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梓
珙縣農商銀行緊扣黨中央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圍繞省聯社“1234567”治行興社基本方略,主動作為,砥礪奮進,努力踐行四川農信“服務三農”的使命,普惠金融顯擔當,精準扶貧惠“三農”,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中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金融答卷。
“十三五”期間,該行累計投放扶貧小額貸款3.3億元,惠及8712戶貧困戶;累計投放“金豬貸”系列生豬產業鏈貸款2.9億元,“鄉村振興貸”系列貸款2.21億元,產業扶貧貸款1.13億元,有效支持了650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以及290條生豬養殖生產線建設,主動和間接助力1777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也是在今年,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四川省總工會、四川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四川證監局發文對2019-2020年“發揮金融合力 助推脫貧攻堅”金融精準扶貧勞動競賽先進集體進行表彰,珙縣農商銀行榮獲“四川省金融精準扶貧勞動競賽先進集體”榮譽稱號,金融精準扶貧工作成效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與肯定。
珙縣沐灘鎮新民村,一個極其偏遠的小山村,距離珙縣縣城58公里,山間公路狹隘難行,交通極度不便,村民飲水、住房、交通面臨諸多困難。
就是在這樣偏僻艱苦的環境下,珙縣農商銀行派出三人組成的駐村工作隊,開展定點扶貧工作,駐村工作隊隊長兼任新民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堅持與貧困戶同吃、同住、同勞動,著力幫助轄內貧困戶轉變思想觀念,鼓勵發展產業。同時,主動牽頭當地危房改造,積極修建蓄水池,硬化鄉村公路……珙縣農商銀行為眾多貧困戶解決了用電、用水、就醫、就學等實際困難,得到了貧困戶的交口稱贊。
“十三五”期間,珙縣農商銀行累計向新民村捐款捐物近50萬元,著力改善當地基礎設施及貧困戶基本生活環境。同時,發動全行黨員干部對沐灘鎮新民村88戶貧困戶進行一對一幫扶,幫扶責任人積極落實幫扶責任,一戶一策幫助貧困戶進行產業規劃,制定脫貧措施,確保了88戶貧困戶在2020年實現全部脫貧,如今的新民村已是一年一個變化,舊貌換了新顏。
“十三五”期間,該行分發揮自身優勢,持續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積極建設便民金融服務站(點),2019—2020年新建鄉村金融綜合服務站(點)91個,全面構建起了以存取款一體機、農惠通、電話支付終端為主的農村金融服務網絡,覆蓋全轄行政村,實現農村基礎金融服務的100%全覆蓋。
“別人光看到我們專合社一條生產線一年出欄生豬1000頭,不曉得眼下這些生豬一天就要吃掉12噸飼料。加上各類開銷,還要帶動周邊10戶貧困戶脫貧致富,壓力不是一般的大,要不是有農商銀行給我們扎起,我們這個專合社和這些貧困戶,都不知道怎么辦。”提到珙縣農商銀行,珙泉鎮德襪村村民高聲平豎起了大拇指。
在該行的扶持下,高聲平和他人合辦的珙縣畜瑞養殖專業合作社,在當地已小有名氣,擁有豬舍7000多平方米,存欄生豬3040頭,3條生產線每年能給專合社多創收三四十萬元,也積極帶動了周邊數十戶貧困戶脫貧,高聲平就是珙縣農商銀行推出“金豬貸”的受益人之一。
珙縣是生豬養殖大縣,隨著近年來溫氏集團的入駐,縣內生豬養殖產業進一步蓬勃發展。為解決養殖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生豬養殖的資金難題,該行主動與縣委組織部、農業農村局等部門溝通,借助風險分擔基金,創新推出了“金豬貸”貸款產品,有效解決了養殖戶缺乏抵押擔保的實際困難,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以及帶動周邊貧困戶脫貧注入了“活水”。
同時,該行還主動融入當地畜牧+蠶桑、茶葉、煙草、林竹等“1+N”種養循環特色優勢農業體系建設,創新推出了“鄉村振興貸”貸款產品,并得到了農業農村部上架至“新農直報平臺”,為全面推廣“鄉村振興貸”,助力貧困戶產業發展開通了“線上申請+線下受理”的新渠道。較好地支持了珙縣鹿鳴茶業、“幸福茶農”、下羅壩烤煙基地、蠶桑種養殖園等重點種植項目,為產業扶貧注入了金融精準扶貧“血液”,帶動周邊貧困戶“做產業”“搞發展”。
在珙縣農商銀行的一路見證和支持下,這些縣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貧困戶互助結對,結出了令人喜悅的“金果實”,而珙縣農商銀行自身也得到不斷發展。相識于微時,相守于經年,成為珙縣農商銀行與他們之間最好的注解。
“我和家里人都沒工作,也沒什么技術,就是前幾年在外面打工找了點小錢,現在想辦點貸款修個養豬場,養點豬,搞點產業,看你們可以貸款不?”一位中年農民小聲問著,底氣有點不足。
“肯定大力支持,珙縣農商銀行就是和你們村委合作,助力你們搞產業、脫貧致富的……”珙縣農商銀行客戶經理正在“雙基共建”定期例會上解答著貧困戶的疑問。
“十三五”以來,珙縣農商銀行以產業扶貧作為金融精準扶貧工作的總抓手,不斷拓展金融精準模式,為脫貧攻堅輸送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在與縣委組織部以及各村社基層黨支部“雙基合作”模式下,珙縣農商銀行創新建立了“金融+基層黨支部+專業大戶”“金融+基層黨支部+核心企業”等金融精準扶貧機制,通過加強農商銀行支行和基層黨組織的深度合作,充分發揮協調聯動的共建優勢,利用多項助農惠農貸款產品和服務,不斷滿足廣大貧困戶方方面面的金融需求,有效助力珙縣貧困戶產業發展。
為促進貧困戶授信率提升,珙縣農商銀行有效推進“整村授信”工作,以“銀行+企業+訂單”模式,結合推出的貸款產品,大力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長寧“6·17”地震后,實現災后復產、災后擴產,進而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金融精準扶貧向縱深推進。截至目前,該行全縣完成了10個行政村試點工作,共采集農戶信息3444戶、完成農戶評級3151戶,符合授信條件并授信2931戶,授信金額13190萬元,評級率為91.78%。
在助力產業扶貧工作上,該行專項開發了“整村授信”系統微信端,并于2020年1月7日正式上線。該系統通過鏈接農商銀行微信公眾號,實現信息采集、貸款受理線上功能,為客戶提供授信、貸款便捷服務,以科技手段助力產業精準扶貧。截至目前,通過該行線上APP發放小額農戶貸款1244筆,金額1.9億元。
“十三五”以來,珙縣農商銀行全行干部員工在脫貧攻堅工作上,始終凝心聚力,真抓實干,直接或間接用于支持扶貧工作的信貸資金近5億元,有力支持了廣大貧困戶脫貧致富。
繼展豪情酬偉業,再書壯志啟新程。展望未來,珙縣農商銀行還將繼續在“三農”工作上積極探索,創新思路,撬動產業發展、助推產業轉型,高舉“四川農信,四川人民自己的銀行”這面旗幟,勇挑重擔,篤定前行,推動“三大銀行”建設,用實際行動開創“十四五”新發展,為推動四川農信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