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楊恒闖,續杰,劉東
武漢鐵錨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武漢 430084
耐候鋼指通過添加少量合金元素,如Cu、P、Cr、Ni、Mn、Mo、Al、V、Ti及Re等,使其耐大氣腐蝕性能獲得明顯改善的一類低合金鋼。耐候鋼目前在橋梁建設中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采用耐侯橋梁鋼主要有以下優點[1]:①節約橋梁初期建造成本;工廠不用涂裝。②降低橋梁全壽命成本:減少了后期維修養護要求。③采用不涂裝工藝后減少環境污染。一般認為,當耐候鋼其耐候指數≥6或6.5時,使用時可免涂裝使用。從2010年至今,我國耐候鋼橋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配套焊接材料的需求也迅猛增長。本文旨在研發一種用于Q420qNH耐候鋼埋弧焊絲的配套焊劑,通過對焊劑進行合金化處理,達到其與焊絲搭配時耐候指數≥6.5。
Cu是常見的耐腐蝕元素,含有Cu元素的鋼在腐蝕過程中,其表面產生Cu元素富集現象,在腐蝕層和Cu的富集層之間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銅中間層,可減緩組織腐蝕介質繼續向內侵蝕[2]。Ni元素可提高鋼的自腐蝕電位,增加鋼的穩定性。Mo元素也可提高鋼的耐蝕性,促進非晶態氧化膜的形成,從而減緩腐蝕速率[3]。
焊絲選用符合《鐵道車輛用耐大氣腐蝕鋼及不銹鋼焊劑材料》標準中的TH550-NQ-Ⅲ,其化學成分標準值及實測值見表1。當埋弧焊絲TH550-NQ-Ⅲ選用市售SJ101焊劑時[4,5],由其熔敷金屬化學成分計算的耐候指數達不到6.5,耐候指數計算公式見式(1)。為使耐候指數≥6.5,采用埋弧焊絲TH550-NQ-Ⅲ時,可以通過將焊劑合金化的方式提高焊縫金屬的耐候指數,從而提高焊縫的耐候性能[6]。
表1 TH550-NQ-Ⅲ焊絲化學成分(質量分數) (%)
耐候指數計算公式如下:
研究的焊劑以FB型氟堿性燒結焊劑為基礎,通過添加Ni、Cu、Mo合金對其進行合金化處理,通過檢測熔敷金屬力學性能及計算耐候指數確定Ni、Cr、Mo合金的添加范圍。氟堿性燒結焊劑的成分見表2,在焊劑中設計的Ni、Cu、Mo合金添加量見表3,共設計6組試驗,其中試驗編號為S1~S3焊劑的Cu、Mo含量不變,添加不同含量的Ni合金;試驗編號為S4~S6的焊劑在S1~S3試驗的基礎上保持Mo含量不變,但提高了Cu含量,在提高Cu含量的條件下調整Ni含量。
表2 氟堿性燒結焊劑成分(質量分數) (%)
試驗編號為S1~S6的焊劑其堿度在1.6~1.7pH之間,當合金成分變化時,以SiO2為變量進行了調整。
表3 焊劑化學成分(質量分數) (%)
將試驗焊劑S1~S6委托焊劑廠按照氟堿性焊劑的配比制備。將焊絲TH550-NQ-Ⅲ分別與編號為S1~S6的焊劑進行熔敷金屬試驗,母材為460鋼板,460鋼板的化學成分及力學性能見表4,尺寸為500mm×200mm×20mm,焊接參數見表5。
表4 460鋼板化學成分及力學性能
表5 焊接參數
熔敷金屬力學性能見表6,化學成分及相應的耐候指數計算結果見表7。
表6 熔敷金屬力學性能
表7 熔敷金屬化學成分及耐候指數計算結果
由表5和表6可知,編號S1~S6的試驗結果中,力學性能均較好。對比S1、S2和S3可知,隨著Ni合金添加量的增加,低溫沖擊吸收能量有上升趨勢,但增量不大。對比S4、S5和S6可知,低溫沖擊吸收能量隨著Ni合金添加量的增加而提升,與S1、S2和S3的變化趨勢相同。
對比S1與S4、S2與S5、S3與S6,未見力學性能有明顯變化。故Cu的添加量在0.2%~0.9%之間變化時對力學性能影響不顯著。
對比S 1~S 6共6組試驗計算的耐候指數,S1~S3的耐候指數均>6.5,而S4~S6的耐候指數均<6.5。由表6可見,隨著Ni合金添加量的增加,耐候指數略有提升;而當Cu元素含量增加時,其耐候指數明顯下降。
試驗焊劑S1~S6的合金成分變化時,以SiO2為變量調整,堿度未發生明顯變化。按照表5的焊接參數進行焊接時,焊接工藝未見明顯變化,焊縫成形美觀,波紋細膩,脫渣良好,可操作性佳。
通過對耐候鋼配套埋弧焊絲用焊劑進行合金化處理,以焊絲TH550-NQ-Ⅲ為試驗對象,研究了焊劑中不同Ni、Cu、Mo合金添加量對熔敷金屬力學性能和耐候指數的影響。
1)按照設計的合金添加量,6組不同合金含量的焊劑與焊絲TH550-NQ-Ⅲ匹配的熔敷金屬力學性能均較好,工藝性能優異。
2)隨著Ni合金添加量和堿度的增加,耐候指數略有上升,低溫沖擊吸收能量也有上升趨勢,但增量不大,說明Ni元素對強度沒有明顯的影響。
3)當Cu含量在0.2%~0.9%變化時,隨著Cu合金添加量的增加,其對性能沒有明顯影響,但耐候指數明顯降低。
4)S1~S3試驗焊劑均可滿足熔敷金屬力學性能要求和耐候指數要求,工藝性也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