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劉通
我國汽車專利創新指數持續上升,進一步推動產業新變革,驅動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引領我國汽車產業實現由大到強的歷史性跨越,并實現民族品牌整體向上的美好夙愿。
去年7月23日,習總書記在一汽考察時指出,發展汽車產業必須掌握關鍵的技術,并作出“一定要把民族品牌搞上去”的指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興起,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等前沿技術相互交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為我國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帶來了廣闊前景。
在汽車產業深度變革之際,國內汽車企業也在積極把握發展機遇,以技術創新引領產業新變革,不斷突破和掌握關鍵核心技術。
2021年7月22-24日,“2021年中國汽車創新大會”在吉林省長春市召開。大會期間,中汽研(天津)汽車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發布了“2021中國汽車專利創新指數”。汽車專利創新指數評價,旨在引起企業對專利的申請、挖掘、運營的重視,引導企業提升相關的專利質量。
汽車專利創新指數發布分為三部分:汽車專利創新指數評價規則、發布榜單、解讀情況。評價對象是汽車企業在華授權的專利、目前授權的專利、還保持有效法律狀態的專利。評價范圍包含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授權,不包含技術含量較弱的工裝類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授權公告截至日期是2021年6月30日。評價范圍是獨立法人企業作為評價主體,所有評價數據都來源于全球汽車專利大數據平臺。
汽車專利創新指數模型分三個維度。一是法律維度,包含說明書質量、權利要求、有無無效情況、有無復審情況。二是技術維度,包含技術領域、技術效果、技術手段。三是經濟維度,包含許可、轉讓、質押等數量。評價流程是梳理每一個企業的每一篇專利,針對每一篇專利應用前面的模型,進行評價得分,按照三個維度最后得出每一篇專利的得分情況。
2021中國汽車專利創新指數排名包含綜合排名(累計得分,數據截至2021年6月30日)和年度排名(年度得分,數據范圍2020年7月31至2021年6月30日)兩部分,細分自主整車集團、自主創新主體、外資創新主體、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五大排行榜。
報告顯示,我國汽車專利創新指數呈現出可喜狀態,連續三年中國車企專利平均值在穩步提升,車企申請專利的質量有了非常明顯的變化,每年提升幅度比較大。2021年,自主企業TOP10專利平均分為0.53,同比增長23%;平均專利要求的項數為8.99項,增長5%;平均說明書頁數為11.9,增長23%,說明我國自主企業專利創新質量穩步提升。
自主車企同外資企業差距在縮小,平均分值進一步縮小。在技術維度,平均分值自主企業申請專利平均分值超過外資企業,法律維度和經濟維度與外資企業有一定的差距,還需加強。
圖片來源:中汽中心 咨詢
圖片來源:中汽中心 咨詢
中國汽車品牌的整體向上,并不局限于技術創新,更需要政產學研用金“六位一體”,以全球的視角、前瞻的思考和深刻的洞見,共同探討合作空間,助推品牌向上,打造高效協同的創新體系、構建上下游協同創新的產業生態、促進汽車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在大會現場,長春市市委書記張志軍,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邱現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安鐵成就創新引領汽車品牌向上發表了各自的觀點。
長春作為我國首個汽車城,在產業大變革之際也因時而動,其在推進民族汽車品牌創新發展,品牌整體向上的作用也舉足輕重。長春市市委書記張志軍表示,長春將協同一汽及其他整車零部件企業,共同攻關汽車產業核心技術,釋放創新發展新動能,堅持以創新驅動為引領,充分發揮長春的科教資源和產業人才優勢,深化大學大院大所協同創新,加快紅旗產學研創新聯盟和創新中心建設,支持汽車產業和光電信息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深度融合,加快技術雙向流動,促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著力構建整車及零部件聯合攻關的研發平臺,破解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輕量化等關鍵核心技術,提升汽車全產業鏈核心競爭力。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邱現東介紹了近年來一汽的創新舉措,并表示:“實踐告訴我們民族品牌高質量發展必須依靠科技創新,中國一汽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視察一汽重要講話精神,攜手各界力量協同創新發展,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技術創新體系、民族汽車品牌牢固樹立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思想,助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助力汽車強國制造強國建設。”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安鐵成從四方面介紹了中國汽車產業的創新發展之路。一是要持續加強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深入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瞄準全球汽車產業技術發展最前沿,強化基礎科學研究,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面對汽車行業存在的“卡脖子”技術,中汽中心牽頭開展了重大基礎科學研究,希望與國內汽車產業同行合作開展基礎研究,持續攻關底層核心技術,不斷在技術創新層面取得新突破。
二是打造汽車產業創新生態。要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創新原則,圍繞技術轉移與科技成果轉化、產業投融資等方面打造汽車創新生態鏈,一方面要大力推動科技創新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加汽車轉型的供給。另一方面不斷完善市場環境,推動我國汽車產業在發展模式、要素配置、創新能力及商業模式等方面實現全面升級,為我國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三是以創新引領民族汽車品牌發展。車企要做大做強民族品牌,必須擁有自己的關鍵核心技術,必須加大技術創新能力,發動全面創新引擎,讓民族汽車品牌煥發向上的新動能。
四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防范知識產權的重大風險。創新是引領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2020年,中汽中心獲批國家知識產權局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和中國汽車知識產權運用促進中心,未來將從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營開展工作,發揮我國汽車知識產權對汽車產業的發展和引領作用。要統籌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反壟斷、公平競爭審查等工作,促進創新要素自主有序流動高效配置,為此中汽中心在工信部等國家部委的指導下,牽頭就智能網聯汽車領域標準問題進行前瞻性研究,積極推進汽車標準必要專利許可指南工作,保障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創新和可持續發展。
中國汽車專利創新指數的持續提升,表明中國在產業創新發展上已經有了長足進步。隨著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政產學研的深度融合,將逐漸成為推動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重要動力,為突破行業關鍵核心技術,助力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民族品牌向上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