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宜昌柑橘業良好發展態勢,指出種苗安全問題是制約其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隱患,進而探究性提出了規范監管宜昌柑橘種苗市場的可行路徑。
關鍵詞:宜昌柑橘;種苗安全;監管
宜昌位于長江上、中游結合部,氣候溫潤、光照充沛、雨量充足,特別是長江、清江兩岸十分獨特的峽谷氣候非常適宜柑橘生長。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有楚國詩人屈原寫下的著名辭賦《橘頌》。宜昌是中國最具特色的優質柑橘產區之一,是農業農村部規劃的長江流域優勢柑橘產業帶所在,有全國市州最大的寬皮柑橘生產基地[1]。整體而言,三峽庫區優質甜橙產區和長江、清江兩岸優質寬皮柑橘產區兩大特色產區正在成型,柑橘業已逐漸成為當地農民創收增收的支柱性產業[2],是全國具有區域優勢的特色農業產業。當前,宜昌正在加快建設面向世界,全國知名、湖北第一的柑橘主產區。
1.宜昌柑橘業發展態勢
1.1產業規模處于全國市州前茅。截至近兩年,宜昌柑橘種植面積接近200萬畝,產量突破335萬噸,產值達到110億元以上,綜合產值超過220億元。宜昌柑橘種植面積約占湖北的52%、產量約占湖北的67%,在全國其占比也分別達到6%和9%左右。
1.2產品結構豐富多樣。宜昌是享譽行業的世界柑橘種質資源庫,全球大多數柑橘品種都適宜在此種植。目前規模化種植的品種有蜜桔、椪柑、夏橙,早紅、紐荷爾、紅肉、倫晚等優質臍橙,其中早熟特早熟約占45%左右,中熟品種約占51%左右,晚熟品種約占4%左右,鮮果應市期從頭年9月直至第二年6月,大約10個月時間,成為全國唯一實現柑橘鮮果周年供應、錯峰銷售的特色優勢產區。
1.3標準化生產水平走在國內前列。宜昌率先在國內示范性推廣了柑橘交替結果生產技術 、肥水一體化、病蟲綜合防控、“七園三改六推”等標準化生產技術。在柑橘生產自動化、定量化、精準化等智能化控制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探索。柑橘物聯網正在全面建設過程中。全域累計建成標準果園近100萬畝,正在按照每年不低于8萬畝的建設速度推進,其優質果率達到80%以上。
1.4加工能力領跑全國,全產業鏈不斷增粗變長。宜昌是全國最大的橘瓣罐頭加工基地,并正在向其他深加工產品轉型。全域共有打蠟銷售企業330多家,分級、打蠟生產線近450條,柑橘深加工企業15家,柑橘產后處理率達到80%以上,罐頭年加工能力達20萬噸以上,加工產品主要有粒粒橙、橙汁、橘瓣罐頭、柑橘酒、柑橘醬油、柑橘醋、柑橘精油、柑橘糖果、陳皮醬菜等。據了解, 在2020年后,宜昌柑橘鮮果和罐頭出口可達40萬噸,全產業鏈將不斷增長變粗。
1.5品牌影響力日益彰顯。宜昌擁有8個柑橘類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宜昌蜜桔、秭歸臍橙、清江椪柑等多個地理標志產品和曉曦紅、土老憨、屈姑等品牌,多次榮獲國內、國際博覽會金獎以及農業部、湖北省名牌農產品稱號,產品銷售海內外。近些年,國內主要銷售地為華北、東北、西北和華東十幾個省市,主要出口市場包括俄羅斯、吉爾吉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加拿大,越南、新加坡、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緬甸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柑橘(含橘瓣罐頭)出口量達30多萬噸。2019 年宜昌“溫州蜜柑”銷售價格達到歷史最好價位,最高售價是6.60 元/公斤,均價為 2.5 元/公斤,較2018年 1.5 元/公斤提升了 1.0元/公斤,增幅 66.7%。 2020年[3]。“宜昌蜜桔”地理標志成功入選中歐地理標志協定第二批保護名錄[4],地域保護范圍為宜昌市所轄區域的13個縣市區。“宜昌蜜桔”入選中歐地理標志協定保護名錄,將為“宜昌蜜桔”等宜昌柑橘品牌進入歐盟市場奠定堅實的基礎。
2.宜昌柑橘種苗安全隱患
雖然近些年來宜昌柑橘業發展態勢良好,不僅成為當地富農惠農的重要經濟支撐,也成長為本地特色農業中的支柱性產業, 然而在其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其中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柑橘種苗安全隱患較大。
總的來說,宜昌在柑橘種苗規范管理方面還存在不小的隱患。其一是柑橘苗木引進各自為陣,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規范,致使柑橘潰瘍病、柑橘黃龍病等檢疫性病害流傳風險日益增大;其二是柑橘苗木在市場銷售過程中存在假冒、偽劣、冒牌等魚目混珠問題,甚至一些柑橘種苗繁育基地還沒有經營許可證,培育的種苗在沒有經過檢疫的情況下就直接售出,或者冒用其他公司商標將種苗出售;其三是缺乏有效的柑橘種苗監督制度,監管機制不健全,監管人員不到位甚或離位缺位,監管辦法失靈,監管措施難以落實。
培育引進優質種苗是發展壯大柑橘產業的關鍵環節之一,任何閃失都將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有的柑橘產區在多年前就已把柑橘無病毒苗木生產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在抓[5]。因此,加強對宜昌柑橘種苗市場的有效監管,已經成為被形勢所迫的重要工作。
3.規范監管宜昌柑橘種苗市場路徑探究
3.1多方協作,建立合乎實際的柑橘種苗安全監管制度
3.1.1根據2016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可在全面調研基礎上,由地方政府研究出臺《宜昌市柑橘種苗安全管理條例(細則)》,在充分保障市場主體權利權益前提下,針對柑橘種苗安全隱患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法規細則,保障宜昌柑橘種苗繁育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3.1.2近年來,柑橘黃龍病在廣東、廣西、福建、江西、浙江等重要柑橘產區造成極為嚴重的損失。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全國每年受害面積100萬畝左右,經濟損失50億以上,而且面積還在不斷增加。近兩年,在湖南柑橘產區也發現了黃龍病疫情[1],目前湖北產區是唯一的凈土。為此,需要建立普適的宜昌柑橘種苗生產質量內控制度,切實推進企業進行合法依規生產經營。生產企業既要有合法的生產經營許可證,也要在營業執照規定范圍內經營,還要具有相關的品種經營權和相應的種苗檢疫技術與證照。
3.1.3組織聘請省內外農技中心、高校農業院系等科研技術單位專家為生產企業研制種苗檢測技術,為柑橘種苗安全監管提供技術支撐。柑橘黃龍病、潰瘍病等病害的檢測需要一定的科研條件,生產企業和科研技術單位可通過協作攻關,合資研發等方式開發簡易方便的種苗檢測技術。加強政府農業執法部門與種苗檢測技術單位的長期合作,可研究設置農戶個體從外地購買,特別是從有嚴重柑橘黃龍病產區購買的種苗或枝條指導價或成本價檢疫的制度。不定期抽檢本地柑橘良種繁育基地生產的種苗。
3.2深入推進,完善柑橘種苗監管機制
3.2.1全面排查,從嚴監控調入苗木。可研究以村為單位,由村委會協助鄉鎮農技中心逐村逐戶對現有良種繁育情況進行調查摸底登記,再由農業行政執法部門對全域現有的良種繁育苗木和近期從外地調運回來的苗木進行逐一登記排查,整改不合規良種繁育基地。強化種苗管理調運檢疫,由外地調運的種苗必須進行入境檢疫,無病蟲害方可調入,有檢疫性病蟲害的苗木或枝條要當場徹底銷毀。
3.2.2落實育苗基地監管,建立健全良種溯源體系。應大力培育柑橘種苗生產龍頭企業,集成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資源,促進企業壯大實力,規范柑橘種苗管理。政府主管部門對有良種繁育資質的企業要主動扶持,按監管規則依據市場需求優化培育專業良種繁育機構,指導柑橘種植戶按照全域品改方案和標準園建設要求采購合格無病毒種苗或枝條。要加強育苗基地監管,積極引導建立種苗身份溯源系統,杜絕假冒、偽劣、冒牌種苗出現在市場里。
3.3加強培訓宣傳,營造健康柑橘種苗發展環境
開展種苗繁育技術培訓,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宣傳。當地農業技術部門應定期在種苗繁育企業開展技術培訓,宣傳相關法律法規,提升企業良種繁育技能,規范種苗交易市場。
強化媒體宣傳,營造柑橘種苗規范監管氛圍。要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宣傳種苗繁育法律法規,宣傳種苗買賣制度,制止非法育苗、非法購苗行為。
參考文獻
[1]謝合平,田丹等.2018年宜昌產區寬皮柑橘產銷形勢分析[J].浙江柑橘,2019,36(02):10-13.
[2]高瑞霞.深耕柑橘產業 打造行業龍頭——湖北宜昌市曉曦紅柑橘專業合作社深挖地方特色農業助農增收[J].中國合作經濟,2020(03):41-43.
[3]熊永俊,蘇媚,等..2019年宜昌市夷陵區柑橘產銷形勢及營銷策略[J].浙江柑橘,2020,37(01):2-4.
[4]“宜昌蜜桔”入選中歐地理標志保護名錄[EB/OL].2020-07-31.http://yc.cnhubei.com/ycxsq/p/13243064.html
[5]張建梅,劉永忠,等.桂林市柑橘無病毒苗木生產現狀調查及發展建議[J].南方園藝,2014,25(05):36-38.
[6]王麗艷,鄧奕文,曾凡杜,鄧靜波,向敏,陳鵬.郴州市柑橘黃龍病的發生規律和綜合防控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9(18):86-87.
[作者簡介]聶春(1975—)女,湖北興山人,講師,研究方向:農業科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