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劉通
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充分發揮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輻射帶動作用,發布行業統計數據,開展專利挖掘布局、產業運營等服務,將知識產權信息服務融入汽車產業生產經營全過程。
隨著新能源、信息通訊、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與汽車制造加速融合,汽車產業正迎來全新變革,向著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新四化方向發展,誰擁有更多的高價格核心專利,誰就能占領全球制高點,因此加快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已經成為高質量發展發展的必由之路。
在“2021年中國汽車創新大會暨中國汽車知識產權年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何志敏發表了題為“提高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能力,助力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主旨演講,對我國知識產權建設成果進行了概述,并對我國汽車知識產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何志敏談到,去年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關系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系高質量發展,關系人民生活幸福,關系國家對外開放大局,關系國家安全。今年5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放管服”改革,優化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的通知,在更高層面,以更大力度推動改革持續深化,統籌推進知識產權業務發展便利化。
目前,我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初具規模。如92個地級市設立了綜合性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批準成立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超過50家;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合作建設100家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可及性和便利性顯著提升。
除此之外,我國的知識產權信息傳播效果也在不斷提升。推動知識產權基礎數據向社會全面開放共享;實現5700余萬條商標基本信息的免費開放;上線運行歐盟商標查詢系統;面向社會公眾提供歐盟商標品牌;信息檢索瀏覽和下載服務……一系列信息傳播渠道全面鋪開。
最后,我國知識產權信息化、智能化基礎設施也在持續強化。我國正在加快推進國家知識產權保護信息平臺建設,助力夯實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信息基礎設施;實現商標注冊、專利申請全流程電子化,商標、專利電子申請率分別達到98%、98.8%,初步實現了知識產權業務一網通辦。
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也在不斷充分發揮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輻射帶動作用,發布行業統計數據,開展專利挖掘布局、產業運營等服務,將知識產權信息服務融入汽車產業生產經營全過程,為提高創新質量和研發效果提供支持。
何志敏表示,經過多年努力,我國汽車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國汽車領域的關鍵技術掌控能力不足,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不高,創新資源整合力度不夠的問題。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要進一步充分發揮知識產權信息價值。
首先,要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信息傳播利用,助力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引導和支持專業化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圍繞汽車產業關鍵核心技術開展專利導航,為相關政府部門研究制定汽車產業發展路線提供決策支撐,為企業明確技術發展方向。充分利用專利數據服務試驗系統,新一代地方專利檢索系統,國家重點產業專利信息服務平臺等,加強知識產權信息資源供給,更好滿足汽車產業對知識產權信息的需求。同時,汽車企業要不斷強化知識產權信息利用能力,發揮知識產權信息的價值,有效降低創新成本,規避創新風險,促進中國汽車產業鏈整體提升創新能力、綜合實力和競爭優勢。

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何志敏
其次,車企要加快品牌建設,做強做大汽車民族汽車品牌。商標品牌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在市場競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汽車產業的國際化首先是商標品牌的國際化。國家知識產權局將進一步加大商標領域國際交換力度,健全完善歐盟商標查詢系統功能,對國內外企業一視同仁,加大汽車品牌的商標保護力度,為中國品牌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汽車企業也要增強品牌意識,著力打造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支撐的商標品牌,切實提升我國汽車品牌的國際形象和國際競爭力。
第三,加強橫向協同創新。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持續加強知識產權領域國際交流合作,推動知識產權數據國家交換,促進知識產權創造水平和轉化能力的全面提升,支撐帶動全國汽車產業升級發展。汽車產業也要繼續堅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產業創新,主動布局和積極運用國際創新資源,提升我國汽車產業在全球創新格局中的地位。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中國汽車產業應瞄準世界汽車科技前沿,將知識產權信息服務融入汽車產業,勇做新時代科技新時代的排頭兵,為推動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作出積極的努力和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