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下稱《指引》),提出高技能領軍人才是技能人才隊伍中的關鍵少數,應提高其薪酬待遇,鼓勵企業參照高級管理人員標準落實經濟待遇,可探索實行年薪制。
《指引》堅持職業發展設計與薪酬分配相配套,實行崗位成長和職級通道并行設置、互相銜接,對技能人才縱向成長通道提出了明確建議,促進形成技能人才在企業內部也有職業發展、也能成長為專家的穩定預期。
《指引》提出,對于技能人才可建立基于崗位價值、能力素質、業績貢獻的崗位績效工資制,強化技能價值激勵導向。同時,鼓勵企業針對技能人才特別是高技能領軍人才實行年薪制、協議薪酬制、專項特殊獎勵,并探索實行中長期激勵。
《指引》還提出,對掌握關鍵操作技能、代表專業技能較高水平、能夠組織技改攻關項目的,其薪酬可達到工程技術類人員的較高薪酬水平,或者相當于中層管理崗位薪酬水平,行業佼佼者薪酬待遇可與工程技術類高層級專家和企業高層管理崗的薪酬水平相當。
除了引導企業突出對技能要素和技能人才創新性勞動的認可,《指引》在薪酬體系、崗位工資、績效工資、津貼單元、中長期激勵設計等方面也提出了具體建議。技能人才工資結構可由體現崗位價值的崗位工資單元、體現能力差別的能力工資單元和體現績效貢獻的績效工資單元等組成。根據需要,還可設置鼓勵多學技能、向復合型人才發展的多能津貼或通崗津貼等。
據了解,高技能領軍人才包括獲得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以及享受省級以上政府特殊津貼的人員,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認定的“高精尖缺”高技能人才。年薪制是以年度為單位,依據生產經營規模和經營業績,確定并支付薪酬的分配方式。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占就業總量比例從前幾年的20%提高到26%,其中高技能人才超過5 000萬人,占技能人才總量的比例達28%。
《指引》不是強制性規定,突出技能人才薪酬待遇與企業利益相一致的政策導向,不會增加企業負擔,是政府提供工資收入分配指導服務的具體舉措。完善符合技能人才特點的企業工資分配制度,有助于調動技能人才積極性,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有助于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