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要:我們可以把裝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術在建筑中的具體施工方式進行配套作業,形成施工作業體系,這樣能夠顯得更加專業和保證施工質量,同時還能夠滿足現代化建筑的獨特需求。裝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術是在傳統施工技術上進行創新發展的,在一定情況下還能夠降低建筑成本,對周邊環境的污染降至最小,從科學的角度去形成施工體系,并且逐步演變成施工現場的重要質量管理標準。因此從這些地方都可以看裝配式施工是具有很多優勢。另作為傳統建筑施工的創新產物,可適當減少建筑成本,降低環境污染,縮短工期,符合綠色建筑的理念。所以對其施工技術要點以及優勢進行探究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關鍵詞:裝配式住宅;施工技術;混凝土施工
1 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的優勢
1.1 減少資源浪費的優勢
我國房屋建筑和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要的資源量巨大,但是裝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術就能夠將這些問題全部都解決了,比如:污染環境、資源消耗過大,更加有利于保護好我國的環境。同時由于在建設過程中會使用到提前制作好的外墻混凝土板材,使房屋中的鋼結構使用量減少十分之一,對木材的使用量也會大大的降低。
1.2 降低工程造價
現階段,雖然部分預制構件的制造成本稍高于混凝土現澆成本,但是,由于混凝土裝配式住宅建筑具有工期短與節能環保的特征,可以將工程實際造價成本控制在較低范圍內。如通過減少材料損耗量來避免產生額外的材料采購成本,通過縮減工期來提高工效與節約勞動力。
1.3 有助于提升施工效率
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中,構件可實現提前預制生產,運輸到施工現場的構件基本都是成品或者半成品。按照施工順序,擺放在合適的位置,在施工中通過吊裝就能完成施工任務,在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時,還能保證施工的安全性,對提升房屋建筑施工效益非常有利。
2 混凝土裝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術應用
2.1預制構件吊裝
預制構件吊裝是保證構件質量的重要環節,需注重以下技術要點。(1)對預制構件的規格尺寸與外觀結構完好性進行檢查,及時更換或修補存在質量缺陷的構件,如果直接對這類預制構件開展吊裝作業,將存在施工安全隱患,有可能出現構件變形破損與落物問題;(2)綜合分析起吊設備型號、現場情況、預制構件體積尺寸與自重等因素,合理選擇構件起吊方式,并準確設定吊點數量與分布位置;(3)開展試吊作業,將預制構件起吊至地面上方0.5 m處,觀察構件是否存在旋轉傾斜問題,如果存在這類問題,則表明構件受力狀態不平衡,需對起吊方案進行優化調整;(4)合理規劃預制構件吊裝線路,清理線路及周邊區域中的材料及障礙物;(5)在構件吊裝過程中,嚴格控制吊裝速度,如果構件晃動幅度過大,需將構件靜置一定時間,待構件恢復穩定后再繼續開展吊裝作業;(6)在現場氣候條件復雜,或是風力等級超過5級時,禁止開展構件吊裝作業。
2.2 構件預埋和預留
在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中,涉及很多預埋件,如吊件、連接件、窗框、管線等,為滿足后期施工要求,需在預制構件合適的位置留出孔洞或者溝槽。如在吊件和連接件多為帶內螺紋的筒狀結構,在尾部通常會設置橫筋,用于加強其和混凝土之間的錨固效果,通常布置在預制構件的收光面上。門窗框則通常預埋在底模之上,同時加強保護,避免污染。管線、接線盒等構件在混凝土澆筑和凝固時,會受到混凝土浮力的作用,須牢固可靠,避免因混凝土浮力發生位移和偏離。特別是在混凝土振搗時,要盡量避免碰觸預埋、預留件。而在孔洞和溝槽預留時,需通過模具來完成,精確按照模具組件以保證孔道和溝槽預留質量。
2.3 混凝土施工
為了充分保障該房屋建筑的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需要重點關注混凝土施工技術。首先,要在混凝土澆筑作業開展之前,嚴格審核水、電、弱電以及通風空調、消防等方面內容,同時基于實際施工情況,全面審核施工圖紙,在完成驗收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作業。在混凝土澆筑期間,通常選擇分層澆筑的方式,同時要在澆筑作業中嚴格控制澆筑厚度。結合本設計要求,每層澆筑厚度需要保持在50cm,澆筑期間任其斜向流動,保持層層推移。澆筑施工過程中,在首層澆筑層達到初凝狀態之后,再進行第2層澆筑,以確保混凝土澆筑質量合格。完成混凝土澆筑作業后,要展開振搗處理,并且振搗要保持快插慢拔的作業方式,振搗處理過程中,要始終保持均勻振搗、上下抽動的狀態,可交錯式也可并列式,使混凝土澆筑表面具有良好平整度。振搗作業期間還要合理控制插點間距,結合工程相關參數與要求,插點間距需保持在30~40cm內,向下插入期間要在尚未初凝的混凝土中插入5~10cm,并注意依次震蕩,不可存在跳躍現象,以免發生漏振問題,在此基礎上保證施工質量。完成混凝土澆筑作業4~8h內,要及時處理表面泥漿,同步清除掉部分浮漿。在對泥漿進行處理期間,主要通過長刮尺進行刮平作業,之后利用木抹子實現搓平與壓實。
2.4 構件拼縫防水
(1)觀察構件邊緣部位是否存在豁口,使用密封膠對構件豁口進行填充處理,禁止使用水泥砂漿等材料,避免在豁口部位出現積水現象。(2)如果構件拼縫部位殘留水泥浮漿,提前清除拼縫部位浮漿,再填充密封膠,避免浮漿影響拼縫密封效果。(3)在打膠期間,嚴格控制填膠量,如果在后續刮平步驟出現空洞縫隙問題,應及時對構件拼縫開展補膠作業。
結束語
綜上所述,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施工具有明顯的優勢。裝配式住宅的構配件都要在工廠進行預制生產,其中主要包括建筑裝飾、電氣、設備等,所以,預制構件加工生產前,應對電氣、設備、生產、吊裝等布局進行深化設計。裝配式建筑施工前,應有一套完善的施工組織設計,科學、合理的施工工法以及可控的質量控制體系,才能確保新型結構配件加工的完好,從而保證建筑質量。
參考文獻
[1] 唐安輝.淺談混凝土裝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術優勢[J].城鎮建設, 2019, 000(005):28.
[2] 林模乾.基于混凝土裝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術的分析[J].居舍,2020(23):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