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鵬,鄢全科,袁健磊,封 銳
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 200135
對建筑外墻接縫密封膠現場施工原理的研究應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可結合對建筑外墻接縫的黏結處理,在組織結構縫隙中進行化學處理,使其在表層形成一種抗壓能力或綜合強度較高的錨栓,通過此種方式便可在高壓作用力下,實現對組織結構裂縫的有效填充[1]。在此基礎上,執行密封膠嵌填行為,將具有一定黏結化學性能的水溶性聚合物,在高壓的條件下,灌注在建筑外墻接縫中。具備一定黏結化學性能的密封膠在組織結構中遇到水分子后,會快速乳化,并呈現分散現象,當密封膠凝結后,便可以實現對建筑外墻接縫的填充,起到對組織結構防滲漏的作用[2]。目前,我國對建筑外墻接縫密封膠現場施工的研究尚處于初步研究階段,是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與范疇。因此,文章設計了一種建筑外墻接縫密封膠現場施工技術。
建筑外墻接縫密封膠現場施工技術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建筑外墻接縫密封膠現場施工技術流程
在此次設計中,為建筑外墻接縫密封膠現場施工選擇的接縫密封膠產品執行的標準如表1所示。

表1 接縫密封膠標準
在上述步驟的基礎上,以計算的方式,進一步提高建筑外墻接縫密封膠現場施工精度。文章選取的計算指標為接縫位移量,設其為S,則有公式如下:

式中:L為建筑外墻接縫寬度;Lc為建筑外墻接縫寬度的壓縮量;r為密封膠的位移能力;W為構件接縫之間的間隔距離;R為施工現場環境溫度。
通過公式(1)計算得出接縫位移量,然后以得出的接縫位移量為依據,通過誤差補償的方式提高其施工精度。
通過上述的誤差補償,得出最終經過誤差補償后的接縫寬度。在此基礎上,還要確定此次設計中的另一關鍵參數,即接縫密封膠嵌填深度。根據建筑基材材質的不同,文章設定接縫密封膠嵌填深度如表2所示。

表2 設定接縫密封膠嵌填深度 單位:mm
完成接縫密封膠嵌填深度設定后,清洗銜接縫。在此過程中,使用高壓設備,將水流以至少7MPa的壓力噴射,并使用扳手將完成的區域進行加固擰緊處理,避免出現持續滲漏現象。然后使用專用的設備,在灌膠區域及其周邊區域進行銜接,確保建筑外墻接縫處不留有多余空隙。之后,用針孔法嵌填密封膠。針孔法的實施應嚴格遵循加密處理原則,即使用設備在嵌填密封膠的過程中,按照自上向下的處理方式,并在孔內循環操作施工行為。通常情況下,在滿足澆灌行為發生的前提下,可將多個針孔并排連接[3]。通過針孔注漿的方式,使密封膠能夠完全滲透到細小接縫中,進一步保證施工效果。在嵌填密封膠的過程中,彈性高分子水泥合成時,主要是在配有滴加裝置、溫度控制裝置、轉速調節裝置以及冷凝功能的反應儀器中進行。合成前,首先在反應釜中添加去離子水以及乙烯基聚醚單體成分,并將所有原材料充分混合,直到完全溶解于水中[4]。待儀器中的溫度升高到適當范圍時,設置滴加速度,再將雙氧水、維生素C溶液、鏈轉移劑溶液等添加到反應儀器中。當儀器中所有反應完成后,停止滴加,并將儀器內的溫度降低到室溫,再選用25%的氫氧化鈉溶液調節儀器內溶液的氫離子濃度指數。合成完畢后,還需對彈性高分子水泥進行不飽和雙鍵值計算,計算公式為

式中:n為彈性高分子水泥中不飽和雙鍵值,mmol/g;V1為密封膠總體積,mL;V0為嵌填速率,mL/min;c為嵌填壓力,Pa;c0為彈性高分子水泥中酸性物質的濃度;m為彈性高分子水泥的總質量,g。
公式(2)中,標定溶液的實際濃度計算公式為

式中:V2為彈性高分子水泥中酸性物質標準滴定溶液的總體積,mL;m0為彈性高分子水泥中酸性物質所用質量,g。
通過上述兩個公式得出符合嵌填密封膠要求的不飽和雙鍵值,從而將不同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比要求進行配制。同時,在配制過程中,當需要添加額外的添加劑合成時,選擇單體時需要考慮單體是否存在毒性、溶解性、揮發性等,最好選用毒性較小,溶解性強,易揮發的添加劑加入彈性高分子水泥合成材料中。根據此參數制漿,嵌填密封膠。
為防止嵌填密封膠后出現泄漏的情況,在施工中設計壓水試驗,壓水試驗中嵌填密封膠第1段壓力要求如表3所示。

表3 嵌填密封膠第1段壓力要求 單位:MPa
結合表3,設嵌填密封膠的壓力為P,以下各段的灌漿壓力按下式計算:

式中:P0為第1段的嵌填壓力;a為巖石破碎系數;h為阻塞器栓塞以下的基巖段長。
在滿足公式(4)的前提下,完成壓水試驗。
完成上述施工操作后,需要進行相應的接縫密封膠施工后節點保護。在此過程中,通過提高試塊強度的方式,保證建筑外墻接縫密封膠現場施工的耐久性。結合建筑外墻接縫密封膠現場施工要求,必須保證其強度大于30MPa。為防止外界環境因素對其產生的干擾,整體施工在5~15℃溫度范圍進行,如遇到溫度過低的情況,需采取一定的保溫措施,避免發生凍結的現象,進而阻礙施工;同理,如果溫度過高,也需要采取一定的降溫措施。
文章通過設計建筑外墻接縫密封膠現場施工技術,證明了其在實際應用中的適用性及必要性。通過文章的設計,能夠解決傳統建筑外墻接縫密封膠現場施工中存在的問題。但文章同樣存在不足之處,主要表現為未對壓水試驗測定結果進行檢驗,以進一步提高壓水試驗測定結果的可信度。這一點在未來針對此方面的研究中可以加以補足。與此同時,還需要對建筑外墻接縫密封膠的優化設計進行深入研究,從而為提高建筑外墻接縫密封膠施工質量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