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員工作為企業的新生力量,企業發展的生力軍,具有文化程度高、建功立業愿望強、思想觀念活躍等優點,可塑性大,但由于人生閱歷較少、社會經驗不足,穩定性較弱,受環境影響,易出現“職業迷茫”情況,因此企業需要準確把握青工的思想動態,關心青工的工作和生活,采取有效途徑為青工成長成才提供廣闊舞臺,為青工實現自身價值搭建良好平臺。
一、影響青年員工在企業中成長成才的因素
(一)人才管理觀念的制約
當前,一些企業仍以“生產管理”為中心,將企業和員工分隔開,考慮更多的是企業目標和效率的達成,在員工方面也僅考慮到員工的物質需求,而忽視員工的成長成才的需要。現代企業利潤最大化的來源在于擁有一個高凝聚力、高向心力、高素質的員工團隊,只有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為實現利潤最大化奮斗。因此一個真正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應該講求“人本管理”,在追求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也應該兼顧員工的可持續發展,為員工制定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提供一套完善的培訓機制,營造良好的學習與提高氛圍,幫助員工實現自我成長。
(二)傳統激勵機制的制約
在計劃經濟時代,企業主要是完成國家下達的各種指令性和指導性任務,對所有人員實行同一套考評制度,員工的收入、技術職稱、職位等級的評定主要以工齡、年齡、資歷為主要依據。在傳統的影響和下,很多企業仍然保留和沿襲了這種單一、僵化的激勵方式,而青年員工的積極性和進取心較強,“大鍋飯”、“平均主義”、“論資排輩”的激勵方式無法滿足現代青年員工自我發展需求。因此企業要重視激勵因素,充分調動青年員工成長成才的熱情,完善企業激勵機制,改革企業用人機制,建立能力選才機制、良性競爭機制,鼓勵并為員工成長成才創造機會。
(三)青年員工自身因素的制約
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由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企業是否為青年員工成長成才創造機會只是外因,而真正的源泉在于青年員工自身。青年員工無所畏懼、敢于超越和創新,但在社會大背景及企業特有環境下,部分青年員工也存在著一些消極心理現象。80后、90后青年員工較早一代職工普遍學歷層次較高,有些青年員工因此出現自我價值認同偏高、急功近利、缺乏腳踏實地精神,自我評價和自我認知不足;同時現代青年員工生活條件、生長環境大多較為優越,缺乏艱苦奮斗的精神,部分青年員工承受能力較差,遇到挫折時,易喪失自信心;此外由于部分企業在改制過程中存在缺乏人才激勵機制和評價機制的遺留問題,在“論資排輩”的管理體制下,有些青年員工易出現心理失衡、行為消極,對發展前景悲觀失望的現象等等。青年員工自身因素如果不能被克服,將極大地阻礙他們的成長成才之路。
二、企業推動青年員工成長成才的方法
(一)搭好角色適應“臺”,促進青年員工快速融入工作環境
對于剛進入公司的青年員工,首先要堅持做好雙向溝通,保證雙方信息暢通、信息對稱,了解青工的性格、特點、職業興趣、職業期待和職業目標,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關心員工,關注青工的各方面的需求,讓員工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企業的溫暖和關心,培養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在雙向溝通、相互認同的基礎上,將企業發展的愿景與青工個人的職業目標相結合,共同制定一份符合雙方需求的職業生涯規劃,將員工分配到合適的崗位,保證人崗匹配、人盡其才。其次要建立完善導師帶徒機制,優選一部分責任心強、業務功底扎實的老員工,與新員工結成對子,開展“傳幫帶”活動,進行一對一培養,讓新員工可以快速轉變角色,融入工作,以最快速度適應并勝任本職工作。
(二)搭好教育培訓“臺”,促進青年員工全方位發展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而好的培訓機制是人才成長的搖籃。健全的培訓機制不僅是企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需要也是青年員工成才的需要。所以首先要加強本崗位業務技能培訓,改變重視學歷教育為重視能力培養、技術培訓,采取崗位培訓、在崗學習、遠程教育等方式,引導青年崗位成長,把青年的學習熱情與企業發展實際結合,注重培養青年的學習創新能力。其次是要提供崗位輪換培訓的機會,幫助員工開闊眼界,豐富知識的同時,全面提升青工素質和綜合能力,增強企業人才彈性,培養高層次的復合型人才。三是引導青年樹立終身學習、全面學習的觀念,倡導自學。
(三)搭好才華展示“臺”,構筑青年員工成才綠色通道
對于已經基本勝任本崗位工作的青工而言,需要以工作崗位為依托、以工作實踐為載體,才盡其用。一是結合青年員工成長進步的愿望,深入開展崗位練兵、崗位比武、崗位成才等活動,為青年員工立足本職崗位才華展示搭建平臺。二是鼓勵和提倡青工積極參與企業管理,暢通青工參與企業管理、建言獻策的渠道。青年員工思維活躍、創新意識強,鼓勵其參與管理不僅有利于完善企業管理更能增強青工主人翁的意識,激發青工工作的積極性,使部分優秀青年脫穎而出,滿足青工實現人生價值。三是拓寬青年員工晉升通道,大膽提拔和使用綜合素質突出的青工。一方面完善競聘管理辦法,以崗位競聘代替部分推薦任命,為青年晉升提供有利渠道;另一方面注重建立青年人才庫,公平、公正、公開,做到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做到青年員工人盡其才,實現各類青年人才“成長有通道、發展有空間”。
(四)搭好文化渲染“臺”,引導青年員工樹立正確思想觀念
企業文化是企業長期生產經營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它可以通過價值觀、環境、文化等要素潛移默化的影響和傳播,引導青年員工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職業觀。一是要開展目標形勢教育。結合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和行業的發展動態,分析企業自身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講解企業的決策部署、目標任務、主要措施,幫助青年人才正確認識形勢,扎實工作。二是進行企業文化教育。大力開展社會責任教育,引導青年員工深刻認識企業的歷史使命,自覺參與;強化對本企業優良文化傳統的教育,增強青年人才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并將這些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先進典型教育。充分發揮先進典型引導人、教育人、激勵人的作用,加大對企業內部、本行業、其他行業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宣傳教育,引導青年人才學先進、趕先進、當先進。
作者簡介:周華山(1977年8月出生)男,漢族,湖南懷化人。碩士研究生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