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2月16日,由 NVIDIA Studio 攜宏碁 ConceptD 與華中科技大學共同打造的集研究和教學一體的領先性創新平臺——“數字設計空間”在第四屆數字光影藝術長江論壇上正式揭幕。活動現場匯聚了全國超25位學術與產業大咖和65所高校175位嘉賓。
“ 數字設計空間”以“ 媒體藝術與科技融合創新,推動數字社會的變革”為核心理念,融合了數字設計最新產業化成果的 NVIDIAStudio 平臺和解決方案,期望借 NVIDIA RTX GPU 加速、實時光線追蹤、人工智能和物理仿真等技術,為老師和同學們提供高效的創作體驗,為師生的創意和團隊協作過程提供更多靈感和可能。探索在多方合作共贏的基礎上建設光影交互服務技術文化的新路徑,光影交互技術與 NVIDIA Studio 平臺等多領域的創新研究,并通過教育培訓等領域的合作,擴大三方在數字媒體藝術學科的影響力。
在17日上午的主題演講環節中,宏碁高級產品經理羅子南和宏碁ConceptD 品牌經理潘晶以《科技變革推動數字藝術發展》為主題進行了分享。羅子南提到宏碁 ConceptD 設計師電腦的功能特性。產品采用NVIDIA RTX 顯卡,幫助創作者更快的設計,屏幕色差小,工作靜音,外觀優美流暢,并具有70+軟件可以采用RTX加速。每塊 NVIDIA GPU 都有免費的專屬 Studio 驅動加持,可持續改進用戶體驗。它們久經考驗、穩定可靠,并經過廣泛測試,可助用戶輕松處理大型復雜項目。
宏碁ConceptD 7 SpatialLabs 超感空間,將立體 3D 技術引入筆記本電腦,為華科設計藝術家同學們提供技術分享。其新的SpatialLabs 顯示屏可將圖形直接從筆記本電腦的屏幕中浮現出來,而不要求用戶戴上特殊的眼鏡來觀看。該系統結合了一個可切換的光柵屏幕和一個眼球追蹤攝像頭,裸眼 3D 功能使視覺效果 "漂浮"在顯示屏表面!加速創意,無需等待! GPU 助力事半功倍。
潘晶提到宏碁 ConceptD 設計電腦不僅僅是提供創意設計的 PC產品,更重新定義了電腦體驗并推動產業進步。宏碁 ConceptD 的綠色包裝設計在尺寸與產品保護之間取得完美平衡,且在包裝上用設計以減少材料的浪費,更獲得紅點設計獎的肯定。此外,宏碁 ConceptD亦采用大豆油墨的印制方法,防止未來在包裝回收過程中造成污染。宏碁 ConceptD 產品的綠色包裝幾乎不含新塑料材質、可100%回收,并由90%回收紙板制成。
12月17日下午,剛剛揭牌的“數字設計空間”向廣大與會者開放,邀請專家及師生現場體驗融合了數字設計最新產業化成果的 NVIDIAStudio 平臺和解決方案。
湖北大學數字媒體系的余日季教授、湖北經濟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艾茁副教授、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動畫系主任付丹副教授及他們的學生們與幾位新媒體平臺創始人們共同參與進行了“數字設計空間”實操體驗。流連忘返的短暫時光,在切身體驗了了解NVIDIA Studio 平臺后大家表示,這些新技術能夠給師生提供更多的創作空間,高能助力創意流程,讓作品更加閃耀奪目。并且學生們對裸眼 3D 技術也深感震撼,殷切期盼希望這些高新技術能夠更容易被學生所接觸到并普及,正呼應了那幾句:加速創意,無需等待!GPU 助力事半功倍。
體驗活動現場活動中,資深新媒體創始人美丫姐、首席視覺官創始人、設計類知識作者朱寧還與師生們體驗共同探討了 N V IDI AStudio 平臺核心功能如何強效加速工作流程。 C anvas 使用 A I 和NVIDIA RTX GPU 快速將簡單的筆觸變成逼真的風景圖像。用樹木、山脈或云彩等 15 種材質的畫筆進行繪畫,并從九種風格中進行選擇,或是上傳自定義風格,讓你的畫作脫穎而出。在靈感襲來或想要開闊藝術視野時,Canvas 可以讓你更快地探索概念并無縫導出至 AdobePhotoshop。
“數字設計空間”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為體驗者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不斷開拓著使用者的創造力。展望實驗室的遠景,大力推動數字設計空間成立的華中科技大學蔡新元教授表示,“數字設計空間是創新設計技術的體驗空間,是面向學生的設計實踐空間,是促進教學改革的實驗空間,是政產學研用合作共贏的示范空間。”從“數字設計空間”走出的體驗者都感覺意猶未盡,被極大地激發了創作的欲望。參與體驗的未來設計師們對實驗室的設立尤其雀躍,期待著在未來能在其中放飛天馬行空的想象。由此可見,“數字設計空間”的開創是一個成功的起點,它無疑將切實推動中國數字光影藝術發展,可以說,NVIDIA Studio 和宏碁 ConceptD 身體力行地為促進我國數字媒體文創產業大發展與大繁榮踏出了堅實的一步。
針對此次合作,《設計》雜志專訪了“數字設計空間”主辦方之一的華中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蔡新元教授,請他談了談此次合作創辦“數字設計空間”的細節和對實驗室未來工作開展的展望。
《設計》:是什么契機促成了“數字設計空間”的成立?您認為“數字設計空間實驗室”將給學校師生的教學帶來哪些便利?
蔡新元:華中科技大學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從2 016年成立以來,在數字媒體藝術領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優勢與特色。2021年4月,NVIDIA Studio 和宏碁 ConceptD 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辦過一次活動,我們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發展理念和措施得到了大家的認同,彼此在增進了解之后發現有很多共同語言,為共同建設一個數字設計空間實驗室打下了堅實基礎。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實驗室將 NVIDIA Studio 平臺和宏碁ConceptD 共同最新面向優秀設計師提供的軟件平臺和硬件設備帶給我的學生們,讓他們真實地了解到數字設計世界正在發生怎樣的變革。
設計是一個非常強應用的學科,設計師不應該被關在象牙塔里去進行所謂的知識熏陶,他們必須去走產、學、研的道路,在實踐中不停地摸爬滾打。在數字媒體時代,設計已不是單一的某種藝術技巧,而是以數據處理為核心的多學科融合,因而,作為設計師應深刻了解這個時代技術發展的趨勢,設計師的邊界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已逐漸模糊,我們不要被自己的職業所束縛,因為創新是沒有邊界的。未來,以技能為壁壘的職業都會隨之消失,設計的出路不在自身,而在于我們是否能快速擁抱數字媒體時代科技成果所帶來的大變局。
《設計》:為進一步促進技術研究,您覺得“數字設計空間”對軟硬件配備有哪些要求?
蔡新元:數字設計空間是一個產、學、研的結合點,最終將演化成為一個先進技術的展示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我們在前沿設計技術的教育方面和 NVIDIA Studio 平臺展開了深度合作。 NVIDIA Studio 平臺還提供一套由 NVIDIA 開發的獨家應用和工具。無論你是渲染、編輯分辨率高達 8K 的視頻、處理項目還是隨心創作,都能更快地分享你對創作的熱情。
今年12月,我們已經舉辦了第一期關于 NVIDIA Omniverse? 的講座,期待在2022年能夠把這個課程持續下去,變成 NVIDIA 技術在推進數字設計過程中的一個標準系列講座。
作為 NVIDIA Studio平臺全套創意應用和工具的一部分,NVIDIAOmniverse? 是一款專為創作者打造的3D 設計協作平臺,可無縫連接并增強創作者的 3D 應用和創意工作流。 在 Omniverse Create 或Omniverse View 中連接到自己偏好的 3D 應用,同時利用平臺的高級物理和 RTX 渲染器,以超高速度呈現組合模型和場景。
此外,宏碁 ConceptD 7 SpatialLabs 超感空間筆記本電腦則展示了實時的裸眼 3D 震撼視效和 3D 文件的實時渲染,幫助設計創作,在NVIDIA RTX GPU加速下,為設計和創意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設計》:您可以分享一些和團隊一起在光影交互領域的經典實踐案例嗎?
蔡新元:很多在我們的視頻號中可以看到,由華中科技大學光影交互服務技術重點實驗室和麥塔威科技聯合打造的多個項目,都可以說是光影交互領域的實踐的優秀項目,他們的創作過程都離不開NVIDIA RTXGPU 加速。
全球首場航空母艦全尺寸投影秀,以“基輔號”航母為載體成就出一臺流光溢彩、驚艷夢幻的光影視覺盛宴。設計團隊歷經3個月的通宵達旦,精雕細琢,反復修改,輸出18分鐘、16k視頻的超高難度、超27000幀的超清震撼畫面,成品視頻文件超過600G,力求盡善盡美。
長江燈光秀之黃鶴樓特別篇——“漢風國潮 禮贊祖國”點燃江城。
五分鐘的大秀,通過漢風國潮和禮贊祖國兩大篇章震撼呈現:“漢風國潮”展現湖北武漢楚風漢韻的文化底蘊及漢風國潮獨有的民族文化,向世界傳達中國道路自信與文化自信。
此外還有為武漢夜間旅游及數字創意產業的發展創作出的“花Young 武漢”櫻·舞文創市集、武漢江灘元宵節3D光影秀“月印長江·慶祝國慶”長江燈光秀等一批優秀夜游項目,推動武漢“夜游”和“夜經濟”的發展,助力武漢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夜色之魅。
《設計》:我國光影交互技術發展處于怎樣的水平?您在作品創作過程中常用哪些專業軟件?請談談您的體驗和期待。
蔡新元:中國的數字光影交互技術幾乎是與全球同時起步。這個領域是由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發展所帶來的一種面向社會體驗的應用。華中科技大學的重點實驗室是國內這個領域里的領頭羊,發展水平跟國外最頂尖的設計創意團隊相比,各有各的特色。我們在執行過程中既使用了一些常見的軟件系統,如 3DsMax、Maya、Rhino 等造型建模軟件,也會使用像 Adobe Premiere AE、houdini、Final cut 等視頻剪輯類的軟件,在使用的可視化編程軟件包括 Cinema 4D、Unity、vvvv、TouchDesigner、processing 等。
這一領域目前最具開拓性的是 NVIDIA GPU 的處理技術,它在人工智能計算的渲染創新基礎上開發了光線追蹤、VR 和 AI 輔助8K視頻剪輯等功能,使影像渲染更快、模擬更直觀清晰,因而也迅速提升了視頻編輯效果,工作效率提高顯著。NVIDIA GPU 向我們展現了當代技術輔助藝術的一條典型性路徑——對經典數字化輔助設計工具的人工智能升級。如它提出專屬 Studio 驅動概念,通過與 Adobe 和 Autodesk 等應用開發團隊共同打造的方式獲取工作性能的穩定與可靠,這尤其對影像類大型復雜項目的藝術效果實現與項目工期保障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NVIDIA Studio 有著非常好的技術積累和支持能力,Studio 驅動經過大量測試,能夠提供創作者所需的性能和可靠性,助其快速進行創作。NVIDIA Studio 驅動為每款 NVIDIA GPU 和廣大創作者提供強大支持。測試人員和工程師團隊與創意應用開發者密切合作,通過增強相關功能、減少重復任務以及加速工作流,不斷打造優化方案,以便NVIDIA硬件與創意應用更好地協同工作。我們希望能夠在今后的合作中進一步去挖掘軟硬件的潛力。
《設計》:您最期待 NVIDIA Studio 平臺給您和學生們提供哪些方面的技術分享?
蔡新元:除了 NVIDIA Canvas,我們更感興趣的是面向未來的NVIDIA Omniverse? 平臺基于工作流所展開的創意協作機制,能夠讓我的學生們盡快了解面向未來的工業流程是怎么進行的,它的各種技術集成與支持都是我希望通過與 NVIDIA 深度合作去共同解決的。
《設計》:了解到您這邊已經邀請過 NVIDIA Studio 資深產品經理代表為學生們舉辦過一期關于 NVIDIA Omniverse? 的講座分享“數字創意”的相關內容,對講座的內容設置有怎樣的反饋? 您對“光影藝術講堂”未來還有怎樣的規劃?
蔡新元:在2022年,我們希望能夠邀請 NVIDIA Studio 平臺基于NVIDIA Omniverse? 開展一個標準的工作流的系列精品講座,系統地提升學生設計創意的能力。通過這種課程的規劃和設計,也能夠共享NVIDIA Studio 平臺梳理企業與學校之間產學研合作的規范流程,以更好地服務全國的創意產業的整體發展。
《設計》:實驗室參訪者們在體驗過宏碁 ConceptD 7 裸眼 3D 后的感覺如何?大家對于這項技術的普及是否有滿滿的期待?
蔡新元:第四屆數字光影藝術長江論壇會議期間,來自全國65所高校的師生代表深度體驗了宏碁 ConceptD 的裸眼 3D設 計師電腦,大家對裸眼 3D 技術非常感興趣。宏碁 ConceptD 7 SpatialLabs 超感空間將立體 3D 技術引入筆記本電腦,其新的 SpatialLabs 顯示屏可將圖形直接從筆記本電腦的屏幕中浮現出來,而不要求用戶佩戴特殊的眼鏡來觀看。該系統結合了一個可切換的光柵屏幕和一個眼球追蹤攝像頭,裸眼 3D 功能使視覺效果 "漂浮"在顯示屏表面!
我認為裸眼 3D 技術可能是面向未來虛擬設計的一個必由之路,能夠在全國所有高校里面率先引入這樣的電腦,對我們的教學和設計品質的提升將起到非常大的支撐作用。
《設計》:除了宏碁 ConceptD 7裸眼 3D ,實驗室參訪者本次還對哪些技術印象深刻的呢?
蔡新元:如前所述,NVIDIA Studio 平臺還提供一套由 NVIDIA 開發的獨家應用和工具。其中 NVIDIA Canvas 使用 AI 和 NVIDIA RTXGPU 快速將簡單的筆觸變成逼真的風景圖像。創作者可以用樹木、山脈或云彩等 15 種材質的畫筆進行繪畫,還可以從九種風格中進行選擇。
在靈感襲來或想要開闊藝術視野時,Canvas 可以更快地探索概念并無縫導出至 Adobe Photoshop。
《設計》:實驗室揭牌儀式后現場的表演秀上展示的作品非常有趣,您可以介紹一下這個作品的創作過程和應用的技術手段。
蔡新元:表演秀上的作品是一個基于音畫互動的新媒體裝置作品。
我們請了三位頂尖藝術家進行現場表演,他們的聲音通過信號收集放大后驅動身后LED屏上的千里江山圖產生變化,將視覺和聽覺更好地整合起來,提升觀眾的體驗感受。從大家的反饋意見來看,這個作品很成功。優越性能成就非凡世界 – 在各種領先創意應用中實現出色性能,高效建模和渲染豐富的虛擬世界,借助 RTX 加速光線追蹤和 AI 降噪,暢享無延遲的交互和顯著的渲染速度提升。希望未來可以結合三方的長處,更多的推動新技術的應用落地和實踐服務。
《設計》:您和廣大專業師生對“數字設計空間”抱有怎樣的期待?預期對教學與實踐乃至學生就業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蔡新元:數字設計空間是華中科技大學數字媒體藝術專業、NVIDIAStudio 平臺和宏碁 ConceptD 三方合作共建的一個面向未來數字媒體藝術實踐探索的實驗平臺,我非常樂見這樣的平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發展壯大。作為項目負責人,我也會站在重點實驗室平臺的基礎上,對數字設計空間的探索給予更大程度的支持。歸根結底,中國的數字媒體藝術行業,無論是教學還是設計項目實踐,都剛剛嶄露頭角,還需要各方面力量更多的扶持和推動。我們也希望借由這個平臺,推動面向未來的中國數字媒體藝術教育的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