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波
本文針對我國鐵路運輸成本核算出現的問題以及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從成本控制鐵路運輸支出管控的意義,提出強化成本管理、降低人員成本與管理費用,改革核算模式等控制鐵路運輸支出的思路和措施。
新時期背景下,加強鐵路運輸成本核算,是實現鐵路運輸精細化管理重要舉措,是推動鐵路企業跨越式發展必然途徑。通過加強鐵路運輸成本核算,挖潛成本費用支出,改善鐵路運輸經營狀況的同時,實現運輸生產組織的優化。
此外,該項工作的推進可以提升鐵路運輸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作為影響扭虧增盈的重要因素,成本控制工作的合理化推進可以實現運輸成本的降低,減少支出,提升運輸利潤,在同其他運輸方式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減小市場壓力,并實現對于職工隊伍的維穩,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傳統組織機構的影響
我國鐵路企業經營管理經歷了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發展歷程,在市場化經濟體制下,鐵路企業存在成本居高不下的現實問題,阻礙了鐵路企業的高質量發展。究其原因,是由于鐵路企業長期以來缺乏成本控制意識,成本控制主要由財務部門發起和實施,而未能融入鐵路企業業務全過程、全方位,成本控制處于業務流程的末端,未能真正達到成本控制的目標,導致鐵路企業成本控制效果不佳。
運輸支出控制缺乏規范性
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中,成本核算需融入財務成本預測、預算、過程監控、財務核算、預算考核等全過程。雖然,鐵路企業逐漸建立起了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但在城步核算與控制方面主要集中于支出核算,雖然通過期初編制預算加強對業務部門固定費用支出(如水、電費)和專項資金支出(固定資產購置或信息化項目建設費用)的核算與控制,但在鐵路企業預算支出過程中,面臨資金預算支出不規范,超預算支出、隨意增減費用現象較為突出,導致鐵路企業成本核算與控制失效,一定程度上導致鐵路企業經營效益。
運輸支出控制缺乏科學性
當前,鐵路運輸企業雖然制定并實施了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但業務部門在編制預算管理時缺乏前瞻性、整體性,未能結合鐵路運輸業務特點編制預算,如未能結合客運人數增長趨勢預測外包勞務成本費用,而是基于上一年度勞務外包基礎進行編制,未能有效結合鐵路運輸企業成本控制目標,導致勞務外包成本持續增加。同時,在固定資產和辦公費用成本控制方面缺乏科學性,部分固定資產購置缺乏必要性研究,固定資產采購后長期閑置,資金支出效益較低,不利于鐵路運輸企業成本費用控制。
從源頭控制人員成本、管理費用
一方面,鐵路企業需要積極調整生產布局,帶動鐵路運輸資源的整合,充足業務流程。在此環節,鐵路企業需要結合自動化技術與新設備,實現鐵路生產運輸布局的優化調整,并進一步擴大站段管理跨度,最終實現生產機構數量與人員的精簡。
另一方面則需要進行站段機構改革。鐵路企業在進行成本控制的過程中,需要重視人員的主觀性,強化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通過財務崗位人員培訓和績效管理,能夠顯著提高財務人員成本控制意識和成本核算能力,從而提高財務成本核算的前瞻性、系統性和科學性,強化財務人員成本分析、核算、預測能力,為鐵路運輸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有力支持。同時,鐵路運輸企業應通過崗位輪換培養財務人員,如通過出納崗位輪崗成本核算、成本會計向管理會計崗位輪換等,通過財務部門內部崗位輪換,促進財務部門內部交流,促進財務人員專業化發展。
實施全面預算管理
為提升成本控制效率,降低企業運行成本,我國鐵路總公司已經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該管理體系將客運、固定資產采購、辦公管理費用等納入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基本實現了年度、季度預算管理、監督與考核,量化了鐵路運輸企業資金管理和成本控制,一定程度上遏止非計劃性資金支出的不利局面。
一般而言,鐵路運輸的各項預算間存在較多聯系,部分項目存在此增彼減規律,為此工作人員需要通過分類編制預算,從而了解其內在關聯,從而對運輸總支出進行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預算下達指標存在可控性的問題,為此還需要工作人員進行分類管控,而控制主體需要設定進預算編制體系中。最后,鐵路運輸企業需要試行以作業流程為基礎,并按可控分解的運輸支出進行預算編制。為該模式的推行運用可以最大程度上實現成本支出的降低,確保流程的優化改進。
加強成本指標監測,強化成本績效考核
成本管理的核心在于費用控制,費用控制的根本途徑是通過績效管理強化主體責任,將全面預算管理責任落實到實處。針對火車客運站而言,財務費用支出主要為人力成本、水電費、外包勞務成本、管理費用等,費用成分相對簡單,財務部門應結合全面預算管理制度,按月底、季度、年度進行預算執行情況分析,未落實預算或超預算的部門應詳細說明變動原因。同時,結合客運站營業利潤變化情況,加強管理費用、水電費與外包人員費用控制,建立成本費用與營業利潤分析監控指標體系,核算客運規模成本定額,按月度、季度、年度進行成本分析,以此加強業務部門考核,實現客運站成本全過程管理與控制,為客運站經營決策提供數據支持。此外,加強成本目標管理,結合客運站年度預算控制目標,按5%~10%幅度要求財務部門縮減非固定費用支出,與業務部門從業務流程、管理效能等方面研究成本增加動因,通過流程優化、崗位調整、采用節能水電設備、人員結構優化等措施,減少不合理支出。
強化授權控制,改革核算模式
1.規范審批控制程序
在進行鐵路運輸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審批制度建立過程中,需要擴大審批主體,防止因為單一主體審批而出現的徇私舞弊現象。鐵路運輸企業財務成本核算過程中,應規范審批流程,成本費用支出需經業務部門、分管領導和財務部門審核后方可支付,強化審批、審核主體責任,通過財務管理制度落實審批、審核主體責任,并通過年度定期內部審計工作發現、完善財務管理流程漏洞,追究違規審批責任主體,切實提高鐵路運輸企業成本控制水平,建立健全鐵路運輸企業成本管理體系。