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心理問題是高三畢業班學生較常遇到的問題,因此,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心理疏導,幫助高三畢業班學生平穩、和緩、健康地度過高三這一特殊卻又重要的階段。本文立足高三畢業班教育實踐,從高三畢業班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及有效的心理疏導策略兩個方面入手,針對更好地幫助高三畢業班學生做好心理疏導工作這一主題進行了細致分析與闡述。
關鍵詞:高三畢業生;心理疏導;心理問題;疏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444?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08-0002-02
引 言
高中是學生成長發展中極為重要的一個時期,高三更是尤為重要和特殊的一個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將備戰高考,迎接對人生有重要影響的考試。學生面對學習上的壓力及青春期成長中遇到的問題等,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身為一名高三畢業班班主任,筆者在自身的班級管理實踐中注意到了學生在高三這一特殊階段暴露出的種種心理問題,并有意識地給予學生科學、合理的心理疏導,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度過高三。下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育實踐經驗和個人的一些粗淺見解與認識,簡單總結、陳述如下,望能達到拋磚引玉之效,帶動更多的高三畢業班班主任關注學生的學習和心理健康建設,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發展。
一、高三畢業班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就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高三畢業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如下三個方面。
(一)期望值過高導致心理壓力大
在高三這一年,學生需要對以往所學的知識進行集中、系統的復習與梳理,以形成較為完善的知識框架,以便從容地應對高考。復習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高考成績的高低,以及其日后能否考入理想的大學。可以說,高三這一年,學生的心理壓力極大。在這一大環境下,不少學生因為期望值過高,導致心理極容易出現問題。比如,有的學生會想“我必須考上理想的大學,這樣我才能夠對得起辛辛苦苦供我上學的父母、家人”;有的學生會想“我必須考上一所好大學,否則以后我的人生將暗淡無光、沒有意思”;還有的學生會想“我學習中還有那么多不足,與教師、家長的要求還差那么多,我必須抓緊時間學習,一分一秒都不能虛度”……就這樣,學習帶來的壓力,使學生背負著沉重的心理負擔,很容易出現心理焦慮、抑郁等問題[1]。
(二)盲目自卑導致心理出現懈怠
在教育實踐中,我們還注意到有些學生對學習、即將到來的高考都有著極強的懈怠心理,這導致他們在高三期間缺乏復習的興趣與學習的熱情。例如,有的學生會想“反正我的能力就是這樣,再復習也沒用了,還不如不復習”;有的學生會想“大家都比我強,我再努力也沒用”……這樣的盲目自卑、否定自己的結果便是學生無心學習、很難全身心地融入復習中,最終陷入惡性循環,學生越不愿意學習成績越差,成績越差就越自卑,越不愿意復習。
(三)青春期發展導致心理不平衡
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少處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會對異性產生好奇心理,與此同時,早戀現象也時有發生。比如,有的學生對異性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迫不及待地與異性展開戀情,去體驗戀愛的感覺;有的學生對異性表現出了一定的排斥情緒,不知道該如何與異性正常相處與交往,索性不接觸異性。這些情況都容易導致高中生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在高三這一學習壓力較大、學習節奏快的特殊階段,外部過于嚴苛的環境有時會使青春期學生的種種心理問題更加突顯,從而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高三畢業班學生有效心理疏導策略
在闡述了高三畢業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其形成的原因后,接下來,筆者將結合具體事例,探討高三畢業班學生心理問題的有效疏導策略與方式方法。
(一)詳細了解學生心理問題,因材施教開展心理疏導
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實際情況,他們在高三這一特殊階段暴露出來的心理問題也不盡相同。班主任應對班上每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做詳細了解與分析,并以此為基礎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對其開展心理疏導教育。這種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心理引導往往能使學生的心理問題得到疏導與改善,從而推動他們健康成長 [2]。
比如,有的學生在高三這一年會對高考這一人生中重要考試有認知上的誤區,認為考不上大學后的人生注定再無出頭之日。面對存在這一心理問題的學生,筆者首先會明確告訴他們高考的重要性,讓他們知道高考在人生中占據的重要地位。與此同時,筆者也會告訴學生高考固然重要,但高考成績不理想,并不等同于未來的一生失去光彩。很多即使沒有上過大學的人,經過認真、努力、踏實的工作,也會擁有別樣多彩的人生。就像日本詩人所說的那樣:“美麗巍峨的富士山只有一座,并非其他的山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又像我們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各種花一樣,花中之王牡丹雍容華貴、儀態萬千,備受人們的喜愛,但反觀其他鮮花,諸如玫瑰、君子蘭、百合、康乃馨等也有著各自的風情與芬芳。如此一番對比下來,學生會發現高考作為檢驗十二年學習生涯的一場考試固然非常重要,但對我們的一生來講并不是絕對的。筆者告訴學生要認真學習,用最好的狀態迎接高考,即使高考成績不理想,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展現自己的才華。當學生對高考有了正確的認知后,便會有效減輕內心對高考產生的心理負擔與壓力也會得到極大的消減,并能端正心態,以一顆平常心正確地看待高考,積極備戰又不被其限制。
(二)歸納學生的相同心理問題,開展集中心理疏導教育
雖然學生會呈現出不同的心理問題,但這些心理問題中,很多都是存在共性的,需要班主任認真歸納與梳理。針對這一情況,筆者認為高三畢業班班主任可以有意識地歸納學生的相同心理問題,開展集中式的心理疏導教育。這樣,學生所出現的共性心理問題將得到有效的解決與改善[3]。
例如,不少高三學生之所以出現懈怠的心理,是因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難,面對困難他們不是想方設法加以解決,而是破罐子破摔,認為反正自己學習也不好,還不如直接放棄,這是高三階段的學生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針對這一情況,筆者認為高三畢業班班主任應設法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比如,筆者告訴學生,完美是我們每個人的追求與向往,但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無缺的,每個人都有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為了更好地向學生解釋這一問題,筆者還會向他們舉例說明:面對學習上的困難,不能只以負面的、消極的情緒去應對,而應給予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像“我今天理解了幾道原來沒弄懂的數學題”“我今天將某個英語語法知識完整地記了下來”。這樣,學習中的漏洞就會越來越少,殘缺的部分也能一點一點地補充完整。當我們耐心堅持下去后,相信我們所學到的知識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扎實。就這樣,面向學生開展集中式的心理疏導教育,能使存在類似心理問題的學生得到心理疏導,他們面對學習的自卑心理也會得到極大的改善。
(三)積極爭取家長的力量,家校聯合實施心理疏導
家庭代表著學生生活的環境,父母在家庭中給予學生的影響不容小覷。“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從父母的身上我們能看到他們對孩子正面及負面的影響。因此,作為高三畢業班班主任,我們應意識到增強同家長的聯系與溝通的重要性,積極爭取家長的力量,使家校合作形成一股合力,雙方攜手對學生所呈現出來的心理問題進行有效的、科學的心理疏導,這樣高三學生才能在學校、家庭雙方力量的共同引導下朝著和諧、穩定的方向健康地發展和成長[4]。
例如,有些家長存在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對孩子的期望較大,也非常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在這一心理的影響下,家長會有意無意地在孩子面前嘮叨。這些家長的心理不難理解,但是對于高三畢業班的學生來講,有的時候這種嘮叨相當于一道枷鎖,讓他們擔負了更加沉重的心理壓力與負擔。針對這一情況,班主任不妨有意識地跟家長溝通與聯系,告訴家長一些科學的、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引導家長教導有法,既要關注孩子的學習,又不能對其施以過多的壓力。當孩子學習成績停步不前甚至是退步時,家長不要一味地指責孩子,而應心平氣和地同孩子分析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遇到的困難,并和孩子一起面對、一起解決。這種來自家庭的正確引導將同班主任給予學生的關愛一起幫助學生減輕心理上出現的負擔、壓力,使學生正確面對心理問題。
結 語
高三是學生學習和人生成長路上極其關鍵又特殊的一個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容易出現種種不同的心理問題,不利于其成長與進步。為此,高三畢業班班主任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給予學生正確的心理疏導,讓學生既能靜下心來學習,又能心理健康地發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平穩地度過高三這一特殊階段,收獲進步與成長。
[參考文獻]
凌強.基于健康促進的適時心理干預:高三學生考前情緒輔導設計[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14):28-30.
蔣燕.高三學生考試焦慮心理輔導案例分析[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18):52-53.
韓瑞友.論高三學生的心理指導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04):114.
朱倩倩.成長心靈,面向未來:一例高三考生心理輔導個案[J].新智慧,2018(13):52.
作者簡介:尤泉月(1979.2—),女,福建南安人,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