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強 郭緯航
2008年參加工作,長期從事野外地質勘查工作,足跡遍布新疆戈壁灘、阿爾金的危崖峭壁、內蒙古的原始森林、川西藏區,主持參與國家重大戰略項目1項、廳局級重大項目4項,先后獲得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十佳青年”,省直團工委“青年崗位能手”……他就是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二地質勘查院(以下簡稱地勘二院)省外地質分院副分院長、高級工程師——范天甲。
新疆戈壁探寶藏
2009年,剛參加工作不久,范天甲就主動請纓到新疆哈密戈壁地區工作。他所在小組擔負的是地球化學探礦取樣任務,按要求每40米取一個土壤樣品,邊野外調查,邊進行取樣,半天下來,幾十個樣品重量就達20多斤,要背著這些樣品工作難度可想而知。
2009年7月的一天,范天甲和同事開車前往戈壁灘進行野外調查,經過10個小時的忙碌,終于在下午5點多完成了工作任務。在回去的路上,因為手機沒有信號,地形地物又極其相似,一向很有經驗的師傅也迷了路,大家在戈壁灘上轉了2個多小時,又回到了原地,車的油也不多了,眼看天快黑了,如若再走不出去,后果難以想象,因為每年在這片土地上都有失蹤的生命。經過商議,最后大家讓方向感最好的同事引路,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他們終于找到了返回縣城的路口。
功夫不負有心人,范天甲和同事在艱苦的環境中克服種種困難,圓滿完成了20平方千米的地質填圖,圈定了有利成礦地區。
2015年,為進一步拓展省外地質工作,范天甲積極組織并成功中標了“新疆阿爾金塔什達坂一帶1∶5萬三幅區域地質礦產調查”項目,面積1208平方千米。該工作區地處青藏高原邊緣阿爾金山脈,海拔800~4600米,深“V”地形發育,懸崖峭壁林立。
為了加快完成取樣工作,他帶領同事每天4點半就起床,到工作區天剛蒙蒙亮,高原刺骨的寒風里,每個人不敢停息一刻,一直工作到天黑,返回駐地后,及時整理當天樣品直到深夜。就這樣,一直堅持了兩年多的時間。在此期間,他帶領團隊在找礦空白區發現特大型鉛鋅礦一處,資源量279萬噸,潛在經濟價值超200億元。
內蒙高原找大礦
2010年,已成長為技術骨干的范天甲被調派至大興安嶺原始森林地區,從事內蒙古根河市得耳布爾等4幅1∶5萬礦產地質調查,項目區面積1306平方千米。陌生的環境險象環生,原始森林內常有熊、狼等野獸出沒,蚊蟲多得難以想象。
每次取樣時范天甲和同事都穿著好幾層衣服、戴著雙層手套和面罩,盡管如此,還是躲不過蚊蟲的青睞,一巴掌下去都能拍死十幾只蚊子。最可怕的是,被這里的蜱蟲咬一口極容易感染“森林腦炎”“萊姆病”等高危致命病毒,有著極大的生命危險。為此,天再熱,他們也不能把雙層的面罩取掉,隨時要防止各種蚊蟲叮咬。在原始森林中,由于腐殖層太厚,所有的地質調查都要用地質錘刨出地質露頭,才能完成調查任務和取樣工作,這又增加了他們的工作難度。哪怕再難,也要完成所有的調查路線。在他的帶領下,16名地質工作人員經過半年的艱苦努力,采集樣品1萬多個,圓滿完成了采樣任務。
川藏鐵路立新功
2018年,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史詩級”偉大工程——“新建川藏鐵路”啟動。地勘二院積極把握國家重大戰略機遇,與承擔該項目的設計單位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建立合作,并選派范天甲參與該項目地質勘察工作。
因前期工作表現突出,他被委派負責理塘至金沙江段約200千米外業施工管理。由于時間緊、要求高,他每天白天到海拔5000多米的工地檢查工作,收集資料,協調川藏公司、施工單位等各方關系,晚上整理各項數據、報表,常常通宵達旦。在此基礎上,他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促使地勘二院與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達成多項合作,項目資金達2000余萬元。
在工作中,范天甲抱著“功成一定有我”“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堅定地推進著項目的各項進程,大家也都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在他的影響下團隊成員都不計較個人得失,一心一意干項目。
“我喜歡地質隊這種生活,行走在祖國的天南地北,領略著神奇的大好河山,從事著為國找礦的光榮使命,這就是我的夢想。”談起自己的工作,范天甲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作者單位: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