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銀福,馬治賢,張明學,郭紅燕
(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陜西 寶雞 721300)
緩控釋肥是指肥料養分隨著作物的生長發育進程緩慢釋放,逐步供給作物整個生育期養分需求的肥料。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年玉米播種面積1.5萬hm2,平均667m2施化肥純 N18.5 kg ,P2O5 3.6 kg , K2O1.4 kg ,氮肥過量施用,磷鉀肥施用不足,施肥效益差。為深化配方施肥技術,研究夏玉米不同配方緩控釋肥肥效,減少肥料養分損失,保護生態環境,促進新型肥料緩控釋肥的示范推廣,陳倉區完成夏玉米緩控釋肥肥效試驗。
試驗用控釋肥(28-6-6)由中鹽安徽紅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緩釋摻混肥(26-11-12)由中鹽安徽紅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配方肥(29-6-9)由寶雞市平衡施肥配肥站生產;尿素(含N量 46%)由中石油寧夏石化公司生產;磷肥為普通過磷酸鈣(含P2O5量 12%)由陜西雙菱公司生產。
供試作物為玉米,品種鄭單958。
試驗按等養分設置,設4個處理:處理1:施控釋肥(28-6-6)50 kg·667 m-2;處理2:施緩釋摻混肥(26-11-12)41 kg·667 m-2;處理3:施配方肥(29-6-9)45.5 kg·667 m-2;處理4:習慣施肥,施純氮17 kg·667 m-22,純P2O53 kg·667 m-2。試驗3次重復,共12個小區,小區面積30 m2,小區間采用三排式隨機排列。
試驗設在關中渭北川道地區,陳倉區陽平鎮晁陽村三組晁讓乾責任田,地勢平坦,肥力均勻,土壤類型為潮土,試驗地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玉米緩控釋肥料肥效試驗基本情況
在播前采集試驗田耕層土樣,分析化驗土壤養分。測定方法為:有機質—重鉻酸鉀氧化法,全氮—凱氏定氮法,堿解氮—堿解擴散法,有效磷—碳酸氫鈉提取—鉬銻抗比色法,速效鉀—乙酸銨提取—火焰光度法 。
玉米播期為2019年6月8日,出苗期為6月15日,播種方式采用等行播種,行距60 cm,株距26 cm,留苗密度4 274株·667 m-2,試驗實施過程中,所用肥料均依據方案要求,事先稱裝、標注;7月15日小喇叭口期一次施入肥料,施肥時,按區對號入座,各處理肥料混合均勻,一次底施于小區內。分別于7月28日、8月23日各灌溉一次。除施肥按處理進行外,其它管理措施同大田。試驗9月30日收獲收獲,收獲時,分小區單收單打,曬干后計產。
試驗產量匯總結果見表2 。

表2 玉米緩控釋肥料肥效試驗產量結果
通過對玉米試驗的產量結果進行方差分析(見表3),表明試驗處理之間差異達顯著水平。說明施用緩釋摻混肥、配方肥、控釋肥較習慣施肥增產達顯著水平;對各處理之間產量結果用LSD法進行多重比較表明(見表4):緩釋摻混肥肥效與配方肥相比差異不顯著 ;緩釋摻混肥、配方肥較控釋肥肥效有一定差異,但差異不顯著。說明施用緩釋摻混肥、配方肥、 控釋肥較習慣施肥顯著增產,分別較習慣施肥增產89.3 kg·667 m-2、69.3 kg·667 m-2、37.8 kg·667 m-2,增產率13.4%、10.4%、5.7%。

表3 隨機區組設計試驗方差分析

表4 試驗結果分析—多重比較(LSR法)
從(表2)玉米試驗產量構成因素平均結果看,施用緩釋摻混肥、配方肥、控釋肥比習慣施肥穗粒數分別增25粒、42粒、18粒。增長率分別為4.6%、7.7%、3.3%。
施用緩釋摻混肥、配方肥、控釋肥比習慣施肥分別增加3 g、4 g、11 g,增長率為0.9%、1.3%、3.6%。
從以上數據說明,施用緩釋摻混肥、配方肥能顯著增加玉米穗粒數和千粒重,從而提高了產量。
通過對試驗產量結果進行整理分析,從表4分析結果看,施用緩釋摻混肥、配方肥、控釋肥較習慣施肥增產89.3 kg·667 m-2、69.3 kg·667 m-2、37.8 kg·667 m-2,增產率為13.4%、10.4%、5.7%,每667 m2增加效益151.8元、117.8元、64.3元。
玉米施用緩釋摻混肥、配方肥較習慣施肥有顯著增產作用,施用控釋肥較習慣施肥有增產但不明顯,由于是第一年安排玉米緩控釋肥料肥效試驗,加之受后期陰雨對試驗結果有一定影響,將進一步開展夏玉米緩控釋肥肥效試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