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熙
鄉鎮經濟環境有待改善。 促進鄉鎮經濟發展必須要適當提升外資利用效率,提高鄉鎮經濟投資水平。但是部分鄉鎮地區環境較差,在推動鄉鎮經濟發展中起到了反作用,比如說生態環境較差,鄉鎮地區環境治理工作沒有落實到位,阻礙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很多鄉鎮政府并未真正重視并落實好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工作,相應的基礎設施有待完善,鄉鎮地區也不具備能夠吸引科技成果投入應用的條件,從而降低了鄉鎮經濟質量,制約了其充分利用外部資源,不利于鄉鎮經濟發展科學化水平提升。
鄉鎮經濟體制與經濟結構有待優化。進入新世紀之后,政府不斷推進各領域的體制改革,城市與鄉鎮經濟發展出現了不平衡的局面,而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因素是鄉鎮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行政管理成本增加,企業行政管理不到位,行政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城鄉統籌發展過程中城市經濟往往占用更多資源,鄉鎮經濟發展所需外部資源較為稀缺,鄉鎮企業也不具備充足的資金支持。按照相關調查數據了解到,目前城市人口約為我國總人口的三成,而鄉鎮人口占七成,城鄉人口數量差距較大,而鄉鎮社會經濟建設發展卻始終滯后。農村地區人均生產總值不高,從經濟結構的角度來看,鄉鎮工業化發展水平明顯低于城市,鄉鎮地區也很少有產值高、發展規模大的企業,第三產業發展存在非常大的困難。
農民整體文化素養不高。國內農村群眾從整體上來說文化素質偏低,這是由于農村地區教育事業發展相對城市落后,鄉鎮經濟建設發展過程中缺少充足的人才支撐。部分農民群眾文化水平不高,唯有選擇進城務工,農村地區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在很多鄉鎮都能夠看到大部分屬于留守老人或兒童,他們難以在短時間內熟悉掌握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技術,農業發展速度受到很大影響,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也無法得以保障。農業生產力缺乏和質量不高的問題影響到鄉鎮龍頭企業的發展,也制約了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機設備在鄉鎮的推廣應用。
政府缺乏政策指導。鄉鎮經濟的建設發展必須要依靠鄉鎮政府貫徹執行相應的優惠政策,但部分鄉鎮政府并未對經濟建設發展進行科學全面的規劃,也尚未構建一個全面系統的工作體系,對于多元化經濟發展模式的認識不夠深入,部分鄉鎮政府常常將幫扶重點放在大企業,尚未真正落實對鄉鎮地區中小企業的支持和幫扶,鄉鎮行政管理工作模式也沿用傳統的老路子,不注重創新,影響到鄉鎮經濟發展質量的提升。
優化鄉鎮經濟環境。推動鄉鎮經濟持續發展首要的便是要營造一個有利于經濟發展的環境,在建設良好營商環境的前提下促進鄉鎮經濟質量的不斷提升。一是必須要加大鄉鎮政府扶持經濟發展的力度,促進鄉鎮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處理好涉及經濟發展的水、電、交通等設施建設;二是應當促進鄉鎮行政人員工作效率的提升,提高鄉鎮政府服務效率,在進一步落實鄉鎮職能部門服務企業的前提下,確保鄉鎮經濟建設發展目標的實現,確保鄉鎮社會經濟的持續穩健發展;三是應當完善相應的政策法規,營造良好的經濟發展外部環境,開展好監管工作,針對違法違規問題予以嚴肅處理。
優化鄉鎮經濟結構。促進鄉鎮地區經濟體制創新改革,相關政府部門必須要引起充分的關注和重視,始終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念,結合鄉鎮地區的具體情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有針對性地落實好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工作,進一步增強對鄉鎮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持,從而有效降低成本,促進生產效率的不斷提高。對于鄉鎮經濟建設而言,要避免對當地環境帶來破壞和影響,調整和優化鄉鎮經濟結構,吸取城市建設發展經驗,正確看待農業與工業的關系,利用工業促進農業發展,推動鄉鎮地區工業化水平的持續提升。對于鄉鎮地區來說,要凸顯出地方經濟特色,形成獨有的經濟發展結構,充分發揮出自身產業優勢,應當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是充分發揮出特色農產品的價值與作用,例如說蓮子、蓮藕、壇子菜等多元化農產品加工,諸如此類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不但能夠在省內進行銷售,還能夠利用電子商務平臺推銷到全國其他地區;其次應當促進特色產業發展,這是推動鄉鎮經濟建設發展的重要一環,如大米加工、飼料加工、谷殼生物質顆粒加工等,鄉鎮政府要鼓勵地方龍頭企業發展,依托于龍頭企業來拉動更多中小型企業,為這些企業提供一個更好的經營發展環境;最后應當堅持推動特色技術發展,比如說大米加工企業要依托于高標準農田和優質大米生產基地,積極推廣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精選種子,科學控制播種時間,做好管理工作,運用水肥科學管理方法,推廣使用培肥技術和現代灌溉技術,促進大米產量和質量的不斷提升,促進鄉鎮企業健康發展。
提高農民整體文化素養。為推動鄉鎮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還需要促進農村群眾整體文化素質的提升,要建立完善農村人口素質提升工作機制。著重推動鄉鎮地區基礎教育體系構建,落實好基礎教育設施的建設工作,積極引入更多愿意服務農村教育的優秀人才,能夠依靠鄉鎮本地大學生、支邊支教等促進鄉鎮教育的發展,處理好鄉鎮地區基礎教育滯后的問題。政府相關部門還應當支持和引導廣大農民群眾積極主動學習更多現代化的生產技術,定期開展相應的技術培訓活動,引入更多農業現代化科技人才,對相關科技項目予以指導,促進鄉鎮地區農業生產效率的提升。另外鄉鎮政府要開展好宣傳工作,構建完善的教育激勵措施,堅持將文化宣傳和思想宣傳相結合,盡快改變農民群眾傳統的思想觀念,依托于更多的優惠政策來吸引更多青壯年勞動力回鄉,對進入鄉鎮地區工作的大學生提供落實政策,鼓勵當地應屆畢業生投身于家鄉建設中來,為鄉鎮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
政府制定優惠政策。對于鄉鎮政府相關部門來說,首先應當推進創業文化的創建工作,努力開展好返鄉創業宣傳工作,盡快形成尊重人才、崇尚創業的良好氛圍,利用更多創業優惠扶持政策來吸引在外人士返鄉創業,同時對當地企業和專業大戶進行合理引導,促進其投身于二次創業中去。同時要將地方上各種具有特色的農產品、特色餐飲、文化旅游等相關資源真正利用起來,發揮出其價值與作用,助力鄉鎮龍頭企業發展,引導農民群眾就近就業,促進鄉鎮企業走上多元化經營的道路。其次應當給鄉鎮創業人員創設一個更加穩定良好的發展環境,促進地方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指導鄉鎮企業制定符合實際的發展規劃,為鄉鎮企業帶來更全面優質的服務,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另外還應當推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發展,針對現代化農業科技研究項目提供政策支持。
綜上所述,推動我國鄉鎮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必須要深入研究新的思路與方法,盡快建立系統完善的經濟發展體系,處理好鄉鎮地區優秀人才不足、基礎設施不完善以及管理不到位的普遍性問題,積極組織招商引資活動,健全經濟建設體系,引入更多優勢產業和項目,營造更好的經濟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