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電影《色·戒》劇照
鉆石,攝人心魄。在張愛玲的小說《色,戒》中,王佳芝在珠寶店里為六克拉的粉鉆心生動搖。“她把那粉紅鉆戒戴在手上側過來側過去地看,與她玫瑰紅的指甲油一比,其實不過微紅,也不太大,但是光頭極足,亮閃閃的,異星一樣,紅得有種神秘感?!?/p>
鉆石迷人眼。在女人眼中,一顆閃亮耀眼的鉆石有著永恒的美麗,也是不朽愛情的現實凝結。到了現代,全球最大鉆石供應商戴比爾斯直接用一句簡潔的廣告語,將鉆石與愛情緊緊捆綁在一起:“鉆石恒久遠,一顆永留傳?!痹谏倘藗兊臓I銷之下,鉆石漸漸與其他珠寶有所區別,變成婚戀儀式中的剛性需求。
愛情是無價的,但鉆石有價。鉆石的昂貴,可以說是整個鉆石行業精心調控的結果:上游的原料商負責礦藏開采和毛坯鉆的生產,鉆石產量的控制與最終的市場需求始終維持微妙的平衡;中游的加工制造商會對毛坯鉆進行切割與拋光,而鉆石的美麗與價值在切工時早已注定;下游的零售商對成品鉆進行珠寶設計。
一枚鉆戒歷經商家的精準設計和種種風險,最終被戴在愛人的無名指上,在誓言與眼淚中閃耀出醉人的光芒。
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都擁有鉆石這種天然寶石,澳大利亞、俄羅斯、南非等國家都是鉆石的主要產地。作為主產區的非洲,有多達15 個國家生產鉆石,其中南部的博茨瓦納目前是非洲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鉆石生產國。
非洲的美麗鉆石卻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帶著血色的陰影。千禧年后,戰亂國出產的“血鉆”才被幾大天然鉆石供應商聯合抵制。然而,直到現在,仍有大量“血鉆”通過非法渠道流入市場,形成一條血腥利益鏈條。

2021年6月16日,博茨瓦納,礦業公司戴比斯瓦納宣布發現了一枚巨型鉆石,重1098克拉、長73毫米、寬52毫米、厚27毫米。據信它是世界第三大鉆石
在鉆石行業里,壟斷采礦權、掌握定價權是鉆石商們維持鉆石價格的手段。但無法忽略的事實是,天然毛坯鉆石是一種可耗盡的自然資源。根據沙利文咨詢公司預測,2018年全球鉆石的供應量為1.47億克拉,按目前速度開采,2030年這一數字將降至0.62億克拉。
如今,大規模的鉆石開采只在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區、俄羅斯的環極地區以及加拿大進行。曾經全球最大的礦場澳大利亞阿蓋爾礦區,也因為儲量耗盡,于2020年底停止運營。過去,阿蓋爾礦區有著豐富的粉鉆資源,以特色鉆石聞名世界,但近年出產鉆石的質量與重量都不能和以前的同日而語。
全球毛坯鉆石供應的結構性減少,對行業中下游而言是個巨大隱患。老牌礦區產量下降,而新的鉆石資源發現也越來越少,更別提從勘探到市場的整個周期可能長達10年之久。貝恩咨詢公司預計,天然鉆石的供應將從2021年開始大幅下降,年降幅約為8%。
鉆石生意的一大奧秘就在于對鉆石價格的控制,鉆礦儲量的自然影響和上游開采的人為操縱,共同對從開采、切割、拋光到交易鉆石的整條產業鏈產生深遠的影響—開采過剩,壓力重重;供應不足,影響市場。
2017年,鉆石開采量增加了2600萬克拉。這是自1986年以來產量增加最多的一年,帶來的后果就是2018年庫存積壓、價格下降。
自2017年達到峰值后,原石產量逐年減產,2020年的原石產量較上一年下降了20%。今年以來,大多數礦商終于將原石價格上調,鉆石市場也開始有了回暖的趨勢。
從自然資源到珍貴珠寶,人工在其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愛好珠寶的人或許了解,鉆石的價值通過4C標準來衡量,即顏色(color)、凈度(clarity)、切工(cut)和克拉(carat)。不同成色、凈度、切工和大小的鉆石,有著天差地別的價值。其中,切工對鉆石的樣貌和價值至關重要,有著復雜的技術要求和豐富的行業智慧。
從早期簡單的切磨,到“桌形切工”形成現代寶石琢型,再發展出老式單多面形琢型,最后演變成當代最流行的明亮式切割。圓鉆的標準明亮式切割已流行了近百年,這樣切工的鉆石能散發出最奪目的光芒。
實驗室培育一顆鉆石僅需數周時間,得到的鉆石品質卻媲美上乘的天然鉆石。
除了最受大眾喜愛的圓鉆,市面上還有梨形、心形、橢圓形、方形等不同形狀的“異形鉆”。最著名的比如在電影《泰坦尼克號》中出鏡的“海洋之心”,被切割成心形,據說這顆鉆石模仿的就是有著罕見深藍色的傳奇鉆石“希望之鉆”。相較而言,異形鉆的價格會比圓鉆低,但不同形狀的鉆石也有不同的價格行情。切割過程中損耗程度不同,會導致鉆石在市場上有不同的反饋。
鉆石之所以閃耀,是因為進入其中的光線反射出多變迷人的色彩。切工是將鉆石的亮度、火彩和閃光實現完美平衡的必要工藝。優良的切工能最大地保證鉆石的價值,次一等的切工能讓鉆石的價格下降25%,而不良的切工會讓鉆石徹底失去光彩,毫無市場。

電影《泰坦尼克號》中出鏡的“海洋之心”
世界上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切工特點。最出名的比利時鉆石切工,在圓鉆切工上品質頗高,切割的多面鉆石最為閃耀;美國鉆石切工會形成透明的八角形,但在對稱性上有所不足;印度切工以傳統的小作坊為主,加工出來的鉆石較為粗糙,對稱性也很差。
如今,隨著人們對鉆石研究的深入,鉆石的美不只是無法捉摸的自然神奇,也結合了人類工藝的創新進步。鉆石有多“閃”,實際上就是看鉆石的切割比例有多完美。研究人員從7萬多次觀測中,已然發現不同切工等級都有一定的比例范圍,只要經過訓練有素的師傅精確無誤的設計,鉆石就能在亮度、火彩等方面得到最優解。
2020年,鉆石消費市場表現冷淡。疫情對全球的珠寶消費市場都造成了一定沖擊。貝恩咨詢公司在《2020—2021全球鉆石產業》報告中稱,鉆石總體銷售額在2020年下降了15%,仍優于全球奢侈品市場22%的跌幅,并預計鉆石市場有望于2022—2023年完全恢復到疫前水平。
除卻疫情這個特殊因素的影響,事實上,鉆石行業也充滿投資風險。在市面上,品牌商的鉆飾有著較高的溢價,消費者更適宜做個人收藏而非投資。相反,沒有品牌附加值的裸鉆,或有更大的升值空間。

左上圖:2020年11月6日,瑞士日內瓦,蘇富比拍賣行展示了一顆名為“玫瑰花韻”的罕見淡紫粉色鉆石,重14.83克拉左下/右上圖:2020年3月10日,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當地一家鉆石切割和拋光工廠右下圖:2019年8月9日,俄羅斯薩哈共和國,一顆被命名為“套娃”的鉆石。這顆鉆石重僅0.62克拉,在大鉆的內部嵌套著一顆小鉆,小鉆可以自由地轉動。專家估計,小鉆重約0.02克拉
鉆石的銷售普遍存在變現周期長、變現難等問題。鉆石行業正處于供過于求階段,普通鉆石無人問津。拍賣行等地需要的是稀缺鉆石,這就對投資者提出了較高的門檻。至于通過典當、閑置回收等途徑,鉆石的變現價格往往會有大幅的縮水。
另外一個最大的變數是,培育鉆石的出現,挑戰了傳統天然鉆石市場。
不同于劣質仿鉆,培育鉆石指的是在實驗室中,人工模擬天然鉆石結晶的過程及條件而培育的鉆石。這種鉆石和天然開采的鉆石有著相同的物理、化學和光學成分,只有極為精密的儀器才能檢測出二者的差異。
實驗室培育一顆鉆石僅需數周時間,得到的鉆石品質卻媲美上乘的天然鉆石,并且價格要低許多。目前來看,培育鉆石屬于新興事物,在珠寶交易市場上仍處于起步階段,產量也很小。根據摩根士丹利投資公司數據,目前培育鉆石的毛坯銷售額在7500萬到2.2億美元之間,僅僅是全球毛坯鉆石銷售額的1%。
隨著年輕消費人群的崛起,他們的消費偏好正對市場產生影響。既然培育鉆石價格更低、與天然鉆石性質相同,年輕消費者們或出于性價比的理由,更青睞培育鉆石。在將來,稀缺的開采鉆石或許會完全成為投資收藏品,而成本更低、沒有停產之憂的培育鉆石將占據大眾消費市場。
盡管許多鉆石商篤信,消費者真正想要的就是天然鉆石,廉價的培育鉆石無法傳遞“我愛你”的深刻情感,但嗅覺敏銳的天然鉆石供應商戴比爾斯并不抗拒培育鉆石,在2020年就新設了生產能力提高10倍的人造鉆石工廠。
鉆石恒久遠,管它是天然還是人造的—能賺錢的就是好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