納入專業技術人員范圍的重視程度來看,民政工作和社會工作具有緊密的聯系性,能全面有效地促進社會工作本土化、職業化的發展,這也是全面提升我國民政工作質量的重要舉措。
3 民政工作社工化過程中的困難
3.1 專業價值難以融合發展
考慮到民政部門的特點,主要是發揮出政府職能,全面提供為大眾的優質服務。而社會工作是在利他主義的指導下,借助于科學方法來開展助人自助的活動,其并不屬于政府職能的范疇,更多體現出公益性的特點。從各個角度來看,部分社會工作者和民政工作存在著融入難的情況,無法保障發揮出民政部門的豐富社會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3.2 推行者沒有社工背景
考慮到民政工作社工化的實際情況,民政工作者依然是執行主體,但其往往社會工作的方面的專業化理論知識較為欠缺,采用的工作方法理念具有一定的滯后性。考慮到專業知識的本土化情況,部分民政工作社工化的推行者并沒有具備社會工作的背景下,難以有效發揮出社會工作本土化的優勢。
3.3 大眾對于民政工作社工化不認可
考慮到我國社會工作的特點,所涉及到的相關人員以及工作方式大都集中于社會專業的學生以及民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在開展民政工作社工化的實踐過程中,大眾則是工作對象,他們往往對于全新的民政工作方式存在著一定的抵觸情緒,在思想觀念方面的主動接受意識不強。
3.4 社工工資待遇偏低
考慮到我國的社會工作實踐經驗較為欠缺,在國家財政支持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升,由于其非盈利的性質所限,大部分社會工作者的工資待遇偏低,存在著社會人才流失的問題,造成民政工作的社工華進程緩慢。全面提升社會工作者的待遇則是全社會所關注的熱點。
4 民政工作社工化過程中對策
4.1 吸引專業化社工人才
在開展高質量的民政工作社工化的過程中,應保障專業化人才主動參與其中,方可以保障落實高校、科研機構具體溝通及交流,鼓勵相關的高校或科研單位能主動聯系民政部門而明確實習點,并要求民政部門能從自身的實際出發,在政策方面予以傾斜,通過福有競爭力的條件來吸引廣大具備社會工作專業知識的人才,從而構建良好的氛圍。
4.2 重視社工理論建設
開展民政工作社工化的工作中,還應全面加強理論指導工作,要求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民政單位應加強民政工作社工化的成功案例的宣傳,加強社工理論建設方方面面的工作,并充分借助于新媒體平臺優勢全面提升社會工作的理論水平,重點突破社會工作的本土化研究工作水平。
4.3 逐步擴大社工影響范圍
在全面開展民政工作社工化的實際過程中,應從實際情況出發,全面引導大眾對此的理解,重點落實具體的宣傳工作。民政單位應積極利用電視、報刊等傳統媒體,以及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的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全面開展形式多樣化的宣傳工作,旨在有效拓展擴大社工影響范圍。
4.4 完善社工配套制度
考慮到當前民政部門的實際情況,應結合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實際情況,全面推動助理社工師、社會工作師水平考試等方面工作,更好地在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社會工作職業評價認證體系的逐步完善。在具體實踐環節,民政部門應加強專業化管理,落實人才到位,明確上崗制度,旨在符合新時代背景下來全面保障工作服務質量全面提升。
5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傳統民政工作模式表現出諸多不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特點,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應高度重視實現民政工作模式的創新發展。在具體的實踐中,民政工作和民政工作社工化并非完全替代的作用,在發揮出傳統民政工作優勢的基礎上,應積極采用創新思想來逐步實現民政工作和社會工作的融合發展,能夠更好地全面體現出融合中價值所在,全面提供高質量的民政服務工作。在全面實現民政工作社工化的實踐環節中,應積極認識到其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從實際出發,在秉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下,積極實現民政工作的創新發展和深化改革,全面保障實現社會工作介入民政系統的發展,實現良好的優勢互補的雙贏局面,這樣才能更好地響應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社會發展要求,也有利于我國經濟社會的和諧穩定的可持續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徐蘊, 張世華. 專業服務讓民政工作靶向更精準——廣西鎮(街)社工站建設觀察[J]. 中國社會工作, 2020年第31期:23-24.
[2] 徐清. 梅州民政以人為本 鑄就長壽之鄉品牌[J]. 大社會,2015年第Z2期:32-37.
[3] 詹成付. 發揮社會工作作用 助力加強基層民政工作[J]. 中國社會組織, 2017年第21期:8-11.
[4] 劉偉能. 對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工作教育的再認識[J]. 社會工作研究, 1994年第5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