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婉莉
(咸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陜西 咸陽 712000)
蘋果產業到了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矮化栽培已經成為發展趨勢。[1]陜西省矮化栽培面積約20萬hm2,矮化砧木以 M26與M9的優系T337為主,其中M26占 92.71%,基本為中間砧。[2]而中間砧木埋土深度決定樹體大小和成花的關鍵因子。不同地方表現性狀不同,樹勢比較旺盛,矮化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矮化中間砧需要兩次嫁接,成本也比較高。[3]國外大多用營養系砧木,即自根砧。矮化自根砧 M9 的優系 T337,適應性廣,成花力比較強,早果性強,但對水肥要求高,適合水肥條件充足區域,要立架栽植,建園成本高。[4]因此,引進適合渭北旱塬區栽培的蘋果矮化自根砧是非常必要的。青島農科院選育的無融合蘋果矮化自根砧青砧1號、青砧2號,矮化性好,適應性強,早果性好,[5]但在咸陽地區并未引種,筆者試驗將青砧1號、青砧2號引種在咸陽蘋果優生區旬邑、淳化、永壽、乾縣、渭城區等,通過測定系列生理性指標,評估該砧木在當地的適應性。
試驗地設在陜西省咸陽市渭城區周陵鎮咸陽農科院試驗田,2018年進行苗木定植, 株行距1.8 m×4 m,細長紡錘形整形,基地土壤0~60 cm土層有機質含量14.32 g·kg-1,全氮0.86 g·kg-1,有效磷9.2 mg·kg-1,速效鉀140.74 mg·kg-1,緩效鉀1 424.26 mg·kg-1,pH為8.75,常規栽培管理。
1.2.1 砧木/品種干周比 2019年蘋果生長停長后,測量砧木接口以下和以上5 cm處干周,通過砧木干周/品種干周,判斷砧穗組合是否存在小腳現象。
1.2.2 樹體生長量 2018年測定樹高、側枝長度、總枝量,2019年通過測量樹高、冠徑、外圍延長枝長度、干周、總枝量及枝類組成調查。樹高從地面至樹體最高處測量,冠徑以最大樹冠處東西長度和南北長度計算,取平均值,外圍延長枝長度隨機取3個枝延長枝測量,干周在樹體高度40 cm處粗度。枝類組成調查參照王貴平等辦法,[6]短枝<5 cm,中枝5~15 cm,長枝>15 cm。
1.2.3 樹體黃化率 經過2018、2019年兩年觀察,發現青砧2號與調查品種結合后,在蘋果樹生長期枝條出現黃化現象,2020年8月31日,調查青砧2號與結合品種黃化率。每行1個品種,采用整行調查方式。黃花率=出現黃化樹/調查樹體總數×100%。
1.2.4 早花性及產量 2019年有部分蘋果,測定青砧1號、青砧2號與接穗品種密脆、禮富與煙6的果品品質。2020年4月8日調查開花率,初步估算產量。
表1測量砧木接口以下和以上5cm處干周,通過砧木干周/品種干周,判斷砧穗組合是否存在小腳現象.從表1可以看出,砧木干周/品種干周均大于1,說明無論是青砧1號、還是青砧2號,與以下15個品種結合,都沒有小腳現象,說明這兩個砧木親和性好。由表1可以得出,與密脆、禮富以及煙6親和性好。

表1 砧木干周與品種粗干周比
表2是2019年對青砧1號與不同品種結合后生長量進行調查后的結果。從表2可以看出,與青砧1號結合的禮富、晉18、密脆、煙6、瑞陽、瑞雪無論在主桿高度、冠徑、側枝長度、總枝量及枝組比未構成顯著性差異。只有干周,禮富與其它5個品種構成顯著性差異。無論是干周、側枝長度、側枝總數均較上年明顯增加。2019年主桿高度從184.333 3 cm至238.333 3 cm與2018年83.666 7 cm至68.666 7 cm相比,枝干高度明顯增高。側枝長度也明顯增加,從11.333 3 cm至14.180 0 cm增加到36.600 0 cm至72.123 3 cm。

表2 2019年青砧1號與不同品種結合生長量調查
表3是2019年對青砧2號與不同品種結合后生長量調查結果。從表3可以看出,與青砧2號結合的明月、禮富、煙6、西施紅、寒富、美味、唐木田、沂源紅、華碩、密脆、新2001、宮崎富士、俄矮二號等品種從主桿高度、干周、總枝量及枝類組成未構成顯著性差異。只是在冠徑及側枝長度有明顯差異。2019年主桿高度從127.000 0 cm至199.666 7 cm與2018年主桿高度22.000 0 cm至84.000 0 cm相比,枝干高度明顯增高。側枝長度從2018年7.580 0 cm至12.500 0 cm增加到26.266 7 cm至65.433 3 cm。側枝數從2018年1.333 3個至6.666 7個增加到7.666 7個至14.333 3個。

表3 2019年青砧2號與不同品種結合生長量調查

表4 青砧2號與不同品種結合后樹體黃化率調查
通過表4發現,青砧2號與調查品種都存在黃化現象,黃化率從31.25%到94.44%,只有禮富與寒富黃化率在50%以下,別的都在50%及以上,這說明青砧二號與調查品種黃化現象比較嚴重。
2019年因每株花序數少,并未對花序數做以調查,但試驗品種都有蘋果,因此在2019年10月21日對矮化自根砧青砧1號、青砧2號與禮富、煙6及密脆相結合,進行果品品質測定。
從表5可以看出,不同砧木結合禮富、密脆、煙6無論在果形指數、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糖量到可滴定酸含量均未構成顯著性差異。

表5 不同砧木對禮富、密脆、煙富6號果實品質的影響
2020年4月8日對農科院試驗田內青砧一號與青砧二號與不同品種結合后的早果性進行調查。調查辦法采用每個品種隨機選取3株,統計花序數,根據花序數預估出畝產。
對比表6和表7,可以看出青砧1號的表現明顯優于青砧2號,尤其是晉18、瑞陽和瑞雪的花序數及單產明顯高于其它品種。表2可以看出,美味的花序數及產量明顯高于其它品種,說明美味在青砧2號上表現良好;寒富、煙6、新2001以及禮富也具有較高的花序數及產量,密脆及西施紅暫時沒有花序。

表6 青砧1號與不同接穗組合的花序數及預估產量

表7 青砧2號與不同接穗組合的花序數及預估產量
我院于2017年11月5日分別在涇陽、永壽、旬邑、淳化以及乾縣引進青砧1號/密脆、青砧1號/禮富、青砧1號/煙6,青砧2號/密脆、青砧2號/禮富、青砧2號/煙6。 并于2018年和2019年出現極端低溫天氣后對引進的品種進行凍害調查。在每個引種蘋果園內隨機選取5株進行調查。調查數據顯示,并未出現凍害,說明青砧一號與青砧二號與這三個品種結合后能在涇陽、永壽、旬邑、淳化以及乾縣的5個蘋果產區安全越冬。

表8 青砧一號、青砧二號與不同品種結合后凍害調查
青砧1號與青砧2號與不同品種結合后,并未出現小腳現象,親和性好;
青砧1號與青砧2號不同品種結合后,青砧二號明顯樹冠小,主桿高度低,矮化性強于青砧2號。青砧1號與5個品種結合,矮化效果未構成顯著性差異,青砧2號與13個品種結合,矮化效果構成顯著性差異。
青砧1號與不同品種結合后成花能力優于青砧2號與不同品種結合,2020年調查結果發現,瑞陽、瑞雪、晉18與青砧1號結合后早果性明顯優于別的品種,青砧2號與美味結合后,早果性優于別的品種。青砧1號、青砧2號結合禮富、密脆、煙6無論在果形指數、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糖量到可滴定酸含量均未構成顯著性差異。
調查青砧1號、青砧2號結合禮富、密脆、煙富6在永壽、旬邑、淳化、乾縣、涇陽5個試驗點在每年最低溫度出現后樹體的抗寒性,結果表明并未出現凍害發生。
通過試驗觀察,青砧2號與調查品種明月、禮富、寒富、煙富6號、俄矮2號、沂源紅、西施紅、明
月、新2001、唐木田、美味、華碩等均存在黃化現象,試驗地土壤pH值在8.25,土壤稍微偏堿性,因此就表現出黃化現象,因此青砧2號能否在咸陽地區適應還得進一步驗證。
青砧1號從生長勢、早果性、果品品質及抗寒性等方面均適合渭北旱塬區矮化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