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燕 余風華 余勇 羅勤
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渠縣黃花
“莫道農家無寶玉,遍地黃花是金針”,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對黃花的珍貴發出這樣的贊嘆。黃花又名黃花菜、金針菜,與蘑菇、木耳并稱“素食三珍”。據民國《渠縣志》記載,清道光年間,渠縣有慶、望江、屏西、清溪一帶盛產黃花,采摘時節,客商云集,一派繁榮。經過數百年的種植栽培,渠縣選育出了“武坪早”“三月花”“沖里花” 等多個早、中、晚熟優質黃花新品種。綜合考慮營養含量、百條質量和產量,渠縣黃花在全國地方良種評比中名列第一,有“渠縣黃花甲天下”之稱。2009 年,渠縣黃花通過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
渠縣地處四川盆地東部、嘉陵江一級支流渠江流域上游,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7.8℃,春季回暖快,2 月上旬均溫回升到5℃以上,有利黃花幼苗出土;4 月中旬,日均溫穩定在15℃,是黃花分蘗大好時機,抽“箭稈”(花莖)和現蕾時,日均溫18~20℃,從幼苗出土到黃花全部收完,總積溫3 000℃左右、雨量540 mm、日照1 320 h。渠縣特有的光、溫、熱、水條件,非常適合黃花的生長發育,因而生產出的黃花獨具“七蕊”、色澤黃潤鮮明、品質優良、質量上乘,享有“中國黃花菜之后”的美譽。

1982 年,在商業部組織的“全國黃花產銷經驗交流會”評出的全國11 個最佳品種中,“渠縣黃花”名列第一。同年,商業部特許渠縣黃花為 “出口免檢產品”。1993 年,渠縣黃花在泰國曼谷 “1993 年中國優質農產品及科技成果設備展覽”上榮獲金獎;2003 年,渠縣黃花被四川省農業廳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2007 年,渠縣被譽為“中國黃花之鄉”;2009 年,渠縣黃花通過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2010年渠縣黃花取得證明商標;2011年獲得綠色食品認證。2018 年中央7 臺在“農業氣象”欄目對渠縣黃花形象特色進行了專題報道,渠縣黃花名聲大噪;2019年渠縣黃花被列為第二批四川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2020 年渠縣黃花被列為第四批全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渠縣厚植黃花文化元素,編寫“黃花之歌”,打造黃花主題公園,設立黃花雕塑,建設具有地域特色的大通道,命名“黃花大道”,舉辦黃花藝術節,每年的6月18 日被定為黃花節。同時發揮區位優勢,推動黃花文化元素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2019 年接待游客總人數超502 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37 億元。
黃花作為渠縣特色主導產業之一,栽植當年開始投產,盛產期平均667 m2產鮮黃花1 500 kg,產值8 000 元左右,比較效益高,以黃花為龍頭的特色農業產業在宕渠大地上勾勒出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引領,堅持基地規?;藴驶l展,重點打造了3.5 萬畝(0.233 萬hm2)望江—有慶西部黃花產業帶,積極創建望江—清溪黃花省級現代農業園區,示范帶動全縣每年新植黃花5 000畝(333.33 hm2)以上,黃花基地規模不斷拓展。截至2019 年底,全縣黃花基地面積已達10 萬畝(0.667 萬hm2),重點分布在渠縣清溪、望江、青龍、屏西、三板、射洪、東安、龍鳳等16 個鄉鎮,其中布局早熟品種3 萬畝(0.2 萬hm2)、中熟品種4 萬畝(0.267 萬hm2)、晚熟品種3 萬畝(0.2 萬hm2),基地內路網、水網、電網等配套設施完善,年產鮮黃花15 萬t。

基地黃花綻放
近年來,渠縣大力開展黃花新品種引種培育工作,成功培育出 “武坪早”“三月花”“沖里花”等多個耐干旱、產量高、品質好的早、中、晚熟黃花新品種,保證從4~9 月都有鮮黃花上市。目前,在渠縣望江鄉武坪村建成黃花母本園1 000 畝(66.67 hm2),年出圃種苗1 500 萬株,在中灘鎮勝利村現代農業科技園區建立植物組培工廠1 座,年培育黃花組培苗2 000 萬株,為全縣黃花產業基地建設提供優質種苗。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黃花產業化發展,始終堅持把黃花產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助推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常抓不懈。相繼出臺了《渠縣加快黃花產業發展意見》《渠縣黃花產業化發展實施方案》《渠縣黃花產業化發展扶持獎勵政策》《渠縣2016-2020 年黃產業化發展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從項目支持、財政支持、用地用電用水保障、工商稅收、金融信貸保險、品牌創建等6 個方面給予政策優惠。將黃花納入特色農業保險范圍,縣財政每年投入黃花產業發展專項資金300 余萬元,每年整合涉農項目1 000 萬元支持黃花產業基地溝凼池渠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黃花產業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
一是新產業新業態良好。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培育10 畝(0.667 hm2)以上黃花種植大戶981 家、家庭農場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2 家、龍頭企業3 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2 家,黃花產業年產值達7.5 億元。

黃花示范核心區
二是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加強黃花加工能力建設?,F建有產地初加工中心5座,配套建設黃花熱風烘房56座,黃花全自動隧道式烘干線7條,冷藏保鮮庫15 座(靜態庫容1 500 t),烘干設備138 臺,配備冷鏈運輸車5 臺,開發了四季鮮黃花、新型干花產品、什錦黃花菜等,黃花產品初加工率達到100%。引進黃花精深加工生產線4 條,構建干制黃花、黃花茶、黃花口服液等精深加工產業鏈。
三是科技支撐有力。發布實施《地理標志產品渠縣黃花》生產技術規程,實現黃花標準化種植生產。與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西南大學合作,加強關鍵領域聯合攻關,涉及黃花產業的發明專利達30 項,黃花精深加工產品超20 項,有效推進了黃花產業的綜合開發與利用,延伸黃花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
四是利益共享化,聯農帶農見成效。構建“公司+專合組織+基地+農戶”利益聯結機制,輻射帶動全縣12.5 萬農民年人均增收2 3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