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楊大周
“通過持續開展低效閑置用地專項整治和‘百園增效行動,全縣累計盤活產業集聚區內停產、半停產企業19家,盤活沉淀資產9.3億元,盤活低效工業土地1.72平方千米、閑置廠房14.4萬平方米,有力促進了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闭勂痖e置土地盤活和“百園增效”行動,博愛縣自然資源局局長焦冬玲說。
近年來,博愛縣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每年需要建設用地總量0.67平方千米,但該縣產業集聚區內停產、半停產企業達36家,低效工業用地面積達3.26平方千米。為此,該縣自然資源局以開展低效閑置用地專項整治和產業集聚區“百園增效”行動為契機,持續盤活閑置土地,深入挖掘土地潛力,取得了顯著成效。
該縣針對產業集聚區內一些因債務糾紛被法院查封,土地承載過多過重的企業,發揮“府院聯動”機制作用,成立由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專項工作組,建立聯席會議制度,采用“三步走”工作法,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手段,想方設法盤活查封的企業和土地資源。首先,采取外出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尋找投資商,并邀請投資商實地考察,主動幫助投資商算好“經濟賬”和“時間賬”,真誠歡迎項目入駐。其次,企業有投資意向后,法院主動幫助做好債務債權人的工作,在最快時間內掛牌拍賣被查封企業,投資商用自己滿意的價格,拍得查封企業的土地、廠房等資產。最后,自然資源局在第一時間幫助辦理土地過戶手續,為投資商解決后顧之憂,確保項目快速建設投產。
該縣針對一些雖然停產,但產品有市場、設備不落后的企業,運用市場的手段,尋求國有企業、上市公司和行業龍頭企業,對停產企業進行破產重整,實現股權重組,增強活力。
針對缺資金、缺技術、產品沒市場的停產半停產企業,該縣在做通企業投資人思想工作后,積極為合作企業牽線搭橋,給入駐企業提供服務,鼓勵通過資產協議轉讓方式盤活停產企業,保障停產企業取得資產收益最大化,達到招商引資與停產企業盤活雙贏局面。截至目前,該縣采取政府牽線搭橋協商轉讓方式盤活低效工業用地0.26平方千米。
該縣針對一些企業因經濟形勢、產品滯銷等原因,無法全面生產,造成部分廠房、車間閑置,鼓勵企業對外出租廠房,并幫助企業招商引資,激活半停產企業的土地和廠房,提高資源利用率,增加“畝產”,并幫助中小微企業解決“落地難、落地慢、落地貴”難題,形成“企業雙方+政府”的三贏局面。
對于廠房較新、地塊較好的停產企業,該縣通過土地收儲導入新業態,發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產業。妙字號公司是一家占地0.15平方千米的飲料食品企業,因多種原因被司法機關查封土地使用權和資產。該縣借力國家專項債資金,對該宗土地進行收儲,積極對接6家通訊、手機配件企業進行盤活。(作者單位:焦作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